-
1 # 科技速遞員
-
2 # 雙魚不喝水555
屠龍刀和倚天劍來比喻這兩位籃球界的英雄應該不為過:8號的科比,年輕,劍法帶著力量和天賦,24號的科比,劍法更多的是技術和飄逸。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拼勁和努力。詹姆斯的力量美,大開大合,推土機一般的,甚至硬抗內線球員的身體素質,讓人生畏,尤其現在35歲的年紀,依然的君臨天下,聯盟第一人!
-
3 # 新綜藝娛樂頻道
我覺得喜歡科比的人可能多比詹姆斯多一點吧,說實話詹姆斯的投籃可能差一點,科比的各種翻身跳投,這一招吃遍全聯盟。
-
4 # 老周喊你立即健身
科比是許多八零後九零後的心目中的第一,具有美感的球風和必勝的決心是很多人喜歡他的原因,那場81分、三連冠,都是抹不去的回憶,而詹姆斯是許多九零後和零零後的偶像,強悍的球風,完美的資料,出色的領導能力使他在聯盟中有不可捍衛的地位。兩人都是很棒的球員,而我個人更喜歡科比,畢竟那是讀書年代的青春,也影響了我愛上籃球,愛上體育,最終報讀了體院,走上體育教育者的職業道路
-
5 # 科技速遞員
近十年來,NBA爭論最多的兩大群體就是科蜜和詹蜜,他倆的歷史地位之爭也是兩派戰鬥的重點。2016年詹姆斯拿到第三個冠軍之後,大部分輿論都已經承認他的歷史地位進入前五,超過了科比,但仍有不少聲音認為,科比的地位被低估了。本文在此對兩人職業生涯的資料、榮譽以及相互交手戰績等各方面進行比較,看看他們的歷史地位還有沒有可以討論的餘地。
基礎資料必須是第一位的科比的職業生涯一共是20個賽季,而詹姆斯截至目前是15個半賽季,兩人的主要資料對比如下
可以看出,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五項主要資料,詹姆斯全包圍科比。雖然詹姆斯的職業生涯還沒有結束,但按他再打350場常規賽,場均20分計算,他的職業生涯場均得分將是25.5分,依然比科比高。籃板和助攻的優勢更大,也不可能在退役時下滑到比科比低的程度。在加上命中率的優勢,詹姆斯在常規賽的基礎資料勝出。
科比和詹姆斯常規賽資料對比
科比和詹姆斯季後賽資料對比
季後賽的基礎資料也一樣,詹姆斯依然全包圍科比,而且優勢比常規賽更大。再看總決賽,科比在搶斷和蓋帽上和詹姆斯持平,但在得分籃板助攻方面的差距依然較大。
科比和詹姆斯總決賽資料對比
因此,在整個基礎資料的比較上,詹姆斯無疑是勝者。
衡量球員效率的高階資料,詹姆斯的優勢更加明顯
在兩人職業生涯使用率幾乎相等(31.8%比31.5%)的情況下,科比在PER(效率值),每48分鐘WS(勝利貢獻值),以及每百回合攻防效率上都和詹姆斯有很大的差距。
季後賽的高階資料,差距進一步擴大。可以說,在高階資料方面,兩人不是一個級別。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每百回合攻防效率差值,ORtg-DRtg的差值越大,說明球員的攻防一體性做得更好(百回合得分更多,百回合失分更少)。在這項資料上,科比在常規賽和季後賽都只有5,而詹姆斯達到了13和14。
對球隊的提升
以上資料是衡量球員個人能力,但籃球作為團隊運動,還需要衡量球員對球隊的提升作用。這方面有一個數據可以參考,即+/-Per 100 Poss(每百回合在場/不在場球隊正負值),如果一名球員此項資料為正值,則說明該名球員對球隊有提升作用,這個數值越大越好。
科比在常規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3.8,(在場-不在場)差值為5.6,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5.6分損失。
詹姆斯在常規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7.3,(在場-不在場)差值為11.5,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11.5分損失,是科比的兩倍。
當然,科比因為最後三年受傷,這一數值受到影響,因此我們重點看看季後賽的
科比在季後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3.8,(在場-不在場)差值為8.3,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8.3分損失。
詹姆斯在季後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5.9,(在場-不在場)差值為10,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10分損失,仍然比科比高。
球員榮譽方面科比職業生涯共獲5個總冠軍、1次常規賽MVP、2次總決賽MVP、2次得分王、15次最佳陣容(11次一陣、2次二陣、2次三陣)、12次最佳防守陣容(9次一防,3次二防)、18次全明星、4次全明星MVP
詹姆斯職業生涯共獲3個總冠軍、4次常規賽MVP、3次總決賽MVP、1次得分王、14次最佳陣容(12次一陣,2次二陣)、6次最佳防守陣容(5次一防、1次二防)、15次全明星、3次全明星MVP、1次最佳新秀
因為詹姆斯的職業生涯還未結束,他退役時,最佳陣容總數和全明星還會增加(全明星MVP也有可能增加)。因此,科比比詹姆斯主要多出2次總冠軍、1次得分王和6次防陣,而詹姆斯比科比主要多出3次常規賽MVP和1次總決賽MVP,從榮譽的級別上,顯然後者要更加重要。因此,在榮譽方面,詹姆斯還是勝過科比。
巔峰長度作為歷史頂尖球員,職業生涯的巔峰長度也很重要,這表明他在聯盟中具備頂級競爭力的時間跨度。衡量標準一方面是最佳陣容次數(尤其是一陣),另一方面是看每年的常規賽MVP排名。
科比歷年常規賽MVP排名
詹姆斯歷年常規賽MVP排名
科比職業生涯共12次進入常規賽MVP前十,其中11次進入前五,5次進入前三,一次第一。
詹姆斯職業生涯共15次進入常規賽MVP前十,其中13次進入前五,10次進入前三,四次第一。
毫無疑問,詹姆斯的巔峰長度比科比更長,而且高巔峰(MVP前三)也長的多。
交手戰績
科比比詹姆斯大6歲,早7年進NBA,雖然不是一代球員,但詹姆斯進聯盟時科比只有25歲,應該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兩人都是以巔峰水準交手的。在職業生涯22次交手中,詹姆斯取得16勝6負的戰績,在資料上也全方位佔優。
儘管科比在2013年之後遭遇大傷導致狀態下滑,但其實從那之後,兩人只有三次交手,而且科比的得分17、19、26尚可,倒是2004年1月和2005年1月的兩次交手,科比因傷分別僅打了17分鐘和6分鐘,得到10分和2分,對整體資料有所影響。
在跨度長達12年的交鋒中,雖然詹姆斯的球隊在更長的時間裡佔據實力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湖人最強大的2007-2011這四個賽季(57勝、65勝、57勝和57勝),他們依然無法在詹姆斯(45勝、66勝、61勝和58勝)身上佔便宜(2勝6負)。
因此,在相互交手方面,詹姆斯依然勝出。
-
6 # 雙魚不喝水555
屠龍刀和倚天劍來比喻這兩位籃球界的英雄應該不為過:8號的科比,年輕,劍法帶著力量和天賦,24號的科比,劍法更多的是技術和飄逸。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拼勁和努力。詹姆斯的力量美,大開大合,推土機一般的,甚至硬抗內線球員的身體素質,讓人生畏,尤其現在35歲的年紀,依然的君臨天下,聯盟第一人!
-
7 # 新綜藝娛樂頻道
我覺得喜歡科比的人可能多比詹姆斯多一點吧,說實話詹姆斯的投籃可能差一點,科比的各種翻身跳投,這一招吃遍全聯盟。
-
8 # 老周喊你立即健身
科比是許多八零後九零後的心目中的第一,具有美感的球風和必勝的決心是很多人喜歡他的原因,那場81分、三連冠,都是抹不去的回憶,而詹姆斯是許多九零後和零零後的偶像,強悍的球風,完美的資料,出色的領導能力使他在聯盟中有不可捍衛的地位。兩人都是很棒的球員,而我個人更喜歡科比,畢竟那是讀書年代的青春,也影響了我愛上籃球,愛上體育,最終報讀了體院,走上體育教育者的職業道路
回覆列表
近十年來,NBA爭論最多的兩大群體就是科蜜和詹蜜,他倆的歷史地位之爭也是兩派戰鬥的重點。2016年詹姆斯拿到第三個冠軍之後,大部分輿論都已經承認他的歷史地位進入前五,超過了科比,但仍有不少聲音認為,科比的地位被低估了。本文在此對兩人職業生涯的資料、榮譽以及相互交手戰績等各方面進行比較,看看他們的歷史地位還有沒有可以討論的餘地。
基礎資料必須是第一位的科比的職業生涯一共是20個賽季,而詹姆斯截至目前是15個半賽季,兩人的主要資料對比如下
可以看出,得分籃板助攻搶斷蓋帽五項主要資料,詹姆斯全包圍科比。雖然詹姆斯的職業生涯還沒有結束,但按他再打350場常規賽,場均20分計算,他的職業生涯場均得分將是25.5分,依然比科比高。籃板和助攻的優勢更大,也不可能在退役時下滑到比科比低的程度。在加上命中率的優勢,詹姆斯在常規賽的基礎資料勝出。
科比和詹姆斯常規賽資料對比
科比和詹姆斯季後賽資料對比
季後賽的基礎資料也一樣,詹姆斯依然全包圍科比,而且優勢比常規賽更大。再看總決賽,科比在搶斷和蓋帽上和詹姆斯持平,但在得分籃板助攻方面的差距依然較大。
科比和詹姆斯總決賽資料對比
因此,在整個基礎資料的比較上,詹姆斯無疑是勝者。
衡量球員效率的高階資料,詹姆斯的優勢更加明顯
在兩人職業生涯使用率幾乎相等(31.8%比31.5%)的情況下,科比在PER(效率值),每48分鐘WS(勝利貢獻值),以及每百回合攻防效率上都和詹姆斯有很大的差距。
季後賽的高階資料,差距進一步擴大。可以說,在高階資料方面,兩人不是一個級別。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每百回合攻防效率差值,ORtg-DRtg的差值越大,說明球員的攻防一體性做得更好(百回合得分更多,百回合失分更少)。在這項資料上,科比在常規賽和季後賽都只有5,而詹姆斯達到了13和14。
對球隊的提升
以上資料是衡量球員個人能力,但籃球作為團隊運動,還需要衡量球員對球隊的提升作用。這方面有一個數據可以參考,即+/-Per 100 Poss(每百回合在場/不在場球隊正負值),如果一名球員此項資料為正值,則說明該名球員對球隊有提升作用,這個數值越大越好。
科比在常規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3.8,(在場-不在場)差值為5.6,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5.6分損失。
詹姆斯在常規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7.3,(在場-不在場)差值為11.5,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11.5分損失,是科比的兩倍。
當然,科比因為最後三年受傷,這一數值受到影響,因此我們重點看看季後賽的
科比在季後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3.8,(在場-不在場)差值為8.3,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8.3分損失。
詹姆斯在季後賽的每百回合在場為+5.9,(在場-不在場)差值為10,相當於他下場後,球隊每百回合有10分損失,仍然比科比高。
球員榮譽方面科比職業生涯共獲5個總冠軍、1次常規賽MVP、2次總決賽MVP、2次得分王、15次最佳陣容(11次一陣、2次二陣、2次三陣)、12次最佳防守陣容(9次一防,3次二防)、18次全明星、4次全明星MVP
詹姆斯職業生涯共獲3個總冠軍、4次常規賽MVP、3次總決賽MVP、1次得分王、14次最佳陣容(12次一陣,2次二陣)、6次最佳防守陣容(5次一防、1次二防)、15次全明星、3次全明星MVP、1次最佳新秀
因為詹姆斯的職業生涯還未結束,他退役時,最佳陣容總數和全明星還會增加(全明星MVP也有可能增加)。因此,科比比詹姆斯主要多出2次總冠軍、1次得分王和6次防陣,而詹姆斯比科比主要多出3次常規賽MVP和1次總決賽MVP,從榮譽的級別上,顯然後者要更加重要。因此,在榮譽方面,詹姆斯還是勝過科比。
巔峰長度作為歷史頂尖球員,職業生涯的巔峰長度也很重要,這表明他在聯盟中具備頂級競爭力的時間跨度。衡量標準一方面是最佳陣容次數(尤其是一陣),另一方面是看每年的常規賽MVP排名。
科比歷年常規賽MVP排名
詹姆斯歷年常規賽MVP排名
科比職業生涯共12次進入常規賽MVP前十,其中11次進入前五,5次進入前三,一次第一。
詹姆斯職業生涯共15次進入常規賽MVP前十,其中13次進入前五,10次進入前三,四次第一。
毫無疑問,詹姆斯的巔峰長度比科比更長,而且高巔峰(MVP前三)也長的多。
交手戰績
科比比詹姆斯大6歲,早7年進NBA,雖然不是一代球員,但詹姆斯進聯盟時科比只有25歲,應該說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兩人都是以巔峰水準交手的。在職業生涯22次交手中,詹姆斯取得16勝6負的戰績,在資料上也全方位佔優。
儘管科比在2013年之後遭遇大傷導致狀態下滑,但其實從那之後,兩人只有三次交手,而且科比的得分17、19、26尚可,倒是2004年1月和2005年1月的兩次交手,科比因傷分別僅打了17分鐘和6分鐘,得到10分和2分,對整體資料有所影響。
在跨度長達12年的交鋒中,雖然詹姆斯的球隊在更長的時間裡佔據實力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湖人最強大的2007-2011這四個賽季(57勝、65勝、57勝和57勝),他們依然無法在詹姆斯(45勝、66勝、61勝和58勝)身上佔便宜(2勝6負)。
因此,在相互交手方面,詹姆斯依然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