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奮鬥的財務姐姐

    我們環遊中國的時候也參觀過一些博物館,說實話,能記得的資訊確實不多。參觀博物館和做其他事一樣,不可能做到過目不忘。就像看書,看過那麼多書,其實記不得裡面的幾句話,很久之後可能連基本內容都忘了。那就沒有意義了嗎?不,就像吃東西,一部分穿腸過,一部分消化成為身體的養分。總有那麼一刻,由於某個人某件事,你會想到自己曾經的所見所聞。

    當然,雖然忘記在所難免,我們也可以想一些辦法來儘量讓自己在博物館接收更多的知識,而不是走馬觀花,過了就過了。

    我不算很有經驗,也比較健忘。我的一般做法是先對這個博物館的當地歷史有個大概的瞭解,因為每個博物館的陳列展示都是按照歷史的時間軸進行的。對當地歷史有所瞭解之後,再去博物館參觀,看歷史遺留下來的文物,會有更熟悉的感覺,更難忘。

    一般博物館會有一些導遊帶團參觀,或者有出租的電子講解器,會有詳細的講解。那麼你可以一邊聽講解一邊參觀,會對自己看到的東西有更深刻的瞭解。

    在參觀過程中,遇到覺得有必要記錄下來的,可以拍照記錄下來。回來之後,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總結一下自己的收穫和感想,加深記憶。

  • 2 # 螺旋真理

    參觀模式的確定

    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想好做事情的目的,以參觀博物館而言同樣如此。無論參觀的目的是什麼,大概都可以總結為兩種模式。一種模式追求的是“體驗”,通俗的說,希望參觀博物館的過程精彩、過癮、開心、愉快,並不刻意追求參觀的結果而注重過程;一種模式追求的是“思考”,通俗的說,希望透過參觀博物館引發思考,用思考的結果來衡量參觀的收效。

    微博網友“女人茶”對海昏侯墓展出小怪獸的手繪圖表情

    參觀方法的建議

    如果一個展覽只參觀一次,想主動追求記住些什麼,就要採取追求思考的模式,參觀之前要對展覽內容預習,參觀的時候要帶紙筆或者平板電腦對參觀的感觸和知識點做記錄,要帶相機拍攝要點、難點和疑問,回家之後要複習鞏固,有機會還要對疑問進行學習和解答,才能確保不過後就往。

    如果一個展覽可以參觀多次,那麼可以嘗試下面的參觀法:

    1.建構性參觀。一個展覽不僅僅是文物的排列組合,策展人會力圖表現出超越展品的觀點、見解和精神,並精心設計展覽的藝術形式,透過種種方式暗中指引參觀路線,並把展覽的節奏安排得起伏有序,初次參觀,可以“跟著策展人的節奏參觀”,建構起對展覽的整體性,印象並常識感受策展人的意圖,想表達的觀點、見解和精神。

    2.解構性參觀。當完成建構性參觀的時候,可能會發覺對展覽的某一部分特別有感覺,對某件展品特別喜愛,對某個場景的表現特別有感觸。這時候可以翻翻書、查查網路上的知識,在進行了一定的準備後,再度參觀展覽。這時可以無視展覽對觀眾的引導,直接撲向自己最喜愛的部分進行參觀,往往還會拍些有含義的照片在社交網路上和大家分享。在這個型別的參觀中,展覽被觀眾的興趣解構為片段,而參觀者會集中所有的注意力來參觀自己喜歡的片段,並可能會分享自己的感受。

    3.重構性參觀。當完成解構性參觀的時候,可能會發覺對某件展品的解讀自己並不同意,或者發現了策展人無意之中的表達,甚至是自己重新設計了展覽參觀的線路甚至能夠以展品為背景創造出新的展覽主題,甚至希望帶朋友來分享自己的成就,這時候往往會第三次踏入展廳。這個型別的參觀已經開始參與到展覽意義的構建當中,甚至策展人的意圖已經完全消失,主導展覽的是觀眾本身。

    4.驗證性參觀。當完成了對展覽的重構甚至批判之後,或許對展覽想表達的觀點見解和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為了驗證和回味這種認知,可能會再度來參觀。

    以上四個層次,翻譯成中國話叫“起承轉合”。當然,如何參觀博物館展覽,其實存乎一心,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參觀的情況也不一樣,愛好者甚至專家可能第一次參觀就是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也可能在一次參觀中同時實現以上四個層次。

  • 3 # 風景故事

    自己本身也比較喜歡去各地的博物館看看、轉轉,增長一些見識,要說到怎樣參觀博物館才是最有意義的,估計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就我個人的體會來說,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提前做功課。

    每去一個地方參觀,特別是有文化相關的地方,最好提前做好功課,去博物館參觀就更應該提前做一些瞭解了。去博物館參觀,一般來說是有目的性的,不是隨意的,所以要提前瞭解一些某個博物館的基本情況,主要特色,亮點藏品等內容,便於在參觀的時候有目的性的參觀和學習,而不是隨著遊人走馬觀花,當時覺得挺好,過了一段時候能記住的東西不多。這樣就失去了參觀的價值。

    其次,參觀過程中最好做筆記。

    這一點尤其重點,特別是做為學習而專門去參觀博物館的時候,雖然現在網路之發達,什麼資訊都可以找到,但就我個人的建議,覺得還是能做一些筆記是再好不過的了。我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在參觀的過程中能夠認真的做一些筆記,記錄一些自己需要的知道,對於我們更好的記憶、理解都有很好的幫助。

    第三,參觀回來最好做文字記錄。

    這一點許多人做不到,但個人認為如果能用文字記錄下來參觀的過程、心得的話,不僅僅是對自己旅程的一次記錄,當過上一段時間或很長一段時間再來翻看這些內容,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能夠更好的幫忙我們對一些有用的知識進行強化認知,這一些,我個人覺得是很重要的。

    總之呢,對於參觀博物館等文化性場所,就是做到事前瞭解、事中認真、事後記錄就好了,相信對於我們增長知識還是有用的。

  • 4 # 落榜進士

    瀉藥,很抱歉剛剛看到這個問題。作為走遍全國各地博物館的人來說,在這件事上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我覺得,要想從文化底蘊深厚的博物館中提取知識與涵養,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跟隨博物館講解員的解說了。優秀的講解員,往往會聲情並茂,情感非常豐富,會將你的思緒帶入博物館所描述的世界當中。

    就拿前一陣參加保定的活動來講吧,這個活動我們參觀的地方都是一些紅色博物館,其中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的講解員,用及其真誠的解說,打動了在場的所有遊客,在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照片前,她的解說讓很多人流下感動的熱淚。其次,做好參觀記錄,這條看似簡單實則不易。

    許多博物館內容非常豐富,涵蓋的範圍也比較廣,需要我們提前查閱一下歷史背景,並帶上紙筆,隨時將自己的心得記錄下來,並抄錄一部分博物館資料,這樣即便回去以後,還能透過文字回憶所看所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猛龍PK掉雄鹿,闖入總決賽,對勇士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