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核先生科普

    1、2011年3月11日

    日本東北太平洋地區發生里氏9.0級地震,強大的地震引發了海嘯。在地震發生時核反應堆已經實現了停堆。

    核反應堆停運後反應堆仍釋放約1%-2%功率執行時的熱量,這部分熱量被稱為反應堆餘熱,停堆後反應堆餘熱是不容易忽視的,設計上用餘熱匯出系統來冷卻。

    受海嘯影響,餘熱匯出系統用的電源被摧毀,反應堆餘熱不斷加熱堆芯內的水,水溫升高後,反應堆內的鋯與水反應產生了氫氣,氫氣隨即發生了爆炸。

    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佈,受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科普小知識:日本福島反應堆屬於第一代反應堆,現在第三代反應堆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性能就是要突出非能動冷卻系統的先進性,即冷卻系統不需要電能,就能匯出反應堆內的餘熱,從而保證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完整性,極端條件下也不會發生放射性物質外洩。

    2、2011年3月16日

    日本政府下令向福島第一核電站4號機組內注海水,目的是冷卻反應堆,防止熔穿底板進入地下水,就像家裡防止燒水壺乾燒後燒穿水壺底部,向燒水裡添水一個道理。

    由於日本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沸水堆型,而且反應堆壓力容器已經破裂,乾淨的海水噴淋至堆芯冷卻後,就變成了含有放射性的水。

    3、2011年3月30日

    日本官方宣佈永久關閉福島第一核電廠1、2、3、4號機組,準備制定退役計劃,日本核電站炸幾響以及退役後電夠不夠用,周邊的大部分民眾不會關心,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裡面的放射性物質,尤其是放射性廢液如何處理及會不會影響周圍民眾的健康。

    日本先後提出5個處理方案:排入大海、蒸發後排入大氣、埋入地底深處、電解處理、固化後再埋入地底。

    4、2017年8月1日

    東電董事長第一次在正式場合談及含放的廢水(裡面含有氚)排入大海的方案。

    5、2020年9月30日

    東電證實,截至2020年9月,核電站每天還會產生170噸的廢水,900多個儲罐存放大約123萬噸放射性汙水,還剩下100多個儲罐(共建了1074個),最多能撐到2022年夏季,也就是說需要在明年夏季前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來處理這些廢水。

    6、2020年10月31日

    日本政府試探性地釋出選擇第一種方案將核汙水漸次排入大海,當時迫於本國民眾及國際社會的抗議和譴責,擱置執行。

    7、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在反對,美國卻一反常態,開始了狼狽為奸的行為。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推特上表態稱,“感謝日本在決定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廢水問題上所做的顯而易見的努力”

    實際上在召開閣僚會議前,日本已經同國際原子能機暗通曲款,3月23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格羅西舉行過影片會議,格羅西4月14日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日本向太平洋排放的核廢水不應對環境造成損害,全然不顧周邊國家民眾的反對,西方國家一直以來高舉的人權大旗呢?雙標顯而易見。

    我的觀點:

    日本那些大罐中儲存的核廢水雖然是經過處理的,已經去除了60多種放射性物質,但是仍超過了直接排放大海的標準,直接排放大海的做法是不負責的。當務之急是控制住水的來源,從源頭上控制新的放射性水的產生,將現有的水根據放射性大小進行分類,放射性較低的部分水可透過蒸餾濃縮、或者透過離子床吸附來降低放射性,然後將符合排放標準的水逐步排放、逐步減容,後續處理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目前決不可為了省事一排了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卡幀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