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芋見黎

    這是一種比喻,告訴我們遇到事情時,往小看你就不會覺得那麼恐怖了。

    很多時候困難並不可怕,不過是自己嚇自己。

    宇宙不是物質的,那不過是一種表現形式罷了,我們都是愛的表達和彰顯。

    宇宙是一種思維形式,當你看到這個真相時,你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 2 # 意識的宇宙

    相對論認為,如果有一個靜止(絕對靜止)參照系(如一個星球),其它參照系相對它,只要有運動速度就會發生尺縮鐘慢,也就是說,時間、空間都是不固定的,相對的,取決於參照系的速度。速度越快尺縮的越多,時間過的越慢。

    相對論中的“鐘慢效應”是指當一個系統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那麼這個系統中的所有物質其內部的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電子也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我們知道,電子總是在原子核外作繞核運動。那麼原子核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時,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會受到光速恆定這樣的絕對速度所限制。也就是說,在電子跟隨原子核接近光速的高速運動時,電子繞核運動的速度就會相應的減慢。那麼,這個系統內所有物質內部的電子繞核運動會變慢,就會表現為整個系統的變慢。如果整個系統運動速度達到了光速,則整個系統內的電子繞核運動也就會停頓,整個系統的時間也停頓。

    相對論中的“尺縮效應”是指,一般情況下,電子的能量越大則電子執行軌道的半徑也越大。反之,電子的繞核運動速度變慢則說明了電子的能量變小,同時電子執行的軌道半徑也變小。當整個系統中所有物質內部的電子軌道都變小了,就會在宏觀上表現為整個系統空間的縮小。那麼在這個變慢的系統中的一把尺子,相對於它在一個靜止系統中其尺度就會縮小。如果整個系統運動速度達到了光速,則電子與原子核同樣以光速運動,那麼電子的繞核運動就會停頓。事實上,當一個系統達到光速運動時,系統內所有物質的電子與原子核的概念都將會消失,空間的概念也會消失,這就是“尺縮效應”。

    早在19世紀,科學家彭加勒就提出過著名的“夜間倍增”思想實驗,內容是說:假設昨天晚上所有人都安睡的時候,宇宙中所有東西的尺寸都膨脹了一倍,我們是否有辦法洞見此事的發生?

    一般人首先的感覺都是:“膨脹了1倍”這樣的劇烈變化當然是很容易察覺到的啊!但是又仔細的想一下:既然所有東西的都膨脹了一倍,那就必然包括度量的工具如直尺、捲尺、碼尺等,還有我們自身也都膨脹了一倍。這樣不但透過測量看不出任何變化。我們也感覺不到任何的變化啊!因為尺度都是相對的,沒有對比就沒有變化,這種變化是不可能被覺察到的。

    但是,我們察覺不到,並不能證明它究竟有沒有發生過!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膨脹了1倍的話,人們是沒法覺察的,那麼膨脹10倍呢!依然是沒法覺察!又再膨脹100倍、1000倍、10000倍……人們依然也是沒法覺察的。那麼反過來,如果縮小1倍,人們是沒法覺察的,又再縮小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人們也依然是沒法覺察的。

    既然宇宙的同比例縮放我們意識是感覺不到的,那麼我們所處的宇宙一方面它可能是很大的,而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很小的。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是指一朵花就是一個宇宙,一個人身也是一個宇宙,一粒沙子也是一個小宇宙。萬物渺小或者宏大,微觀世界或者宏觀世界,都是一個世界。對於生長在花裡的細菌來說,花就是他們的地球。

    因為宇宙中所有一切如果是同比例縮放,我們人類是感覺不到的,那麼對於生長在地球之外的比我們更宏大的生物來說,我們人類可能是一些微粒,地球可能是一粒小小的灰塵。而宇宙可能是一粒小小的沙子。

    因此!當你明白了微觀和宏觀的概念都是相對的,也是隨時可轉換的。你從而明白了更多的人生哲理、甚至宇宙真理。你就學會了,不要去計較那麼多,人生不要總是患得患失……你會重新的發現自己!我們或許只不過是宏觀世界裡的小小的花朵上那一隻小小的螞蟻。

    一方面,人類確實是很偉大,而另一方面,人類可能又是無比的渺小!

  • 3 # 宇不驚人R

    心即世界

    如果你的心只有一顆沙子大小,那麼你的世界只有沙子大小

    如果你的心懷三千大千世界,那麼你的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

    人生就是心的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心大無其外、小無其內,那個境界上,世界可大可小

    沙是世界、花是世界

    你可以在沙的世界裡自由翱翔

    你可以在三千世界裡施展你的慈悲

  • 4 # 忠哥說天下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這是佛教禪宗的境界,這裡面有一個故事:佛在靈山,眾人問法。佛不說話,只隨手拿起一朵金婆羅花,示之。眾弟子不解,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這就是悟道,就是對世界的認知。

    《華嚴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世間萬物,或渺小或宏大,能從一朵花中悟出整個世界,整個世界便如一朵花樣。

    大千世界(全稱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

    《大智度論》說:“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名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恆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為一佛世界,是中更無餘佛,實一釋迦牟尼佛。”

    實際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是自己對所在宇宙的詮釋。宇宙是需要人類去探索的,從廣義的角度來講,世界如沙,宇宙也不過是一粒沙子。

  • 5 # 悟空中國

    宇宙無此巨大,還有數不清的星球人類還沒有能力去發現它,諸多的謎還無法解開。這就需要人類不斷進步,相信有一天可以解開所有秘密!

  • 6 # 寒雪9456

    我認為這個宇宙是被製作出來的,而我們就是試驗品而已當然這是從人類的思維判斷的。也許也可能一些都毫無意義我們都是過客而已享受生活就好了想那麼多也是枉然因為我們沒有這個能力去知道真相

  • 7 # 菩提月滿西樓

    一花一世界是種比喻。花可以指代一個人或其它生命體,只要有思想,就會有投射,就能構成一個意識創造的世界。每個人都活在自我的世界裡,每個人都不相同。即使是家人或者夫妻。

    雖然各個世界迥然不同,卻都來自同一個源頭,宇宙的本體。佛法稱這個本體為“心”或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心與無窮多的“世界”是體與相的關係。一體展開是多個相用,每個相用中皆可見心之體。

    好比黃金打製無數款不同的首飾:戒指、手鐲,每件首飾中皆可見“黃金”,但戒指又不同於手鐲,它們各自獨立於另一個,自成一體、擁有“自己的世界”。

    18世紀,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布萊克,曾在一首名為《天真的暗示》的詩中寫到:一顆沙裡看出一個世界/一朵野花裡一座天堂。“沙中見世界(宇宙)”並不等同於宇宙就是一粒沙。想來是提問者錯會了。

    “沙中見世界”和首飾中見黃金是一個道理。但“首飾”和“黃金”不能相提並論,正如同“一粒沙”不等於宇宙。體同,相上有差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富士鏡頭裡,有哪些價效比很高的定焦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