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峰微影

    小白可以先用P檔,但ISO不要自動,放在100,特別暗的場合,可以用高點,最高不要超過800。

    然後,看看拍好的照片EXIF資訊,裡面有曝光引數,你可以根據這些引數來判斷什麼光照條件下的曝光組合。

    進一步,可以用A檔,光圈優先,好處是你可以控制景深。

    攝影沒有定律,相機所有功能都是為拍攝者服務的,沒有哪個好,哪個壞。

    你首先要搞清楚auto,P,A,S,M各個檔位的功能,然後根據需求,合理選擇。

  • 2 # Avidty

    M檔是指全手動相機功能轉盤上所具有的一個檔。除此之外,全手動相機的功能轉盤上還具有P、A、S檔。 一般數碼相機對P,A,S叫做部份手動功能,而M才稱作全手動功能。用M檔拍攝可以根據場景和拍攝的需求自由的選擇光圈、速度,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但用 M檔拍攝並非簡單的將相機調整到M的位置就行了,而是要用真正意義上的全手動,它包括:手動調整光圈,手動調整速度,手動調焦等。

  • 3 # ROCKY隨手拍

    如果小白完全是什麼都不懂的話,用“auto”檔邊熟悉機器邊拍就好了;進階的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使用到“p”、“s”、“a”檔,熟悉每個檔位側重有何不同,效果差異在哪點……實踐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嘗試“m”,瞭解全域性控制下,每個功能之間的配合,總結拍攝現場與裝置設定之間嘞規矩,這個期間,可以透過參考成功案例設定和還原拍攝環境來鞏固加強對規律的把控,做到設定與效果的關係瞭然於心,這樣,你就再也不能以“小白”自居咯!!

  • 4 # 周渣渣zwj

    全自動………

    上課時老師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把全自動開啟就不太相信我們的水平

    不過事實證明,老師說的沒毛病

  • 5 # 酒徠

    關於相機檔位這個事,你要先明白為什麼會有A/S/M/P幾個設定

    A: 光圈優先,你設定光圈,相機給你匹配快門。一般是為了在拍攝中控制畫面的景深,確保虛化效果

    S: 快門優先,和光圈正好反著,是為了拍攝運動物體不發生模糊(或者就想讓主體動態模糊)。比如你拍人跑步,一般需要1/250s或者更快

    這兩檔都是根據優先順序來的

    M: 是最早的檔位,也就是手動。高玩為了控制所有的畫面的效果,自行調配快門和光圈。

    P:自動檔,相機根據情況自行提供引數,和Auto的區別是,會不會自動啟用閃光燈。P檔只是自動控制光圈、快門。

    對於現在的攝影師來說,不管高中低級別,P檔都是很少有人用的。

    A和S在特定場合會用,譬如拍攝運動類題材(控制快門速度),或者野生動物(控制景深)。如果你是發燒友,到這裡就足夠了。因為你拍的好不好,和這個關係不大。

    M檔在廣告或者人像裡,幾乎是唯一的檔位,你有足夠的時間來測光調整,自然要自己來控制。

    街頭攝影師大部分也會用M檔,但和廣告不同。區別在ISO的設定上(下面單說)

    So. 對於大部分愛好者,A/S用的比較多

    職業攝影師根據需求四個檔位都會用到。M檔偏多

    BUT! 所有這些檔位都是從膠片相機來的!所以這裡面有個很大的問題。膠片相機不能在拍攝中改變ISO,除非你換膠捲。

    所以這四個檔位都沒有考慮ISO可變的問題,早期數碼相機也是類似的情況,因為高感不行,所以基本也都儘可能的往低了設定。

    現在的照相機都可以設定自動ISO,理論上,現在的主流全幅裝置,從100-3200都是可以接受的。為了快,很多攝影師會自己控制光圈和快門,然後把曝光交給ISO自動來解決。

    放在最後!

    對於現在的相機而言,最不需要糾結的就是你要用什麼檔位來拍照。因為關乎你畫面結果的所有元素裡,都沒有檔位選擇這麼一項。無論哪個檔位,最終決定你照片是否合乎自己需要的都是曝光,而曝光的重點是正確的測光點、正確的測光模式、和根據經驗來設定的曝光補償。對於這些要素,任何檔位的邏輯都是一樣的。

  • 6 # 愛旅小哥

    微單到手到現在一直使用M檔在拍攝,個使用中對光圈的應用不是太懂,迷惑的很,只知道大光圈比較好拍出淺景深效果。平時感覺調節光圈並沒有什麼其他明顯的效果,就喜歡使用最大光圈來拍攝。沒辦法比較笨。在以後的學習當中慢慢增進自己的技術吧。

  • 7 # 鼎鼎老師

    千萬不要有使用m檔拍照,就是攝影高手的錯誤觀念。拍照時拍攝模式的選擇,是根據拍攝的題材來選擇的。不管用哪個模式來拍照,都是要把測光的部位還原成18%灰。所以,如果你瞭解曝光原理和測光方式,用什麼模式都能拍照,區別只有哪個拍照速度更快一點而已。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人像用光圈優先模式

    拍攝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實質就是用相機控制拍照的景深。影響景深的三個要素是: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焦距越大,景深越淺;拍照時對焦點近,景深淺。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把光圈設定到最大,使用長焦段,把對焦點放在主體身上並半按快門測光,由相機自動給出快門速度,這樣子拍照更加簡潔也更加快捷。

    拍風光照用光圈優先檔

    拍風光照用小光圈,低感光度,快門速度由相機根據測光自動匹配,這樣子拍出來的照片,景深的範圍大,風光照前後景都清晰。

    定格運動的物體就用快門優先模式

    定格運動的主體,那麼就用快門優先模式。拍攝時,根據運動物體的速度,把快門速度設定為1/250秒或者是1/500秒,半按快門對著拍攝主體測光,這時相機會根據測光資料自動匹配光圈。快門優先模式,非常適合抓拍運動的主體,如果使用m檔,等你設定好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精彩的瞬間早就一閃而逝了。

    追隨拍攝用快門優先模式

    照片的主體是清晰的,而背景是帶有運動感的模糊,這張照片就是追隨拍攝方式的作品。使用快門優先模式,將快門的引數設定為1/30秒,在相機追隨車子運動的一瞬間按下快門,光圈根據測光而自動匹配。如果使用m擋拍攝,等你弄好了,黃花菜也就涼了。

    影棚裡使用閃光燈拍照,一定要用m檔

    影棚裡使用閃光燈拍照,相機測光時只能測定環境光,不能測閃光燈的光線,這個時候,用光圈優先檔,快門優先檔,自動擋,p擋,都是無法完成拍照的。使用m擋,用外接測光表測閃光燈光線,根據拍照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光圈和快門引數及ISO。所以影棚裡拍攝商品也好,拍攝人像也好,只能使用M檔。

    另外,如果拍剪影,用M檔很方便,用光圈優先對天空測光再加曝光鎖定也很好,拍起來很方便。

    總結:相機的拍照模式是為了方便使用者的,用哪種拍照模式更快更便捷,就用哪種拍照模式,沒有好壞高低之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492年到1600年葡萄酒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