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知心格格
-
2 # 高校資深媒體人
這是育人模式的大變革。新時代,數師的使命擔當,就是勇於教法脫胎換骨,勇於實現教、學、育主體模式改變。變教以學生主體,一切為學生是向社會為驅動,努力培養自我學習和自我創新的能力。是教書育人的第一要務,第一根本。
-
3 # 應志偉老師
教師雖然是教學的引導者參與者和組織者,但是學生是學的主體。過去傳統教學通常採用灌輸式的講授法,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的好處是,學生腦海中接受的知識比較系統,缺點是學困生會因為失敗失去學習興趣,好學生會逐漸喪失創造性。這些年的新課改,國家採取了很多方法來改變這種局面,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改變教師觀念上。
想要學生主動學,首先要啟用他們的學習興趣,然後重視他們的學習過程,讓他們體驗概念形成和同化過程,而非直接灌輸概念的定義。在課堂檢測的時候,給予孩子們學習的信心,並尊重孩子們的創造性解決方式,不死板教學,重視學生身上的生成性資源。
只有老師改變觀念,才能逐漸影響學生們,把學習當成他們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幫老師和家長學習。
-
4 # 豬肉燉粉條35
嗯,我個人來奏奏熱鬧,說得不對的請大家批評指正和海涵。
我認為你上一節課是否成功,要看看自己的目標是否完成,至於方式方法就要自己靈活選擇了。
一節課,老師要關注這節課的知識本質,說白一點就是知道這節課要求學生學到什麼知識,這個是最基本的,不然老師都不明確,上起課來就沒有針對性,容易走偏。
明確目標後的課堂設計你就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然後讓他們展示自己研究出來的結果,然後發現錯誤的,老師要質疑和糾錯學生,最後老師引導大家總結自己的成果。
注意,上面一段話我都說引導一詞,就是針對學生學為主的,老師要達到這個效果要費很大的腦筋,主要就是引導的問題和語言要簡單明瞭,並且要把學生引導到對知識點的思考上去。這個要看你怎麼設計問題怎麼引導了。
我們都知道,讓學生學為主效果很好,但是每個老師的知識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這樣一節好課我個人要備三天這樣(水平有限),整理思路,設計引導問題,製作課件,製作導學單,完成了還要自己磨合和熟練課堂順序和組織語言等等。有人說三天備一節課?很正常嘛!三天你還要上課和批改作業等等。
如果要有進步建議兩週準備這樣一節課然後讓老教師來聽課並且做出指導,有條件要反覆磨幾節課,才能形成你個人的經驗和自己的優課。
-
5 # 藍曼嘉
如果這是針對老師而言的提問,我想可以理解為教育理念如何轉變。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教”的賓語只能是知識和技能,也就是人類文明的結論性的東西可以透過教的形式獲取。在工業時代,社會迫切需要那些運用知識和技能進行勞作的人,幫助企業實現快速發展。“學”的賓語可以有很多,比如學知識、學技能、學智慧。是的,智慧屬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因此當我們處在人工智慧、大資料和資訊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知識和技能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被機器取代,但是智慧卻不能被複制。那種看現象識本質的洞察力,舉一反三的聯想力,從零到一的創造力,讓人舒適的同理心,懂得退進的情商力等等才是真正的不可替代的智慧。這些只能靠自我學習實踐摸索出來,沒有任何人可以教會。
-
6 # 心繫河洛
教師如何讓自己的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主”變為“以學為主”,我認為自己首先要理清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力求做到“授之以漁”,切莫只會“授之以魚”,就是說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技巧,就要解決如何變以教師的“教”為主體,變成以學生的“學”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人翁的精神,變被動為主動,敢於對教師的教學提出質疑,大膽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思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氣,真正意義的做到變過去的“要我學”,讓學生從思想上產生“我要學”的動力。
二、因材施教,循序善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有些課型有些知識相對比較深奧,就需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分析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也有些知識層次就需要透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透過動手實驗或實踐的方法來達成教學目標;有的課程則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透過自行閱讀、自我理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總之,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和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逐步教給學生自學的學習方法,學會自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
7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回覆列表
以教為主,是教師為主體。重視了教師的作用,而忽略了學生這個大群體和主要群體的能動性。
以學為主,是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群體的優勢,迷茫,或者說各種的特質,以他們學為主體,去交相應的他們需要的內容和必須讓他們知道的內容。
如何從以教為主轉化成以學為主呢?我覺得這個主要是在教師自己內心的一個,轉變和嗯建設。
教師能尊重學生,並且和學生嗯互動。學知識並不是最主要的目的,而是以提升學生的能力為主要目的,順便兒把知識學了。
也可以說是嗯,透過學知識來提升能力,已學知識的情況來檢視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呀,時間管理能力呀,交流互動能力呀等等各種的能力。
所以以教為主,這個很容易老是講或者很傳統的這個,嗯,灌輸就可以。但是與學為主的話,對老師的功底要求更高啦。
以學為主,主要真的就是在這個重點在尊重和互動上,讓學生為主體去表達他的渴望和需求,這樣讓他知道為學而學。
其實長期下來的話,教育會變得非常容易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