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思在別處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書中說:在監獄裡,由於自然的需求和某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技能和工作。他還說,要想把一個人徹底毀掉,對他進行最嚴厲的懲罰(這種懲罰能使最殘忍的殺人兇手也膽戰心驚,毛骨悚然),只須讓他幹一種毫無益處、毫無意義的勞動就行了。

    也就是說,每個人存在於世間,都有需要和被需要的必要,被需要是一種實現自我價值一種本能,每個人都希望透過被需而被別人認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只有這樣他才能在世間找到自己的座標。若是一個人沒有被人需要的價值,那麼他便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便會產生迷茫和困惑,久而久之便會心生沮喪,萌生死志。

    在監獄裡面,這種被需要更加重要,因為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裡,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被需要的價值,那麼他往往會失去歸屬感,消極的情緒就會在心中瘋長。因此,勞動,只有不停地勞動,在勞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是他們實現自我價值最好的方法。但是那些勞動必須要有意義,毫無意義的勞動,會很快徹底摧毀一個內心脆弱的人。

  • 2 # 春節神答主

    謝謝悟空邀請我回答問題,有沒有哪麼一本書你看完之後改變了,你的生活方式或和生活質量?可以說沒有那個樣子的書,我知道的是知識改變命運,透過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並沒有因為看過哪一本書改變的生活方試或者是生活質量,如果光是看書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天和質量的話,我想書店老闆一定發大財了哈。不可能僅僅一本書改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只有不斷進步學習,把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工作中,有工作,工作好才會有好的生活,改變的生活的質量,比如到一個好的平臺寫出美好的文章,收入不錯,才會有改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木有錢呀一個樣子什麼都改變不了。改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問題,只有在實際生活中靠自己的努力工作,奮鬥拼博,看你自己是什麼人,該在什麼地方,該工作得工作該種地得種地才會改變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看書只是學習,但是要去做才會可能改變自己想要的生活。

  • 3 # 書屋的誕生

    《哈佛幸福課》是我在2018年讀過的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

    我能邂逅這本書,也得益於我在圖書館借書時,有個多年養成的習慣。我每到圖書館借書時,凡是看到哈佛相關的書,我是必要翻一翻。看看講的是什麼內容,是否通俗易懂。那天,我和先生一起到圖書館借書,我發現了這本橙色的《哈佛幸福課》。高興地拿起,翻了翻,發現編寫得還不錯。一個主題下,簡短地闡述易忽略的問題,並提出有效的建議,還有總結,附有真實例項,結尾處有精選的哈佛箴言。文章結構是我喜歡的,內容也是我關心的,我毫不猶豫地決定借回家,仔細閱讀。

    《哈佛幸福課》最大的亮點,在每一主題下的那簡短的開場白。它跟別的書不一樣,它把通常人們熟知的內容或者說思維方式,一筆帶過,不多講,然後直接開始講述新思路,新心態,新建議。這對於平時只讀某一類心靈雞湯或只有某一類固定思維模式的讀者來講,有震撼效應。我看溝通方式和負情緒章節時,就有這樣的體會。溝通方面遇到麻煩時,人們通常會想對方的不稱我心的方面,總覺得是對方的責任。久而久之,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倒愈加嚴重。這本書,卻啟發了我,遇到溝通問題,首先要自省自己是否在溝通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哈佛幸福課》不繞彎子,它會更多地給人們容易忽略的思維角度和現象,啟發人們重新審視問題本質。從而,得到徹底的根治。

    生活中,自己存在某種程度的溝通缺陷以及過度依賴對方的心理,倘若沒有這樣的書籍,直言不諱挑明,恐怕很難自己覺察和認識到。我透過閱讀這本書,找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並迅速進行了調整,使得我與他人相處更加和諧了。

    沒有比提升溝通能力,更能帶來生活的變化。2018年,《哈佛幸福課》是對我幫助最大的一本書。

  • 4 # 讀書拾得

    題主的問題是:是否存在一本書,讀完之後能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或生活質量?

    我的答案是也能,也不能。給這個答案可能會被拍磚。但先別急,容我一個辯解的機會。

    由遠及近,讓我先拿一些“垂直領域專家”做個極端的例子。

    如果你生活在魏晉,你想從一個普通人成為一位風流名士,這算是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質量了吧,那麼怎麼辦才能成為一位名士?《世說新語•任誕》篇中說:“名流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喝酒,熟讀《離騷》即是名流”。也就是說成為一位名士,除了無事,除了喝酒,一定要讀書。但讀書不要多。一部離騷足矣。所以,是存在一部讀書,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和質量的。

    再到現代。作家汪曾祺曾說過一個說書人,大家都叫他“三列馬”。他之所以有這個稱謂,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會,就熟讀了三本書,分別是:三國演義,列國志和馬克思選集。這位說書人,靠著這三本書,活了一輩子。不僅僅只是物質生活。有了這三本書做底子,這位說書人的精神世界想必也不會多麼空虛。雖然是三本書而不是一本書,但我們似乎也得承認,對這幾本書的熟讀改變了他的物質和精神世界。

    再到當代。一些人文垂直領域內的專家。如果你想成為杜甫研究專家。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可能是長年累月,不厭其煩的通讀杜甫的作品。當你把杜甫所有的作品都讀的很熟,很明白。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僅是名副其實的杜甫研究垂直領域專家,你肯定在精神世界裡獲得了巨大的滿足。而這個過程,也一定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和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因此,或多或少,也影響著你的生活方式和質量。

    以上,說了這麼多,現在歸納一下觀點。

    讀書不可貪多。如果熟讀深思一本或一部書,那麼這本書一定會對你的思維有所影響。你可能從一開始盲從、盲信或盲目排斥一本書,但熟讀之後,你學會了批判,學會了辯證 ,學會了和作者商榷。到了這種程度,無意間你的思維方式得到了改變。而且這種思維的改變,會在無形中影響到你的生活態度,影響到你對生活中一些現象的看法。有了這一點思維和態度的變化,你生活方式也會有所改變。

    當然,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可能充滿了浮躁和功利心。我們可能沒時間,沒耐心去靜下心,耐下性子好好熟讀一本或一部書,我們通常會讀很多書。但結果呢?有時候還是感覺到精神的荒蕪。如果功利心太過強烈,讀書,只能成為一種有負擔的裝潢,而不能改變我們的精神世界了,於生活方式和質量的提高也不會有太大的益處吧。

    還是那句話,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當然,我們的人生跨度裡,不可能只讀一本書。但在某一段的時間裡,我們應該心無旁騖,減少功利心的泛濫和精力的分散,這樣讀一本書,收穫甚大。然後,就可以讀下一本書了。至於下一本書是什麼,那個時候你早已瞭然於胸了。

    最後,推薦一本書:王陽明《傳習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地傳說之魚美人》這部劇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