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韋小寶1912275
-
2 # 李梅6613
春節是中國各族人民最有影響、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節日,歷史悠久。春節最早是祭祀祖先神靈,後逐漸演變成辭舊迎新、接福迎春,期盼來年豐收,家人團結幸福的全民大聯歡。由於各地風俗不同,開展的活動也各具地方特色。
我小時候,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特別期盼過年。那時侯窮,只有過年不用幹活,也不寫作業,還可以吃好的,穿新衣,和小朋友一起瘋玩。
小時候,家裡雖然窮,但父親卻很重視過年。他說,再窮也不能窮過年。整個臘月,都忙忙碌碌。吃了臘八飯,就忙著掃房,把土牆上的蜘蛛網、牆角的吊吊灰掃乾淨,給炕周圍貼上紙。糊窗戶是我的工作,我貼上新買的粉廉紙,再貼上我親手畫的窗畫,心裡別提多高興。
拆洗被褥、縫製新衣新鞋是繼母的事。她天熱時就用舊布糊了背子,空閒時納好鞋底,年前每人一套新衣、一雙新鞋已經做好。我的上衣是一件碎花布料,蠻好看的。
臘月二十三小年一過,開始置辦年貨,都是吃貨。然後就是蒸年饃,要蒸好幾鍋,有肉包子,還有旦旦饃。我拉風箱,父親和繼母做饃。出鍋後,父親給每個饃上還要打上紅色的梅花點,很是喜慶。第二天,又支油鍋炸了果子,鹹味甜味都有,非常酥脆。
那年臘月二十八,父親把餵了一年的黑娃給殺了。這頭豬的豬草、平時的餵食多數都是我幹,有時還要起豬圈,我跟黑娃還真有點感情。別說,這黑娃在豬裡面還真是個美人。一聽要殺黑娃,我就哭起來。父親把我拉到一邊說,瓜娃,咱養豬本來就是為了吃肉,你還能把豬養一輩子。道理我也知道,可當時思想上捨不得,覺得豬可憐。
除夕傍晚,父親帶我到墳地給先人燒了紙錢,說是把先人接回家過年。然後一家人包餃子,又炒了幾個菜,拿出買好的核桃、紅棗、柿餅、花生、水果糖和自家炸的果孑等吃貨,圍坐在熱炕上守歲過年。開始還聽家長講故事,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天麻麻亮,就換上新衣,在院子放鞭炮,然後給本家長輩磕頭拜年。那時沒有紅包,但長輩會給壓歲錢。因為窮,夲家長輩好的給五分、一角錢,大多數都不給,而是抓一些吃貨給我,不會讓孩子空手而歸。
拜完年後,就是吃餃子。我們家的習慣是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才是大米飯。開始的兩碗都是敬獻在先輩的牌位前,一直獻三天,直至初三晚上送走為止。
那時年齡小,冬天小朋友也沒啥好玩的。除了和家長走親戚外,就是天天晚上和村裡的小朋友挑著花燈玩燈籠會,嘴裡還說著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直到十五晚上碰燈為止。有時,村裡也玩社火,還有高蹺芯子,放禮花。我們村裡的禮花遠近聞名,十里八鄉都來看,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娛樂形式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感覺過年沒意思,覺得年味淡了。
一、群眾基本溫飽問題已經解決。現在,大多數人不在為吃飯穿衣發愁。平時,雞鴨魚肉可以隨意吃,新衣經常穿,不必要再等到過年才能吃好的,穿好的,過年也就失去了以往的新鮮感。
三、文化誤樂形式多樣化。現在過年除了廟會、舞龍舞獅、燈會等傳統形式外,還有其它多種形式。隨著手機的智慧化,更多年輕人願意宅在家裡上網玩遊戲、看電影電視節目,不再僅拘泥於一家人看春節晚會。
四、春節禮儀的淡化。由於空氣汙染,不少地方都禁止燃放鞭炮,無形中降低了春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歡樂喜慶氣氛。加之,工作的快節奏,很多上班族都想宅在家裡歇一歇,休息一下,凡此種種。
所以,年俗的淡化,既不是人情冷落,也不是流於形式。
春節,是中國勞動人民多年來自然形成的傳統節日。現在,各地政府正在發掘完善春節資源。如西安的西安年,最中國,來了還想來。我想,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的推移,春節會更加完善,放射出中華第一節的萬丈光芒,無悔非遺美譽。
-
3 # 山賊啊
淡化的年俗,從前就沒有多大的形式,就是熱鬧高興。現在來看倒是有點人情冷落。
年俗形式的轉變
從前,煙花爆竹、團聚看春晚和逛年會是過年最熱鬧的事。城鎮有熱鬧的年會,還有燈會。鄉下人也會趕趟齊家去玩一波,可以說從前因為玩物甚少,尤其是平民接觸到的。年俗也就是一家團聚平平安安過大年、吃團圓飯。
現在熱鬧可就不同了哦,有了網路,家庭的團聚在於團聚的意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個飯,都感興趣可以一起看個春晚,要麼就是各玩各的,說起來是有點人情冷落。有的會齊聚召喚師峽谷,有的相約麻將館,等等不同。我父母會跟親戚影片,大聲的跟長輩們拜年。
而且自從煙花爆竹限放後,哪怕鄉下農村都少了不少那絢麗的煙花。城鎮則患上了五彩的裝飾燈。
尤記1月1號,外灘萬人齊聚恭迎新年。新年啊沒變,只是味道變了,對於念舊的人來說,稍微有點不習慣。
人情的冷落
便捷的的交通反而拉遠了人情的距離。以前過年,在家過完之後,總要跑個幾百公里去外婆家再過一次。現在交通便利了,去的反而少了,電話的次數多了,也不知是好是壞,不變的是,你一個電話我就來了。
奇怪的城市圈鄰里關係。以前在鄉下,鄉里鄉親都是熟人,早上碰到打一聲招呼,有事沒事還會互相串串門論論八卦。而如今,在城鎮的高樓中,我們只隔了一堵牆,卻似乎離了一個銀河系,訊號的傳遞讓我們以為我們是世間唯一的倖存者。
這裡想起來鄉下的唱大戲,鄉里鄉親互相召喚齊聚一堂,上面咿咿呀呀,下面搖頭學語。一直等到結束,才開始互相討論,那一個小場子,齊聚了整個莊的三代人。而此刻,唱大戲的少了,村子裡只剩下上一代和少數的下一代了。幾年後,當年的戲班子重返時,看著臺下的皚皚白髮,不知是否也有感慨,可他們不曾踏上返程的路。
現在的社會,科技是發達了,人們是多了方便,似乎也把些許的年味給落下了。這快速發展的時代啊,人們負重前行,為了走的更遠只能選擇丟掉一些物件和記憶。
過年了,願這家闔歡,願這國長安,願大家福壽齊年。
回覆列表
春節是中國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有非常多風俗習慣,不僅內容豐富,並且極具特色。是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生活文化的集中展示。還記得那首“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夜魚龍舞”的瘋狂嗎?
當沒有那些因為過年滿世界跑到處扔小鞭炮的孩子們,沒有了鞭炮聲音的伴音,過年的氣氛是越來越淡了。這都是隨著現代人們都說的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以前很多的年俗也逐漸沒落沒有了市場。
那麼對於以前那熱鬧非凡過年來說,現在也只能是回憶了。
當失去了對先祖的敬畏,失去了對祭拜的敬重,這這個網路時代,能夠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是手機。那些碎片化的閱讀,使我們的傳統文化出現了斷層。所以年俗的淡化是可以理解的了。這和人情冷落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