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節度使95
-
2 # 楊發明26
道德為社會屬性,人性為個體本性,人類的發展進步是從個體,婚姻,家庭 ,群居,生活,勞動,守獵,的過程中形成道德規範的,為社會屬性,人性在社會,家庭,勞動過程中,會表現出來,如喜怒哀樂,性需求,求愛,對生活物質的需求,多吃多佔,儲備糧食,無意中會侵害其他人的利益,也可能表現出傷害他人的現象,道德規範的底線,就是共同維護大家的利益,如那些行為是對的,不破壞彼此的利益,不破壞彼此的家庭,不多佔大家的東西,約定俗成的做事。乃道德規範。但是道德規範不具有強制性,人性的弱點,會破壞道德規範,比如說強姦犯,道德規範不允許,又是人性的弱點,本性,只有法律法規來約束。制裁。
題主誤解了道德的含義,道德是人本有的,《道德經》瞭解一下!《道德經》是德道經,德是本真天性,各人德下行道,組合成社會分工完成人類社會的承繼發展繁衍。
人性,是人心和思維受外界價值觀影響形成的行為特性。地域氣候和資源配置造成地域價值觀差異,地域價值觀造成不同地域人群行為差異,地域內個體行為不同是因為個人價值觀存在差異。從所有人類來說,健康生存是第一位人本價值觀,其它屬於外延價值觀。
因為外延價值觀有差異,所以需要社會法規和法律規範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標準,這就不屬於道德,屬於法規了。
人性更多的是基於自守自律,這是聖人之道“德教”的意義。光靠法律法規你可能覺得活著都是坐牢,也不利於自我的提升。德教是人道區別於禽獸的意義所在,心識是人區別於物的關鍵,人和人的區別也就是德不同、本心有區別。
道德和人性不矛盾,但資源配置狀況決定人性與道德的契合度,所以資源配置均衡是解決人類社會各種問題的根源之一。還有一個解決渠道是德教,將價值觀統一落實到行為上,這以資源配置均衡為前提。
題主所以覺得道德和人性有差異,是資源配置狀況不同造成的。沒有誰更該被尊重,道德和人性一樣應該被尊重。我們要做的是,有自己的持守,人生有度。下文自寫勿噴。
“因果人生之四
之所以研究文化是在研究決策管理、研究人性,因為外顯的文字和語言的排列與組合不僅表達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價值觀的同一程度和群體價值觀,也表達地域或個人思維的嚴謹度或者是身體狀況。價值觀並不是想穩定就穩定、想不穩定就不穩定的,這種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身體有問題造成了情智的混亂——身體亞健康造成思維混亂的人是意識不到自己有問題的。面部神態和體態、衣著也會同時展現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過言語和外表能夠偽飾,所以外顯價值觀的同一不等於人生觀就相同。
細緻地觀察,反覆地思考,是瞭解一個人人生觀的必要手段,溝通只有輔助作用。人生觀不一樣,適用管理責任的位置不一樣,溝通和培養的方法不一樣,關係發展的空間和穩定性也不一樣。三觀相輔相成,心為因,人生觀為因。行果,既是職分擔當的不同,也是群分類聚的區別。
觀,看、怎麼看。對外部的觀,重在觀察接受資訊並篩選、採信,內觀是對自我天性的確定。人生觀,怎麼看待人生。無非心裡的地多少給別人、多少給自己,所以人生觀就是心地、德。心地是本性天生,沒有自主提升思維要求的情況下,心性很難改變。心地是天生,心性這個詞存在心地對外部價值觀的附從。不能確定本心的時候,性隨境顯,換句話說,你以為的需要並不一定是你內心的真實需要。所以三觀只說同不同、合不合,不能說誰正確,因為心地本來就有區別、價值觀差異又造就了個性區別。個人人生觀很難改變,但外顯價值觀的語言和行為能調整,所以集合體價值觀能趨同。所有人類的人本價值觀相同,有衝突的是外延價值觀,運營管理需要的是保證人本價值觀同時將外延價值觀調整趨同。
人本價值觀是健康,是保障生存為基本。外延價值觀是生活的尊嚴,是提供成長的機會。人生的尊嚴,是社會管理對所有人以資源的均衡配置體現平等尊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資源配置決定人格的平等。儀式能塑造尊嚴,但儀式不能代替尊嚴,嚴守資源配置均衡的原則是確保人生尊嚴的根本和基礎。
個人生活的抉擇與管理中,只能根據不同關係定位的需要來尋找三觀趨於一致的人。基本地,個人價值觀與個人天賦所能完成社會責任擔負崗位要求的價值觀是能夠整合的。不影響社會責任完成的部分,隨個人喜歡,私不妨公即是有公德。而平庸不平庸,這是在用自己的價值觀評判別人,每個認真生活的人都值得尊敬。社會分工如此細密,我們強調各盡職分,問心無愧就是優秀。個人判斷力強弱快慢都取決於思維能力的提升,思維能力提升取決於人生觀的穩定擴大。人生觀在什麼情況下能改變?追求思維極致清晰和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能感覺到人生觀的擴大給自己帶來了思維的提升,才會自覺追求擴大自己的平等觀,並且修正自己的言行致力踐行於思維的提升。
心裡的地要不要分給別人、怎麼分,是平等性及平等涉及面權重的問題。一般人的平等觀在一般情況下與資源多少有關,所以提升平等觀與資源配置均衡必須同步。“要不要分”是平等性,是心裡能否考慮到別人,也是我們平時說的自私與否。在基本生存資源有保障的情況下只有怎麼分的問題,所以資源配置均衡是實現全民平等觀的前提。“怎麼分”是平等觀,是平等涉及面,是對這些人平等考量資源配置的權重也是心裡能考慮到的人的數量。平等觀不止受限於個人世界觀、價值觀和行為,也是人生觀、心地的容納度,再通俗點,心胸。心量就是心胸和平等觀。
為什麼人生觀是三觀的決定因素?本有的心胸決定個人思維發展的限度:心地寬宏、橫向換位思考維度多,拓展思維廣度;換位思考的縱深步驟是思維深度的拓展,深度是在一個點問一個為什麼之後、再向後推問兩步這樣的思考習慣形成的——思維深度和廣度會加權於個人對世界的認識理解程度,即本有人生觀決定世界觀大小。推己及人後,本具心地之外還需用知識和觀察來填充思維,勿施於人是用理解別人行為後面的因果來發展三觀、尤其穩固自己的人生觀。心有平等性,要有平等觀才能達到提升思維的目的,即使命感、擔當和責任能帶來心量的擴張,造成思維的發展得到提升的結果。管理或決策者有原本的崗位要求作助推力。
接受教育之前,人生觀和價值觀是本有的。天生“喜歡這樣”、“不喜歡那樣”就覺得那樣沒價值,是心裡不喜歡才不需要、是心裡喜歡才覺得重要,認為有價值且一定會用語言或者行為來表達佔有慾。價值觀是人性,價格是可以被製造利用的需求;金錢的追求最終是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追求價值觀的實現,所以價值觀不能以價格為標準來衡量。得到這個有價值的東西要不要分給別人、分多少,是天生心地決定的。心裡喜歡,心為因,人生觀決定價值觀;分不分、分多少是平等觀,心為因,平等觀既是人生觀又是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