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50計劃

    A股市場中現在有三百七十多家上市公司跌破淨值,總破淨率接近10%,即每10只股票中有1只股票跌破淨值。其中破淨率最高的板塊是銀行股,在上市的36家銀行股中,除了5只剛上市不久的銀行,其餘31家銀行股都已跌破淨值。

    上市銀行的總體淨值水平

    A股市場中規模最大、總資產最高的六家銀行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從目前的市值表現來看,郵儲銀行每股淨資產6元,市淨率0.76倍,工商銀行每股淨資產7.18元,市淨率0.73倍,建設銀行每股淨資產8.79元,市淨率0.72倍,其他三家銀行的市淨率都低於0.7,最低的只有0.5左右,六大行的股價全部跌破了淨資產,且市盈率也都很低,全都在6以下。

    銀行股低估值的因素

    首先,銀行股的走勢跟經濟週期相關,一般投資週期大概是3至5年。2007年時由於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且房地產產業發展迅猛,許多銀行股業績大增,市盈率達到30倍。對比現在,大型銀行每年的業績增長率已經降到5%以下,市場也會抑制估值空間。

    銀行股的投資價值

    銀行股的市盈率相對低,就相當於股價打了折扣。從長期估值趨勢來分析,未來股價走勢會逐步上升,修復市淨率缺口。並且由於市盈率低,銀行股有很好的安全邊際,投資風險也相對更小,在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時,銀行股會表現出更好的抗跌性,虧損的可能性較小。

    再加上銀行類股票的業績相對穩定,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足,一般基本面都沒有特別大的問題,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的盈利和分紅率。四大行的股票每年的分紅率都在4.5%左右,高於許多同期理財產品。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銀行股的估值之所以在A股整體市場中都處於低水平,且全線破淨,是由經濟週期、市場投機氛圍和成長預期決定的,而且這些因素在短期內不會發生重大改變。所以,銀行股的低估值情況可能還會持續較長時間。

  • 2 # 道破天際

    我們在參加市場整體估值的時候,會參考市場整體個股市盈率的情況,但也會參考破淨個股的數量和佔比,“破淨”的意思的個股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個股股價低於每股淨資產也可能存在股價被低估的情況,淨資產是把上市公司的資產總和減去所有負債,代表公司現在一共值多少錢,然後把淨資產除以總股本得出每股淨資產,代表目前每股值多少錢。

    所以市場上投資者就會參考這一估值指標,當股價跌破的淨資產後,認為個股處於的被低估狀態,為什麼可以這樣理解,我們比如上市公司目前不想繼續經營了,跟法院申請破產,股東可以按照每股淨資產分的所得相對於的金額,這時候我們就能夠清楚每股淨資產的重要意義,但通過目前上市公司的情況類分析,在銀行板塊中的個股破淨情況較為明顯,大型銀行的股價基本上在淨資產的下方,不僅僅是銀行板塊,很多傳統型行業都存在這類情況,鋼鐵和煤炭板塊中的跌破淨資產的個股也相對較多,那個股跌破淨資產或者股價長期在淨資產的下方,是否代表了就一定低估了呢,或者是市場並未挖掘破淨個股的價值,下面我們重點討論下大部分個股破淨是估值造成的還是市場造成的。

    不同型別公司資產佔比不同

    公司型別不同或者從事的行業不同資產性質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就存在重資產的公司和輕資產的公司,我們該如何理解重資產和輕資產的公司呢,主要從一些幾點:

    第一,根據行業型別不同,大部分傳統型行業都是重資產的公司,比如銀行板塊,銀行業就是一個的典型的重資產的行業,為了的抵抗各類市場風險和金融風險,銀行要儲備大量的現金資產,由於銀行業比較特別,主要是把客戶的存款吸收過來,然後把這些存款通過放貸的方式,貸給市場上對於資金有需求的企業和個人。

    但任何的放貸都存在很高的風險,雖也無法保證銀行放貸出去的錢連本帶利能夠全部收回來,比如企業倒閉和破產,個人無力償還等都會形成銀行的壞賬,所以我們得知的銀行業也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為了應對這些風險,銀行必須要儲備大量的現金資產,比如給央行繳納各類準備金,提取各類準備金,提取大量盈餘公積金等,而且這部分資金必須留在央行和公司中,無法在進行放貸,具體我們參考下圖案例:

    並且很多傳統型行業都是重資產行業,比如我們熟悉的航空運輸行業,需要擁有大量的飛機,飛機造價基本上較高,一架飛機民航價值都在億元以上,再次鋼鐵行業,需要大型的製造裝置,大量的礦石儲備,大量的廠房裝置等,所以很多鋼鐵股價也是低於淨資產,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第二,一些輕資產行業主要是一些科技類公司的,特別是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和影視傳媒公司都屬於輕資產公司,特別是網際網路公司的只需要一些網際網路人才和一些智慧財產權,並不是需要大量的廠房裝置和制度裝置,再次影視傳媒公司基本只需要招募一些明星和少量的拍攝裝置就能夠讓公司運作起來,並且很多科技類公司的,本身主要收入來自於研發後技術輸出,也不需要很多大型的生產裝置等,比如我們的熟悉的華為,其也是輕資產類公司的,各類產品的輸出都是靠其他公司代工,自己只需要把握核心技術就行和一些高精尖人才就行,具體我們參考下圖案例:

    小結:上面通過行業型別的不同重點講解了重資產和輕資產公司的區別,我們得知銀行是典型的重資產類的公司,需要大量的現金儲備,所以我們參考公司的淨資產大小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再次很多重資產的公司也會出現淨資產較低的情況,出現這類情況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資產雖然較大,但是公司的負債過多,這類公司往往的風險較高,但我們股價的高低或者股票的上漲和下跌式預期公司未來的價值,而不是僅僅在乎目前的公司值多少錢或者淨資產的高低,很多公司的資產雖然較高,但是創造出現價值較少,所以我們下面重點下為什麼一些傳統型行業會出現破淨的情況。

    銀行出現破淨的主要原因

    我們都知道股價上漲和下跌主要來源於資金對公司的未來的業績預期,我們投資者股票的最為關心的就是的公司的未來創造的價值,如果在乎目前公司價值的高低,完全沒有必要進行股權投資,完全可以把資金放在銀行買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所以這裡的就涉及到一個重要概念了,個股的成長性的問題,下面我們具體分類講解:

    第一,個股的成長性,主要涉及的概念就是未來公司的發展的情況和未來業績的變化,比如科技類公司的,其成長性會遠高於一些傳統型行業,比如銀行業成長性就相對較低,每年淨利潤尚未公佈,市場上投資者可以根據原有業績資料變化來推測本年度的業績增長大致在什麼幅度,一般銀行的每年的淨利潤的較為問題,大致在5%左右,而且銀行越大這個資料越精準,而一些小銀行由於在發展過程中,市場佔有率影響和地域的影響,業績會出現很大的波動。

    而一些科技類公司其成長性較高,所以股價一般會遠高於目前的每股淨資產,因為投資者預期該類公司的未來業績可能會出現大幅度增長的情況,所以一般給予其更高的估值,而且科技類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較高,成長性越高的,市場給以的估值越高,比如目前晶片行業處於高速發展期,國家政策也大力扶持該行業發展的,而且晶片的最為主要的就是技術的研發,一般也屬於輕資產類公司,所以股價一般較高,而且市盈率大部分都在100倍以上,具體參考下圖案例:

    第二,公司的創收的大小跟淨資產並不直接關係,公司的資產的高低不影響公司的收益,有的的公司的淨資產雖然較高,但營收一般,而且公司又不能把這些資產賣掉,比如製造裝置和廠房裝置,賣掉後很多生產經營就無法進行了,比如銀行通過利息差和其它投資來獲得收益,很多現金資產必須留在央行和公司,這部分資金是無法創造收益的,一些技術類輸出的公司,其資產較低,但有時能夠創造更多的收益,所以我們一些藥重點分析一些重資產的公司和淨資產較高的公司是否存在能夠通過目前資產創造很多收益,但一些傳統型行業,很多產業處於落後產業,其成長性較差,無法創造更多的收益。

    總結:上面我們重點講解行業資產的問題,銀行屬於重資產行業,其很難通過大量現金資產創造更多的收益,我們股票價格的上漲和下跌,股價的高低在乎的是公司未來的價值和成長性,很多公司的資產雖然較高,但無法的創造出更多的收益,所以很多銀行股的股價低於淨資產屬於正常現象,並不是估值錯,或者屬於被低估的狀態,而是的市場投資者給以其正常的估值和預期。

    但雖然的股價低於淨資產,但這個差值比率我們要重點研究,當股價遠低於淨資產的時候,一般我們要重點關注是否處於被低估狀態,比如銀行行業股價跟淨資產的比例差在50%以上,大部分處於被低估的狀態了。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目前是一個牛市的第一階段。

    是一個指數搭臺完成後,概念和題材輪動的週期,還沒有到一個全面上漲,板塊輪動的牛市第二階段。

    所以,雖然大部分都八類個股已經有了不小都漲幅空間,可是對於一些大週期板塊的個股來說,其實並沒有出現一個明顯都上漲空間,依然處於一個底部區域的震盪洗盤。

    就好比是那些銀行,港口、有色、金屬等等,他們是會在牛市第二階段的時候,才會發動一輪主升浪級別的走勢,而對於沒有進入牛市主升浪之前,則更多的是一種“紮根”的形態。

    因此,大批銀行股破淨其實只是說明了2015-2018年的熊市給予大部分都個股都帶來了不小的衝擊,才會導致大批的銀行股錯殺,下跌,破淨。

    也就是說,正常,合理。

    畢竟,他們都是一些大市值的個股,也是大機構在裡面,不會像一些中小盤個股一樣受到遊資、機構的爆炒。

    所以,估值沒有錯,只是還沒有到他們啟動的時間週期而已!

    目前銀行股大面積破淨,六大行淪陷。是估值錯了還是市場錯了?

  • 4 # 厚金說

    在股市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市場不會錯,錯的只有投資者”。所以,要說市場錯了,是不可能的。因為市場已經走出來了,時間不可能倒流,錯誤的不會是市場,只會是投資者。

    股市銀行板塊一共有36家上市公司,如果按照市值來講,通常所談及的六大行,卻有著不同。通常大家聊的六大行按市值大小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可是,要論總市值大小的話,招商銀行排在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之前。不管怎麼排,銀行股大面積破淨確實存在。36家銀行股中市淨率低於1倍的就32家,其中市淨率最低的僅僅只有0.44倍,有14家銀行股市淨率低於0.7倍。

    銀行股大面積破淨,六大行也是紛紛淪陷,到底是估值錯了還是市場錯了呢?銀行股的估值,也是不高,可以用處於歷史最底部形容,甚至有20家銀行股的估值低於5倍!這也造成了銀行股的現金分紅股息率尤高,有一半以上的公司2019年度現金分紅股息率超3%的水平!如果從各項財務資料來看,各個方面銀行板塊確實十分不錯,就算是明年、後年的業績確定性都是很高的,存在市場的低估。

    但是,被市場低估,不能說市場錯了,畢竟市場不會錯。這裡是因為投資者認知上的缺失以及銀行業績增長性的緩慢、持續性有限。拿新能源做個比較,在新能源汽車推動的基礎上,新能源上下游相關的行業有望達到5-7年的景氣增長,年複合業績增長性有望超20%。可是,銀行呢?中小型銀行的業績增長性確實還可以,但未來5-7年年複合收益率是達不到20%以上的,至於大型銀行的增長空間就更加有限了。在此基礎上,市場投資者更加傾斜於成長性更強的行業,而作為傳統行業也就被忽略了。只能說在投資者認知水平以及行業屬性不同的背景下,投資者選擇了成長性更強的方向,而沒有選擇穩定性更強的方向。

  • 5 # 財經宋建文

    銀行股整體走勢一直低迷,估值水平很低,六大行全部破淨淪陷,投資銀行股的股民很鬱悶,這是市場錯了,還是股民錯了,還是估值錯了?

    一、六大行全部破淨

    六大行指的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因為這六家銀行規模最大,總資產最高。

    從資料可以看到,大型銀行估值水平已經很低。

    二、為什麼銀行股估值那麼低

    除了六大行之外,中型銀行的估值水平也不斷下降,除了招商銀行外,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銀行的市盈率也降至5倍以下。

    從行業來看,銀行板塊的市盈率為5.96倍,比滬深A股的市盈率(最新市盈率為17.5倍)低了66%,市淨率為0.63倍,比滬深A股的市盈率(最新市淨率為1.78倍)低了65%。

    第一,這與經濟週期有關,在2007年那一輪牛市中,銀行股是很牛的,不少銀行股市盈率達到30倍,因為那是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並且存在過熱,多次加息抑制經濟過熱,房地產高速發展,推動銀行股業績高增長,高增長率帶來了樂觀預期,而現在大型銀行每年業績增長率已經降至5%以下,抑制估值提升空間。

    第三,中國的銀行,業務較單一,大部分銀行都是吸儲,繳納存款準備金率後再放貸出去,賺取息差,而當前以及未來,利率存在下行預期,銀行經營壓力加大。而國外的銀行,大都是綜合性的投資銀行,可以通過多渠道盈利,具有成長預期。

    三、銀行股還值得投資嗎?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銀行股的估值之所以這麼低,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因素短期內較難發生重大改變,所以銀行股的低估值的情況可能還會持續較長時間。

    對於投資者來說,既然銀行沒有持續大幅增長的可能性,意味著股價也不會有太大的表現,但是因為銀行股普遍跌破了淨資產,有很好的安全邊際,投資風險也很小,比如說,即便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其他股票出現大跌,投資銀行股的就會較為抗跌。

    再加上銀行股雖然增長率低,但市盈率也低,而銀行本身屬於成熟行業,每年不會留存過多利潤,那麼銀行的股息率普遍還是要高於其他行業的,比如以工商銀行為例,近幾年分紅率在4%至5%之間,還是高於三年期國債利率的。

    綜上所述

    銀行板塊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淨率水平,在A股都處於最低的水平,特別是六大銀行,全線破淨。這是由經濟週期、價值評估和成長預期決定的,市場沒有錯,估值也沒有錯,未來銀行股能否超預期,取決於銀行的盈利能力能否提升及轉型推進,對於投資者來說,低估值具有明顯的安全邊際,適合穩健型投資。

  • 6 # 海螺008

    這個很明顯是市場錯了。

    不過這個錯是什麼週期上的呢?如果是年度以上級別的,我覺得是市場錯了,而如果看月度級別或更短,恐怕這就是市場理性的表現。

    用1929年的大崩盤來舉例子,那時股票崩盤,一路下滑,幾乎見不到底,那真是底板下面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還有擴建的地下二層、地下三層……

    但是,如果當年沒賣,死扛10年,只要公司沒在那次危機中倒閉,那麼股價都能漲回來。問題是你是做這種10年以上的投資嗎?

    我們今天的銀行也是如此,銀行資料不漂亮,它主要是國家GDP的反映。全球巨集觀經濟都不好的情況下,銀行被市場拋棄很正常。因為我們股市上的最積極的參與者,一般是做1周~1個月的交易者,還有的是做1個季度的機構交易者。

    股民怎麼選擇

    首先要問自己是做哪種週期散戶。很多人被問到時都是一愣,好像重來沒考慮過似的。

    如果是長線,那麼就可以認為銀行低估了,是可以考慮進場的。

    我們散戶多數人是做中短線的,也就是幾周,或1、2個月。那麼,你就要按這個週期去衡量銀行股,也就是不能抄底。這種週期的人,應該跟著當下的風口走,也就是科技、醫藥、消費。

  • 7 # 大牛市財經

    銀行股的破淨是多方面結果的綜合影響,一方面,銀行作為資本傳導鏈條的上端,具有很強的週期性,它最受益於經濟繁榮,可同時也最受挫於經濟蕭條。當前的巨集觀環境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包括外部市場的不確定以及內部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另一方面,金融業開放政策持續落地,而經過多年的深耕,銀行的客戶儲量已處於一個存量市場的狀態,這意味著國內銀行業的競爭將趨向白熱化。與此同時,LPR的推出,銀行這個吃利差的行業將面臨更加被動的局面。

    銀行業的這一切挑戰都讓外界投資者對銀行的資產質量和資本充足率較為擔憂。

    與破淨銀行股相對的是,還有九家沒有破淨的銀行股。它們分別是寧波銀行、紫金銀行、招商銀行、青農商行、常熟銀行、西安銀行、青島銀行、平安銀行、蘇州銀行。

    筆者注意到,這九家銀行中,紫金銀行、青農銀行、西安銀行、青島銀行、蘇州銀行均為今年上市的次新股,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常熟銀行和平安銀行均有不俗的零售業績,資產質量持續優化,擁有高於行業水平的估值。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率達1.86%,環比上升5bp,撥備覆蓋率187.63%,環比下降2.98個百分點。分銀行看,除股份行外,其他銀行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城商行不良率上行0.18個百分點至2.48%,資產質量惡化情況較為明顯。

    當前,受表外資產回表和授信中小微企業貸款增加的影響,中小銀行,尤其是經濟處於下行趨勢省份的中小銀行日子將更加艱難。一方面是政治任務,一方面是融資壓力,這種地區的中小銀行將過上一種入不敷出的拮据日子。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多數銀行股陷入破淨,但是北上資金卻在悄然吸籌銀行股。興業證券分析師傅慧芳認為,重點看好兩類銀行,一是具備綜合金融優勢的銀行;二是資產、負債端定價能力強、目前基本面持續提升、估值較低的銀行。

  • 8 # 職業炒股K神

    我覺得是市場錯了,市場是在擔心2季度,3季度銀行業績下滑超出預期,壞賬率提升超出預期,其實是過慮了,中國的疫情主要高峰期是在2月份,3月份開始除湖北地區以外就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復工了,雖然最近北京二波疫情又有所抬頭,但是影響是有限的,大部分的企業現在逐步恢復了元氣,失業率也有好轉了,所以壞賬率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再來看看銀行股的估值,首選一點破淨嚴重,PE4倍已經出現,股息率6%也已出現,彷彿回到了2013年,大家可以參考一下2013年的估值和市場環境,那個時候銀行增速也是進入了一個冰點,老的傳統型企業大面積破產,產能過剩,銀行也進入了一個非常難的時期,之後銀行緩慢復甦,之後就來了一波牛市。

    很多人都說銀行股收益了低,其實買銀行股的收益長期來看,平均年化收益10%是有的,但是一定要在低估值的時候買,5PE左右就非常合適,而現在就是機會大於風險的時候。當大部分人都理所當然的時候,就是充滿機會的時候。

  • 9 # 股傻歷險記

    存在即合理,買股票就是買信心,買趨勢,買未來。

    一、經濟基本面:銀行業是一個國家的基本面,現在國家經濟的基本面因為疫情不容樂觀!加上全世界的疫情狀況和中美的貿易爭端讓本應該更高速發展的出口突然來了一個急剎車。經濟流動性差,銀行的業務量自然要差。

    二、壞帳率:整體經濟突然的急剎車,造成一些本來就貨金緊張靠銀行續發展續命的企業更加岌岌可危,說不準哪一天就倒閉關門了!自然銀行這個“經濟危機”期的壞帳率是直線上升的。

    三、盈利能力:國家放低銀行準備金,要求救助於困難的經濟體:不要到期抽貸、貸款延期、降低貸款利率。國家政策在抽銀行的血放水保經濟。銀行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今年都大幅下降。銀行的貸款利率甚至低於稍長期的理財產品。市場的閒置的資金會選擇哪裡呢?

    四、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中國房地產行業佔用中中國人最多的資金,就像股市佔美中國人最多的資金一樣。地產商、購房者佔用了銀行貸款的一定比例。地產行業的不景氣導致這個行業資金的流動性下降,這也是影響銀行業績的重要因素。

  • 10 # 為什麼漲

    都沒有錯,其實是市場風格的問題。

    在某一段時期內,市場會有著明確的風格,比如權重股和非權重股,科技股和非科技股,金融股和非金融股等等。

    所謂的市場風格,就是在這段時間內,大家更願意買入那些有風格傾向的板塊,這個板塊的個股會受到更多資金的關注,進而漲幅超越大盤,也超越其他的股票。

    這種風格趨勢的變化往往有著深層次的原因,巨集觀政策,金融市場變化等等。其實是人們對於未來增長趨勢更確定的行業,給予的一些估值溢價。

    當然,如果放到一個更長期的時間段,比如十幾年或者幾十年,風格趨勢帶來的股價差異會越來越小,更多還是看個股自己的估值。不過,相信很多人等不了那麼久,而且也沒有必要。

    最好的狀態,還是在個股的估值體系之上,準確的認清當前市場的風格趨勢。

    現在市場看空銀行,理由當然很多了,經濟下行,壞賬壓力增加,降息預期等等,所以風格趨勢上是做空銀行的。在這樣的趨勢之下,理性的做法是規避銀行板塊。

    至於說銀行板塊估值低,那確實是低,而且遲早有一天能漲上來。但很有可能,這個中間你要錯過很多其他的機會,這個時間成本也是不低的。

  • 11 # 張叔說股

    在股市中有這樣的一句話“市場不會錯,錯的只有投資者”。所以,要說市場錯了,是不可能的。因為市場已經走出來了,時間不可能倒流,錯誤的不會是市場,只會是投資者。

    股市銀行板塊一共有36家上市公司,如果按照市值來講,通常所談及的六大行,卻有著不同。通常大家聊的六大行按市值大小分別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可是,要論總市值大小的話,招商銀行排在郵儲銀行、交通銀行之前。不管怎麼排,銀行股大面積破淨確實存在。36家銀行股中市淨率低於1倍的就32家,其中市淨率最低的僅僅只有0.44倍,有14家銀行股市淨率低於0.7倍。

    銀行股大面積破淨,六大行也是紛紛淪陷,到底是估值錯了還是市場錯了呢?銀行股的估值,也是不高,可以用處於歷史最底部形容,甚至有20家銀行股的估值低於5倍!這也造成了銀行股的現金分紅股息率尤高,有一半以上的公司2019年度現金分紅股息率超3%的水平!如果從各項財務資料來看,各個方面銀行板塊確實十分不錯,就算是明年、後年的業績確定性都是很高的,存在市場的低估。

    但是,被市場低估,不能說市場錯了,畢竟市場不會錯。這裡是因為投資者認知上的缺失以及銀行業績增長性的緩慢、持續性有限。拿新能源做個比較,在新能源汽車推動的基礎上,新能源上下游相關的行業有望達到5-7年的景氣增長,年複合業績增長性有望超20%。可是,銀行呢?中小型銀行的業績增長性確實還可以,但未來5-7年年複合收益率是達不到20%以上的,至於大型銀行的增長空間就更加有限了。在此基礎上,市場投資者更加傾斜於成長性更強的行業,而作為傳統行業也就被忽略了。只能說在投資者認知水平以及行業屬性不同的背景下,投資者選擇了成長性更強的方向,而沒有選擇穩定性更強的方向。

    每次老師有好股機會都會及時在V信給大家免費的提示通知買賣點。老師的收益V信可見,兩天內基本能抓一隻漲停大牛,歡迎新增老師V信驗證實力!老師的精選潛力股會在每天盤前為大家分享在朋友圈。想要學習的朋友可以新增老師V信,點選頭像進入主頁,之後點選下方“廠區”即可新增老師個人V信

  • 12 # 藥店易

    很多人炒股票,認為估值便宜、市盈率低就是好股票,這真是大錯特錯了。

    1、任何商品都有價值,股票在交易所進行買賣,就是一種商品,商品的價格從根本上來說,是由其價值決定的,這話肯定是沒錯的,但短期內的價格卻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商品的價值通過影響供求來影響價格,而非直接影響價格。短期內,價值甚至會發生與價格背離的現象,但長遠來看,價值中樞會發揮作用來修正這種背離,因此應該說,長遠來看,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而不是永恆不動的;

    2、如果你是炒股的,永遠不要認為市場會錯,市場永遠不會錯,只是你錯了,你要跟隨市場才能賺錢,你懷疑市場錯了,而你是對的,你要與市場對著幹,那對不起,吃虧的人一定是你;

    3、炒股炒的是預期,而不是當下的價值,如果你以估值這種淨態的指標來判斷一支股票是否有值得買入,也是錯誤的。股票之所以漲,是因為大家認為股票未來的價值會有上漲,現在的價格不足以反映這種上漲,所以爭相買。

    4、以上只是理論分析,前提是市場上有無數的交易者,交易者買入賣出都能賺錢,並且沒有人的資金可以多到左右一支股票。實際上,如果你有很多資金,你可以無限拉高一隻股票,讓他不停地漲,在A股市場的實際情況就是如此。

  • 13 # 財經MM

    一、六大行全部破淨

    六大行指的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因為這六家銀行規模最大,總資產最高。

    從資料可以看到,大型銀行估值水平已經很低。

    二、為什麼銀行股估值那麼低

    除了六大行之外,中等銀行的估值水平也不斷下降,除了招商銀行外,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等銀行的市盈率也降至5倍以下。

    從行業來看,銀行板塊的市盈率為5.96倍,比滬深A股的市盈率(最新市盈率為17.5倍)低了66%,市淨率為0.63倍,比滬深A股的市盈率(最新市淨率為1.78倍)低了65%。

    第一,這與經濟週期有關,在2007年那一輪牛市中,銀行股是很牛的,不少銀行股市盈率達到30倍,因為那是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並且存在過熱,多次加息抑制經濟過熱,房地產高速發展,推動銀行股業績高增長,高增長率帶來了樂觀預期,而現在大型銀行每年業績增長率已經降至5%以下,抑制估值提升空間。

    第三,中國的銀行,業務較單一,大部分銀行都是吸儲,繳納存款準備金率後再放貸出去,賺取息差,而當前以及未來,利率存在下行預期,銀行經營壓力加大。而國外的銀行,大都是綜合性的投資銀行,可以通過多渠道盈利,具有成長預期。

    三、銀行股還值得投資嗎?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銀行股的估值之所以這麼低,是有原因的。而這些因素短期內較難發生重大改變,所以銀行股的低估值的情況可能還會持續較長時間。

    對於投資者來說,既然銀行沒有持續大幅增長的可能性,意味著股價也不會有太大的表現,但是因為銀行股普遍跌破了淨資產,有很好的安全邊際,投資風險也很小,比如說,即便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其他股票出現大跌,投資銀行股的就會較為抗跌。

    再加上銀行股雖然增長率低,但市盈率也低,而銀行本身屬於成熟行業,每年不會留存過多利潤,那麼銀行的股息率普遍還是要高於其他行業的,比如以工商銀行為例,近幾年分紅率在4%至5%之間,還是高於三年期國債利率的。

    綜上所述

    銀行板塊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淨率水平,在A股都處於最低的水平,特別是六大銀行,全線破淨。這是由經濟週期、價值評估和成長預期決定的,市場沒有錯,估值也沒有錯,未來銀行股能否超預期,取決於銀行的盈利能力提升及轉型推進,對於投資者來說,低估值具有明顯的安全邊際,適合穩健型投資。

  • 14 # 前灣財神道

    目前銀行股大面積破淨,六大行淪陷。是估值錯了還是市場錯了?

    目前銀行股很多破淨,銀行股的估值沒有錯,市場也沒有錯,怎麼解釋?銀行股破淨主要是因為沒有太多資金買進銀行股,沒有人買進自然股價很便宜,再便宜都沒有什麼人買,要說原因我認為主要是買進銀行股沒有賺錢效應,很多股民買進銀行股,銀行股買進半年時間,一年時間,股價始終沒有什麼漲幅,買進的股民也賺不到錢,很多市場遊資也不會買進銀行股,主要是因為遊資的那點資金量,對於銀行股的這麼大的體量,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無法啟動銀行股的上漲走勢,所以遊資不會買進銀行股,買進沒有賺錢效應。

    銀行股未來走勢分析

    對於銀行股的走勢,現在出現的大面積破淨情況,其實這種情況在2012年也出現過,那時銀行股出現很多破淨情況,當時也是銀行股破淨,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板塊的股票也出現過破淨,當時很多人也是對銀行股有很多看法,認為銀行股不會出現上漲走勢,但是後來股市出現牛市,首先啟動就是銀行股,我認為銀行股啟動行情,才是股市開始走牛市的標誌,所以目前很多股票是有很大的投資價值,可以說買進銀行股是有投資機會的,未來銀行股能漲多少,我們不要去預測到底能漲到多少,這個誰也預測不了的,但是我認為銀行股恢復淨資產的價格,這個是大家可以看到的價格,這個不用去過多擔心,對於一些有一定資金量的股民,可以買進銀行股,剩下要做的交給時間,時間就是答案。

  • 15 # 菲菲七

    你好,目前銀行股大面積破淨,估值肯定是便宜了,投資價值肯定是更高了。

    至於市場先生,它有時候瘋狂,有時候沮喪,瘋狂的時候,想要以非常高的價格賣給你,沮喪的時候,就想以非常低的價格賣給你。

    只有非常理性的人才不會被市場先生的情緒左右,聰明的投資者都知道低買高賣,而很多人卻是追漲殺跌,所以股市才有了7虧,2平,1賺。

    總之,每個人都有他的春天,每一種股票也有它的春天,現在的風格還沒有切換到它,所以感覺它太便宜了,其實這時候正是佈局的時候了,等它漲起來,再買風險就增多了。

  • 16 # 明明盈888

    近幾個交易日,大金融板塊漲勢凶猛,證券板塊表現搶眼,銀行板塊也跟隨上漲,但總體上漲幅度不及證券板塊。

    截止今日收盤,總共有36只銀行股上市,仍有24只破淨。六大行仍然全部破淨。其中工商銀行市淨率為0.76,建設銀行0.82,農業銀行0.71,中國銀行0.66,郵儲銀行0.86,交通銀行0.59。

    六大行全部淪陷,一方面是估值錯了。有的機構對六大行的不良資產心存芥蒂,錯誤地認為一旦出現問題,銀行股的淨資產會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是市場估值錯了。六大行流通市值巨大,炒起來不方便,遊資不敢興趣,散戶很少有人問津,導致長期被市場冷落,股價長時間被市場嚴重低估。

    截止今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於3403.44點,創出了29個月新高,盤中最高3421.53。

    一輪大牛市正在積極醞釀中,假如六大行股價全部回到淨資產之上,上證指數必然會輕鬆躍過5000點,到時估值不會錯,市場也不會錯。長期持有六大銀行股票的股民一定會賺的缽滿盆滿。

  • 17 # 百家e財經

    估值和市場都沒錯!

    機構投資者對銀行股的估值曾經是錯的,這個錯誤源於對銀行經營不確定性的擔憂,特別是對不良貸款的擔憂。但事實是國內銀行多年來穩健經營,利潤持續增長,不良貸款率始終維持在低位,風險底板築得很牢。正因如此,2018年市場對銀行股的估值做了大幅修正,銀行股普遍出現了一倍到兩倍甚至更高的上漲。2019年估值再度降低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2020年初銀行股本已企穩,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再度打破了銀行股回升的節奏,投資者普遍擔心經濟下滑會導致銀行集中爆發不良貸款。此後,銀行承擔了以寬鬆的貨幣供給刺激經濟發展的重任,向防疫企業、小微企業和重點專案投放了大量低利率貸款。

    歷史經驗表明,凡是短時間運動式集中投放的貸款都難免會出現不良貸款,於是市場對銀行不良貸款的憂慮進一步加劇,估值進一步降低。進入六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金融業進一步承擔社會責任,讓利1.5萬億支援實體經濟,這幾乎佔了銀行業利潤的一半,也就是說今年銀行的利潤在不良貸款率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可能要比去年負增50%,如果不良貸款急劇上升,某些銀行出現虧損也不是危言聳聽。如果出現上述情況,當前的股價不僅不便宜而且還很貴。

    本欄曾經是銀行股的堅定多頭,但目前的形勢發生了逆轉,銀行讓利反哺實體經濟的大趨勢已經形成,投資者要順勢而為,遠離銀行股,擁抱高科技製造業、醫藥製造業、消費品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龍頭企業,分享經濟發展帶來的收益。

    從走勢看,如果看日線(下面第一張圖),銀行股已在低位震盪三個月,繼續震盪或向下破位的可能性都有,向上突破的可能性很小(基本面使然)。如果看月線(下面第二張圖),銀行股仍在高位下降通道中,向下破位的可能性很大,一旦破位,這三個月形成的平臺將會對股價形成反壓,股價只能下一個臺階整理,到時再想翻身就難上加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水滸傳》中的人物:王英與扈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