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66847433074

    隋代無漏寺,至唐高祖武德年間已近毀滅,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時為太子李治以其母文德皇后恩典重建無漏寺,更名為大慈恩寺。大慈恩寺因皇家認真的雪修造,規模宏大,佔地近四百畝,院落十餘,涵蓋大殿、大佛殿、翻經院、元果院等,房間數量近兩千,可謂震撼人心——大慈恩寺因此一舉成為長安城內最著名的佛寺。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西行歸來,自天竺取回大量佛舍利,八尊佛像,佛經凡657部。歸來後,玄奘法師先後在弘福寺、慈恩寺、玉華寺等地翻譯佛經74部,達1335卷。大慈恩寺落成後,玄奘成為主持,為求安放舍利,防止經卷散失、火災等,“恐人代不常,經本散失,兼防火難”,玄奘準備在慈恩寺建造一座古塔。因玄奘立意建造的佛塔工程浩大,唐高宗詔令朝廷進行建造佛塔事宜。《大慈恩寺志》對這段過往進行詳細的交待,“初,建塔奠基之日,玄奘法師曾自述誠願,……願千佛同觀,氛氳聖蹟,與二儀齊固。”大雁塔由是建成。

    玄奘法師主持修造的大雁塔,沒有按照當時中國的佛塔形式建造,而是依照印度窣堵婆形制進行修砌。大雁塔不能攀登,第一層,都儲存相當數量的佛舍利和經書,使用材料為磚面土心,管中窺豹,玄奘恢復佛塔地位之心可見一斑。

    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載,摩伽陀國因陀羅勢羅數河山裡有雁塔,有大雁前赴後繼地開悟——大雁塔之名大概來源於此。將此塔命名為“大雁塔”,也體現了玄奘追索印度佛教正宗的願望。不過,玄奘所求終於還是倒了下來,此後,佛塔崇拜一去不返,而昔日修造的大雁塔,由於建材為磚面土心,經五十餘年風吹雨淋,亦逐漸毀壞。

    長安年間(公元701年-公元704年),大雁塔在原址上重建,以青磚為建材,並將五層改為七層,恢復了樓閣塔的形制,高達六十四米。重建的大雁塔,雄渾厚重,又有深厚的佛學文化涵養,較前人所建更合符遊客之心,後來竟逐漸被開發出了“雁塔題名”的俗世遊覽“專案”,這又為它積累了深厚的文人、士大夫的文學底蘊。

    重建起來的大雁塔,在穩固效能上,遠較磚面土心的“玄奘造”要強,自唐到明,“大慈恩寺奄然於世,度過了‘住劫’中最艱難、最寂寞的時光”,雖大慈恩寺屢次遭遇兵禍損毀,但大雁塔卻屹立不倒。

    以青磚為建材的大雁塔,雖然不懼人禍,卻是抗不住天災,至明代西安大地震時,不但塔身被震裂,就連塔頂也掉了下來。明朝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604年),明人對大雁塔進行了“維護”,在外表上加了層兩尺厚的“塔殼”,此後,雖風流人物過盡,而獨大雁塔屹立不倒。大慈恩寺又經數次損毀,到新中國成立後,多次對該寺廟進行整修,到如今,已經形成規模浩大的大雁塔曲江風景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位差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