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個笑點很低

    所謂的格局,不是對別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而是當我們作為當事人,作為主角時,我們怎麼做,我們的格局,就是在一個個決定,一個個行為中塑造出來的!

      格局,是相對於此時此刻的常規表現,是有特定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如果我們能打破了它,擁有超越常規的表現,我們就能稱之為有格局,至於格局大小,不在事情大小,而在於我們超越常規的認知高度,信心程度,以及執行力度!

      如何培養大格局?這個問題較大,與其說尋找方法,不如說這是一場人生的修煉,我認為,我們至少可以把握三點:

      一 遠離沒有格局的人。之所以沒有說尋找有格局的人做朋友,是因為這樣的人較為稀少,且即使是有,也不一定能成為朋友,但儘管如此,我們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大約取決於你的五個親密朋友的平均,我們也許很難找到有格局的人,但可以輕鬆辨別出沒有格局的人,遠離沒有格局的人,是我們培養格局的第一步。

      二 跳出去。跳出時空情境的限制,以一個更加理性的旁觀者身份去解讀,作為理性人,我們通常能做出有格局的選擇。

      如何跳出去?關鍵是心理距離,在心裡模擬,如果是你一個朋友面臨你的情況,你會如何勸說他?這種心理替換思維非常有用,但剛開始需要借住紙筆,僅僅是心底模擬,通常無法真正以第三者代入情境。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我非常喜歡,參透這兩句話,人生最起碼要少一半的煩惱!

      三 認知的力量。我們思想的高度,行為的力度,取決於我們的認知程度,我們是否真的看清楚了,是否真的堅信!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一個醫生面對不瞭解的病症時,會非常彷徨,不敢輕易下定論,而一旦是他熟悉的病症,不管病人如何質疑,甚至是掙扎反抗,都會堅定執行,比如網癮戒除,毒癮戒除,除了個別的心理變態,其他醫生真的堅信這種療法是有效的,這就是認知的力量!

      如果想做一個有格局的人,我們需要遠離低格局的人和事,也需要“心理距離”這樣的輔助技巧,但它們都屬於外部的調節手段,有用,也很有必要,但更關鍵的是培養我們認知的高度和深度,格局,從本質上來講,是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心智模式,也就是認知!

      談到格局,很自然地就想到“時間的深度”和“空間的廣度”,如果任何一件事情,我們都能做到在時、空這樣的維度中去思考,必然是一個有格局的人,那麼如何培養這兩種認知?

      第一個問題,如何培養“時間認知”?

      1、堅持拓展時間深度

      我們做的每一次權衡,每一個決定,都是有意義的,可抽象為一個簡單的公式:S=I*(1+f(t)),S代表意義、價值,I代表事情現在的價值,t就是時間深度,f(t)是變化因子,直接決定這件事情對我們的意義。

      我們能看多遠呢?這直接取決於我們的長期目標(價值可能更貼切),在長期目標的時間跨度內,長期目標就是我們的判斷標準,與目標相吻合的事情,價值得到加強,與目標無關的,甚至是相反的,價值就會被削弱。

      正是長期目標的時間縱深,修改了事情的意義,但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沒有明確的長期目標,時間縱深基本為零,多根據事情的現實意義進行取捨,為一時的得失掙扎彷徨,無所謂格局,當然這裡並非貶義詞,對於一些人,有1年、3年、5年甚至一生的長遠目標,通常而言,時間跨度越長,事情的意義變化越大,一件普通人在意的事情,在他們眼裡,可能毫無價值,表現出來的就是格局。

      2、掌握幾個輔助思考的時間模型

      我有一個非常喜歡的思維模型。首爾大學教授金蘭都提出“24小時”理論,他將人生等價於24小時,假如你能活到80歲,那麼1年相當於0.3小時,30歲僅僅才上午9點鐘,一天剛剛開始而已。

      我們自以為的失敗、頹廢乃至絕望,人生的時鐘可能只輕輕撥動了一下,只要我們願意,就會有無數鹹魚翻身的機會,持有這種時間觀,我們的生活將會更加從容,有高度,而我們的坦然的表現,也能稱之為大格局。

      第二個問題,如何培養“空間認知”?

      要想有空間的廣度,首先是要有足夠多的閱歷,足夠多的經驗,坐井觀天的人,見識少的可憐的人,肯定是很難形成大格局的,但僅僅是多看,多經歷,還遠遠不夠,我們不僅要儘可能的看到全貌,更要看到系統,看到不同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絡,用系統的眼光看事情。

      比如,面對一個有挑戰的學習任務,有些人迫於壓力,不斷延長時間,確實,某一天學習時間越長,學到的東西越多,但這屬於典型的線性思考,是反應式思考,因為今天用力過猛,明天就很難再維持高效學習。

      在一個真正會學習的人眼裡,學習是一個多因素交織的系統,如果在頭腦中有這樣一個系統,我們就能一目瞭然地抓住重點,對於潛心好學的人來講,精力才是制約高效學習的短板,要想提升學習效果,關鍵要學會對精力的管理,尤其是對精力恢復的刻意管理,所以,很多學霸,很多優秀的人,即使學習很緊張,也會輕鬆睡大覺,也會抽出時間鍛鍊身體,也會放下手頭工作跟別人閒聊幾句,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方式都有助於恢復精力,都是在學習。

      如果能培養系統化思維,我們不僅能看得多,更能看到事物之間的動態聯絡,持有這種認知,必然是一個有格局的人,培養系統化思維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這裡僅闡述這麼多,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分享,有興趣可以看看《第五項修煉》這本書,對系統觀的培養極有好處。

      以上。最近越來越感覺到格局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學習者,最怕的不是付出努力,而是格局太小,不知如何正確的努力,大格局才有大努力,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人都推崇重型戰鬥機,認為重型戰鬥機有優勢。為什麼沒有三發動機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