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施肥是為了補充水中的營養鹽類及有機物質,增加腐屑食物鏈和牧食鏈的數量,作為濾食性魚類、雜食性魚類以及草食性魚類的餌料。池塘施肥有以下兩種型別:
(1)施基肥
瘦水池塘或新開挖的池塘,池底缺少或沒有淤泥,水中有機物質含量低,水質清瘦。為了改善底質,使之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並不斷地向池水中釋放,以提高池水的生產力,因此必須施放基肥。基肥應在冬季乾池清理後即可進行,使池塘注水養魚後,能及時繁殖天然餌料。基肥通常都採用有機肥料。具體可將有機肥料施於池底或積水區的邊緣,經日光暴曬數天,適當分解礦化後,翻動肥料,再曝曬數日,即可注水。基肥的施肥數量往往較大,一次施足。具體數量視池塘的肥瘦、肥料的種類、濃度等而定,通常每畝施數百公斤在池塘加水後施基肥,其主要作用是肥水而非肥底泥。可將有機肥料分為若干小堆放置魚沿岸淺水區,隔數天翻動一次,使營養物質逐漸分解擴散。肥水池塘和養魚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較多,一般施基肥數量少甚至不施。
(2)施追肥
為了陸續補充水中營養物質的消耗,使餌料生物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在魚類生長期間,需要追加肥料。施追肥應掌握及時、均勻和量少次多的原則。施肥量不宜過多,以防止水質突變。在魚類主要生長季節,由於大量投餌,魚類攝食量大,糞便、殘餌多,池水有機物含量高,因此水中的有機氮肥高,此時不必施用耗氧量高的有機肥料,而應追加無機磷肥,以保持池水“肥、活、爽”。
我們該怎麼施肥呢?
(1)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抓兩頭,帶中間”的施肥原則 。有機肥料除了直接作為腐屑食物鏈供魚類攝食外,還能培養大量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作為魚類的餌料,而且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也往往在含有大量溶解有機物的水中生長繁殖。因此有機肥料中培育優良水質的基礎。但有機肥料耗氧量大,在高溫季節容易惡習化水質。所以在精養魚池中,有機肥料以施基肥為主;作為追肥,也僅僅在水溫較低的早春和晚秋應用。這就是養殖戶所說的以有機肥料為主,要“抓兩頭”的含義。
(2)有機肥料必須發酵腐熟。 有機肥料腐熟後,除了能殺滅部分致病菌,有利於衛生和防病外,還可以使大部分有機物透過發酵分解成大量的中間產物,它們的耗氧以氧債形式存在。施追肥時,只要在晴天中午用全池潑灑的方法施肥,根據有機肥料中的中間產物在複分解時具有爆發性耗氧的特點,此時就可以充分利用池水上層的超飽和氧氣,及時償還氧債。這樣既可以加速有機肥料氧化分解,又降低了有機物在夜間的耗氧量,夜間就不易因耗氧因子過多而影響魚類生長。
(3)追肥要量少次多,勤施少施。 在春秋季節,如採用有機肥料追肥,應選擇晴天,在良好的溶氧條件下,採用全池潑灑的方法,勤施少施,以避免池水耗氧量突然增加。
(4)巧施磷肥,以磷促氮 磷肥應先溶於水,待溶解後,在晴天中午全池均勻潑灑。潑灑濃度為魚特靈(含有效磷20%以上)5mg/L或過磷酸鈣10mg/L通常在5月~9月隔半個月潑灑一次(主要視水質而定)。潑灑後的當天不能攪動池水(包括拉網、加水、中午開動增氧機等),以延長水溶性磷肥在水中的懸浮時間,降低塘泥對磷的吸附和固定。通常施用磷肥三到五天後,池中浮游植物將產生高峰,生物量明顯增加,氨氮下降,此時應根據水質管理的要求,適當加註新水,防止水色過濃。上述池塘為精養魚池,池水含有大量有效氮。如果是粗養魚池或瘦水魚塘,池水有效氮和有效磷都很低,則無機氮肥和無機磷肥應同時施用。一般無機氮肥和磷肥的比例為1:1。
池塘施肥是為了補充水中的營養鹽類及有機物質,增加腐屑食物鏈和牧食鏈的數量,作為濾食性魚類、雜食性魚類以及草食性魚類的餌料。池塘施肥有以下兩種型別:
(1)施基肥
瘦水池塘或新開挖的池塘,池底缺少或沒有淤泥,水中有機物質含量低,水質清瘦。為了改善底質,使之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並不斷地向池水中釋放,以提高池水的生產力,因此必須施放基肥。基肥應在冬季乾池清理後即可進行,使池塘注水養魚後,能及時繁殖天然餌料。基肥通常都採用有機肥料。具體可將有機肥料施於池底或積水區的邊緣,經日光暴曬數天,適當分解礦化後,翻動肥料,再曝曬數日,即可注水。基肥的施肥數量往往較大,一次施足。具體數量視池塘的肥瘦、肥料的種類、濃度等而定,通常每畝施數百公斤在池塘加水後施基肥,其主要作用是肥水而非肥底泥。可將有機肥料分為若干小堆放置魚沿岸淺水區,隔數天翻動一次,使營養物質逐漸分解擴散。肥水池塘和養魚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較多,一般施基肥數量少甚至不施。
(2)施追肥
為了陸續補充水中營養物質的消耗,使餌料生物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在魚類生長期間,需要追加肥料。施追肥應掌握及時、均勻和量少次多的原則。施肥量不宜過多,以防止水質突變。在魚類主要生長季節,由於大量投餌,魚類攝食量大,糞便、殘餌多,池水有機物含量高,因此水中的有機氮肥高,此時不必施用耗氧量高的有機肥料,而應追加無機磷肥,以保持池水“肥、活、爽”。
我們該怎麼施肥呢?
(1)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抓兩頭,帶中間”的施肥原則 。有機肥料除了直接作為腐屑食物鏈供魚類攝食外,還能培養大量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作為魚類的餌料,而且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也往往在含有大量溶解有機物的水中生長繁殖。因此有機肥料中培育優良水質的基礎。但有機肥料耗氧量大,在高溫季節容易惡習化水質。所以在精養魚池中,有機肥料以施基肥為主;作為追肥,也僅僅在水溫較低的早春和晚秋應用。這就是養殖戶所說的以有機肥料為主,要“抓兩頭”的含義。
(2)有機肥料必須發酵腐熟。 有機肥料腐熟後,除了能殺滅部分致病菌,有利於衛生和防病外,還可以使大部分有機物透過發酵分解成大量的中間產物,它們的耗氧以氧債形式存在。施追肥時,只要在晴天中午用全池潑灑的方法施肥,根據有機肥料中的中間產物在複分解時具有爆發性耗氧的特點,此時就可以充分利用池水上層的超飽和氧氣,及時償還氧債。這樣既可以加速有機肥料氧化分解,又降低了有機物在夜間的耗氧量,夜間就不易因耗氧因子過多而影響魚類生長。
(3)追肥要量少次多,勤施少施。 在春秋季節,如採用有機肥料追肥,應選擇晴天,在良好的溶氧條件下,採用全池潑灑的方法,勤施少施,以避免池水耗氧量突然增加。
(4)巧施磷肥,以磷促氮 磷肥應先溶於水,待溶解後,在晴天中午全池均勻潑灑。潑灑濃度為魚特靈(含有效磷20%以上)5mg/L或過磷酸鈣10mg/L通常在5月~9月隔半個月潑灑一次(主要視水質而定)。潑灑後的當天不能攪動池水(包括拉網、加水、中午開動增氧機等),以延長水溶性磷肥在水中的懸浮時間,降低塘泥對磷的吸附和固定。通常施用磷肥三到五天後,池中浮游植物將產生高峰,生物量明顯增加,氨氮下降,此時應根據水質管理的要求,適當加註新水,防止水色過濃。上述池塘為精養魚池,池水含有大量有效氮。如果是粗養魚池或瘦水魚塘,池水有效氮和有效磷都很低,則無機氮肥和無機磷肥應同時施用。一般無機氮肥和磷肥的比例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