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718106149261
-
2 # 星其裡
身體健康,老伴仍在,兒孫滿堂,經濟寬裕。這是我能想到老年人的幸福。
再一看,想到的老年人的幸福和物質和名利關係不大。到了晚年,一切返璞歸真,健康、家庭變得尤為重要了。人世沉浮至今,看多少起起落落,再不是少年時為賦新詞強說愁,終於能坦然道下天涼好個秋。
以前常聽老人說,年輕人不要享福太早,免得到晚年無福可享。現在覺得有些道理。現在人講究活在當下,是一種比較好的生活態度,卻有人故意曲解了,以此為放縱的藉口。拖垮身體,不在乎家庭,不提升自己事業,那麼到了晚年,只能看著別人享受天倫之樂吧。
-
3 # 史向峰9
老年人的幸福是什麼?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等等,但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兒孫繞膝,兒女能行孝。因為養兒育女防備老,再健康的身體,終久會走到盡頭,這個時侯最能讓老人有幸福感的就是一個孝字。
孝是個會意字,老字頭,下邊一個子字,有兩層含義:一是老、子一體,關係親密;二是老在上,子在下,兒子要敬重老子,服從老子,為老子盡孝。中華民族的孝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從三皇五帝至今,除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時期,四人幫奪權亂政,反對批判孝道之外,歷朝歷代都強調孝道。歷史上有二十四孝,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舜。在《中庸》大孝章中有這樣的敘述: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這裡的敘述不是空穴來風,是有根據的。舜的父親是一個瞎子,生母去世後,他又娶了一個妻子,並生了一個兒子。父親喜歡後妻的兒子,討厭舜,總想殺死舜。有一次舜爬到糧倉頂上塗泥巴,父親就在下面放火想燒死舜,但舜預先有防備,就藉助兩個斗笠,象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走了。後來父親讓舜去挖井,父親和弟弟一起往井裡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從事先挖好的暗道逃走了。父親後孃同父異母弟弟經常想方設法去害舜,但舜不計前嫌,還象以前一樣侍奉父親,友愛弟弟。後來他的美名遠揚,堯帝知道後,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並讓位於他,天下人都歸服於舜,傳說他很長壽。舜大孝不但受到人們的尊重,而且得到鳥獸的贊助。他在歷山務農時,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善有善報,孝是大善,報應特別明顯。東漢時期,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家貧。老母經常縮食給三歲的孫子吃。郭巨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這樣下去母親豈不要受大虧,影響健康和壽命嗎?於是和妻子商量,要活埋兒子。在挖坑的時侯卻挖出大量金子,轉憂為喜。有人說這是迷信,但現代科學有量子糾纏理論,做善事得到好報也有了科學依據。天人感應,人神感應,人人感應,看不見,摸不著,也是有可能的。百善孝為先,舉頭三尺有神靈,不孝怎不遭報應?孝經中講,孝悌之志,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人不孝將眾叛親離,朋友也沒的交。我有一個熟人,兄弟姐妹七人,他是老大,但對於老母,活不養,死不葬。為此事還鬧上法庭,其他兄弟姐妹六人,都和他對著幹。他兒子結婚,還厚著臉皮把喜聯貼到其他兄弟門上,但人家都不理他,不給他捧場。親戚鄰居當面不說,背後設少戳他的脊樑骨。這種人誰還和他打交道?他的兒孫將來會孝順他嗎?二O一六年春,我因眼疾在縣醫院住院,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也因眼疾住同病房。他的兒、媳、閨女、孫子們都爭著護理他。特別是他的大兒子王文惠,是正科級幹部,將近六十的人了,揹著老母樓上樓下,接屎送尿,真是感人。全病房的人都誇他這真是孝子。我和文惠本來不認識,自那時起一直有電話聯絡,現在還用微信經常交流思想,很是合得來,真是好朋友。象他這樣的人,誰不願意和他多交往呢。《第子規》開篇就講: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有餘力,則學文。灌輸的就是孔子在《論語》中孝的思想。孔子孝的思想,從春秋戰國開始,對中國影響很大,特別是到了漢代,影響更大。漢文帝是二十四孝之一。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選拔官吏開始薦舉孝廉,從孝子中選拔人才。以後歷朝歷代選拔人才,都非常重視孝的德行。父母死了,要守制。再大的官也要守孝三年才能復位。為什麼要這麼重視孝道?《論語》開篇第二章就講: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經》中指出: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齊家。由此可知,孝非常重要。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孝呢?
首先孝要發於內心。孝不是演戲演給別人看的,孝是誠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烏鴉還能返哺,何況人乎?人不孝不如禽獸。
其次是在不傷害父母的情況下,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一個人抽菸酗酒無度,賭場情場常忙乎,身心疲憊不自重,不及孝親已先無。讓白髮人哭黑髮人,這是最大的不孝。因為老年喪子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假若說一個人因不自愛,放蕩不羈,造成缺胳膊少腿,自己不能自理,反倒連累父母,那也是大不孝。所以要科學養生,儘量保持一個好身體,莫讓父母擔驚受怕,孝心自然也就有了。
第三,要盡贍養老人義務,使老人住的舒心,穿的合心,吃得順心,養得開心。
第四,不但要保障老人生活所需,還要儘量滿足他們心理所需。要每時每刻觀察老人的心態變化,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不得已而為之的時侯,要善意地撒個謊,讓他們眉開眼笑,歡度晚年。
第五,要學習黃香扇枕溫席的榜樣,事奉老人要親力親為,要周到具體,莫動不動就靠保姆,或者把老人送到養老院,那是會寒老人心的。
第六要夫妻和睦,兄弟姐妹相處好。家和萬事興,老人自然高興。
第七要遵紀守法,不幹傷天害理的事。兒行千里母擔憂,莫讓父母急白了頭。現在有這種現象,父母老了,甚至病故了,做兒女的卻被限制了自由,對父母活不能護理,死不能送葬,你就是過去官做得再大,錢掙得再多,也是大不孝,也是人生的大遺憾。
第八要多行善事,積德積福,上可以惠及父母,下可以福廕子孫。行善事務正業,終有好報,父母自然心安。
總之老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兒孫能在眼前行孝。用一首小詩結束今天的問答:
上下五千年
中華孝領先
興家安世寶
萬代子孫傳。
-
4 # 靠山4
老年人的幸福是什麼?
老年人的幸福,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有個陪伴自己的老伴、有一個安樂窩、有足夠自己生、老、病、死的足夠的養老錢。
老有所愛、老有所樂、老有所養、兒女孝順,兒女們互相團結如一人,全家人身體健康,牢裡無親人,家裡無病人,無災人禍發生,平平安安過日子,兒女對老人孝順,經常回家看看老人,關心老人的生活起居,老年自己生活起居,都有規律,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態等等。
這就是老年人最大,而且是最最重要的幸福所在。
回覆列表
人老了,很多事情不能親力親為了,怕自己不能被需要了,有失落感;有些老人總是感到不了解孩子的生活了......作為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常常報告自己的近況(報喜別報憂),常常需要他們解惑,其實自己已經有答案,讓他們感知自己在被需要,依然是孩子的主心骨。常常帶著老婆孩子回家看看,老人不點念你還惦念孫子孫女呢。常常送一些禮物,讓老人在小區裡可以炫耀,滿足他們的小小的虛榮心,把他們當孩子哄,別怕他們的嘮叨。家有老人是塊寶啊,不要自娛樣兒親不在。 兒女承歡膝下,日子過得開心平實,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