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毒刺劍客

    艾森豪威爾的“伯樂”是馬歇爾將軍,在二戰時擔任陸軍參謀長,有美國陸軍高階軍官的人事提名權。由於羅斯福總統非常信任馬歇爾,因此馬歇爾提名晉升的軍官基本沒什麼懸念。

    馬歇爾最大的特點就是“知人善任”。他隨身有一個筆記本,記錄著他耳聞目睹的一些有才華、有培養前途的軍官的名字和表現,並且有他的評語。比如,他對巴頓的評語是這樣的。

    第一個評語:“此人能帶領部隊赴湯蹈火”。

    第二個評語:“要用一根繩子緊緊地套住他的脖子”。

    第三個評語:“一有裝甲部隊,立即交給他指揮。”

    馬歇爾對巴頓的評語可謂入木三分,事實上巴頓將軍確實非常擅長指揮裝甲集團軍作戰,而且以勇敢著稱。但是馬歇爾選將有自己的標準:

    第一堅決不用跑官、要官的人。

    第二、不用文過飾非,邀功推過的人。

    第三,不用事必躬親的人。

    第四,慎用性格粗暴的人。

    第五,不用悲觀主義者。

    第六,不用不團結的人。

    可見馬歇爾將軍選人用人的條件近乎苛刻,所以選出來的人肯定不會差。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爾在第3集團軍當參謀長,軍銜是上校。當時正搞一次大規模演習,演習最突出的特點是後勤協調得好,後勤保障及時、有力。這個問題在當時美軍中是一個大大的難題。這次演習計劃都是艾森豪威爾弄的,馬歇爾看了後認為後勤保障牽涉面極廣,能協調好得益於事先計劃得周密。於是這個評價就上了馬歇爾的筆記本。1941年12月10日,馬歇爾問艾森豪威爾:“我們在遠東太平洋行動方針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是一種考察,艾森豪威爾冷靜地說:“將軍,讓我考慮幾個小時再回答你這個問題,可以嗎?”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上下多數人都認為應該把太平洋作為主戰場,但羅斯福和馬歇爾從大戰略考慮,必須要“先歐後亞”,1942年4月7日,馬歇爾和英華人達成聯合作戰議案。回國後在沒有向任何人透露協議內容的情況下讓艾森豪威爾飛往英國做一次實地考察。艾森豪威爾領命飛赴倫敦,10天后向馬歇爾提交了《給歐洲戰區指揮將領的命令》,在報告中艾森豪威爾詳細地提出了美軍在歐洲作戰,各軍兵種統一指揮問題。 艾森豪威爾在絲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提出“先歐後亞”的想法,所以馬歇爾認定艾森豪威爾不是一個參謀,而是一個卓越的統帥。馬歇爾在給羅斯福的提名報告裡講到:“艾森豪威爾不僅具有軍事方面的學識和組織方面的才能,而且還善於使別人接受他的觀點,善於調解不同意見,使人感到心情舒暢,並真心地信賴他。而這些品德和長處,又恰恰是我們駐歐洲部隊統帥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就這樣,艾森豪威爾超越了366名美國高階將領,成為美國曆史上繼潘興上將之後第二位遠征歐洲的統帥。

    出任歐洲盟軍總司令後,艾森豪威爾組織實施了北非戰役等一系列戰役,1944年艾森豪威爾手握468萬軍隊,13000多架戰鬥機,實施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作戰——諾曼底登陸。而且率軍一路東進,徹底鎖死了德軍向西突擊開闢新戰場的企圖。

    因此艾森豪威爾也成為和朱可夫,蒙哥馬利等二戰名將齊名的一顆將星,為二戰歐洲戰場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至於題主講到如何協調各方關係,這恰好是艾森豪威爾的優勢,其實艾森豪威爾只需要耐下性子做好丘吉爾的思想工作,因為只有丘吉爾為了能增加英國瓜分戰後利益的砝碼,不斷要求開展各種由英軍主導的軍事行動,而此時美國國力已經碾壓英國,所以丘吉爾其實沒什麼脾氣。以艾森豪威爾的協調能力,有白宮做後盾的情況下,協調這點事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的畢業合影照應該怎樣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