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怎麼形成的?
14
回覆列表
  • 1 # 檀生推書

    古典舞《麗人行》淡妝素裹婀娜多姿,雲髻峨峨,修眉聯娟,羅襪生塵。似蓬萊仙子,洛河宓神,美不勝收。參照唐文化,改良成極具美學的古典舞蹈。表現出盛唐女子體態之美和服飾之盛,令人彷彿身臨當年富麗堂皇,盛極一時的唐朝。

  • 2 # 長空說

    獨舞《麗人行》是舞蹈家沈培藝根據餘碧燕的《奴怨》改編而成的表現中國古代宮廷女性內心世界的作品。由沈培藝本人表演,樊躍擔任舞美設計。作品首演於1993年在北京舉辦的“沈培藝舞蹈晚會”。

    《麗人行》的音樂,選自唐代琴歌《陽關三迭》。原曲是以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為主要歌詞,並引申詩意,增添詞句,將王維原詩歌曲《陽關三迭》發展成為曲調大致相同、詞義逐層遞進的三個段落:從第一段訴說背井離鄉的行役之苦和交代自勉自珍,到第二段渲染“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眼望參商的依依難捨之情,再到第三段不忍別離的繾綣相思和“褐石瀟湘無限路”的無望期待,以這種情感的遞進,將離情別緒、難捨難分之情推向高潮。《陽關三迭》可以說是抒發離情別緒的佳品,自問世之始,就倍受文人墨客的推崇,如白居易的“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對酒五首之四》);“最憶《陽關》唱,珍珠一串歌。”(《晚春將攜酒尋沈四著作》)。劉禹錫的“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與歌者》);李商隱的“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裡唱《陽關》”(《贈歌伎》)等等。

    《陽關三迭》以中國傳統音樂中特有的結構手法,在統一的音樂輪廓的基礎上,以“‘區域性性的’帶有‘即興性的’變奏、展衍和發揮”①的手法反覆唱、奏三次,因此被稱之為“三疊”。

    在當代國內外舞蹈創作領域,將原本獨立的音樂作品作為舞蹈音樂而進行舞蹈創作者大有人在。這其中,有的是完全遵照音樂的原賦予進行舞蹈形象的設計;有的則利用音樂的多義性和自律性特點,以音樂與舞蹈情緒不衝突為前提,將音樂的原賦予進行解構,並按照舞蹈編導的意圖重構於舞蹈之中。《麗人行》便屬於後者。在此,編導者在保留了原音樂離情別緒、深沉憂鬱情調的基礎上,改原音樂對特定友人的勸酒送別之情為“深宮怨婦”無盡的怨恨與情愛;拋棄了原琴歌中對別離時節的景緻描寫,而添加了對女主人公深埋於心的情感的刻畫。這些做法可以說是編導者在音樂的多義性的框架內與舞蹈形象結合,而實現的樂舞神、形的重構。

    舞蹈以二段體為基本結構,以變化重複的形式構成三個部分(三疊),基本結構圖示如下:

    舞蹈與音樂同步構成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的音樂均由兩個對比性樂段組成(主歌和副歌),前段(主歌)是由較為規整的四個樂句組成的樂段,樂句之間是派生關係。後段(副歌)則是由兩個對比性樂句組成的非規整樂段。第一樂句具有連線性質,它與第一段形成較強的對比。第二樂句則是以第一段開始的主題音樂材料為核心而展開的樂句,它在某種程度上講具有再現的因素:

    圖一:王震亞改編:《陽關三迭》“第一疊”譜例

    值得注意的是:三疊中,每一疊內部兩個段落之間的連線和疊部之間的連線均有不同的處理:

    圖二:“連線段、句對比”:

    第二段的第一句在第三疊中進行了很大的發展和擴充,致使第三疊具有了三段體的意義。這種變化重複,展開的方式使得三個部分的思想容量、情感內涵隨著篇幅的不斷擴充套件而逐步擴大和深化。

    第一疊的A段(主歌)音樂為B商調式②,“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在管子吹奏的旋律下方,古箏以輕柔的彈撥為旋律伴奏,營造出空寂的聲響效果。位於舞臺平面空間的第一與第九區域的交界處③,在巨大的、從舞臺上空垂落下來的髮辮下,舞者含胸低頭,雙腿席地而跪。懸於空中的巨大發辮和跪坐髮辮下的弱小身軀形成對比,使舞臺在高低之間形成空曠之感。這一造型與音遙相呼應,一下就將人物的性格、命運以及所處的環境定格為孑然一身、獨守空房、孤獨寂寞、美麗動人的古代柔弱女子。伴隨著古箏和管子惆悵、悲涼的音調,女子緩慢地將頭抬起,但隨著一個微弱的呼吸,上肢又緩緩地轉身低沉下去。該段舞蹈就是在以上肢的“提”、“沉”、“衝”、“靠”④為元素的、穩而雅、輕而淡的動作中完成。B段音樂為# F羽調式。音樂一開始就出現了一個八度大跳,情緒隨之變得激動不安。從該段開始,隨著音樂情緒的上升,舞蹈的動作在“含”、“仰”⑤的元素之間將幅度逐漸加大,動作曲線漸趨流暢。舞者也從舞臺的第一立體空間⑥“移”⑦到第二立體空間。

    第一疊和第二疊之間是一個以A段第一樂句的再現為材料的連線句。經過該句的過渡,樂曲的調式十分自然地轉入一疊的下屬E商調式。此時,舞者經過一個輕盈的踮步和深深的低探“呼吸”動作,以企盼情緒的“仰”頭立身碎步的舞姿環繞“髮辮”半周,進入第二疊部。

    第二疊的音樂是在E商和B羽調式上展開,前段(主歌)為E商,後段(副歌)為B羽。前段管子與古箏兩件樂器以相錯兩拍的卡農式復調重新演繹著琴歌的主部旋律。舞蹈和音樂同步,由四個在第一到第三立體空間執行的、飄忽不定的“提”、“沉”“含”、“仰”身韻姿態動作組成,這種飄忽不定的身姿似乎是在管子和古箏的復調之間徘徊,它將古代宮廷女子的溫蘊賢良和萬般柔情盡顯其中。後段舞蹈的情緒與音樂相配變得激動、不安,相比第一疊,該處增添幾分無奈。

    第二疊和第三疊之間,添加了一個饒有意味的連線段落。此時,音樂戛然而止,造成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在寂靜中,女子身向第五方位,靜靜地將一把紅傘開啟,並緩慢地滾動於身後,使之成為舞者與觀者的視覺屏障,增添了幾分神秘感。隨著紅傘的開啟,舞臺燈光由藍轉紅,使人感受到劇中人物環境的一絲暖意。在一個極為細膩的、分解性的轉身動作之後,舞蹈進入了第三疊。該無聲段落的設計十分巧妙地將女子空寂的生存環境、寂寞的內心世界和沉靜的外表同時以聽覺和視覺形象展示出來。

  • 3 # 喔巴會唱小星星嗎

    這支舞蹈是舞劇《杜甫》的一個片段,從去年開始我看了很多遍,也向很多親戚朋友推薦。這支舞蹈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華麗,慵懶,是對杜甫同名唐詩《麗人行》中貴族婦女的一種具象的體現,讓今人體驗了一把唐朝的審美,在看麗人行之前,我一直覺得唐妝過於豔麗,但看了之後確實有一種被勾魂奪魄的感覺,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作品,在此額外推薦孔子舞劇《采薇》《玉人舞》;《洛水佼人》;舞劇越氏孤兒《盛世》。

  • 4 # 我為舞痴

    “回眸一笑百媚生”,不得不說《麗人行》的確很撩人,嬌而不妖的舞姿,一剛一柔,每一個動作都有著女人柔情似水卻又堅強剛毅的性格。整個舞蹈的編排很緊湊,讓人的情緒跟著節奏起起伏伏,但是,《麗人行》又不是完全的古典舞,借用古典舞的典型舞姿,加以創新的結果。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再看一遍,依然美得驚心動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變形計小說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