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油茶的日常

    光學質量略有提高,畫質的損失小些,也可能在對焦上會高效一些。如果對畫質要求較高考慮三代,可真要畫質好就最好別考慮增倍鏡,細節損失太大。

  • 2 # 丌表妹

    製造工藝不一樣。三代使用了佳能最新的SWC亞波長結構鍍膜和ASC空氣球形鍍膜(二代是普通鍍膜),抗眩光和抗色散能力更強;三代採用了9片圓形光圈葉片(二代是7片),光圈精度明顯提高;光學素質不一樣。更具國際權威的第三方感測器和鏡頭評測機構法國DXO Mark實驗的評測,三代的解析度(Sharpness值)是24 P-Mpix(二代是18 P-Mpix,機身同為佳能5DSR,以下同),通光量為(Transmission值)為3.1 TStop(二代是3.4 TStop),畸變數(Distortion值)為0.4 %(二代為0.6 %),失光量(Vignettin值)為-1.7 EV(二代為-1.5 EV),色散量(Chr. aberration值)為12 µm(二代為13 µm)。可見,除了暗角(失光量)表現三代稍差外,其餘的光學效能均強於二代

  • 3 # 旺靈龍攝影

    EF600mm f/4L IS USM鏡頭結構13組17片,光圈葉片數8片,最近對焦距離5.5m,最大放大倍率0.12,最大直徑×長度:168 x 456毫米,重量5,360克。

    EF 600mm f/4L IS II USM鏡頭結構12組16片,光圈葉片數9片,最近對焦距離約4.5米,最大放大倍率0.15,最大直徑×長度:約Φ168×448毫米,重量約3920克。

    二代使用2片螢石鏡片,SWC亞波長結構鍍膜,防汙氟鍍膜。一代使用1片螢石鏡片。

    三代EF 600mm f/4L IS III USM由二代的約3920克減輕到約3050克,實現了約870克的減重。內部構造中減重最多的是光學系統,而在機械部分,也在之前沒有下過功夫的部分傾注了很大的技術研究力量,為輕量化的實現做了很大的貢獻。

    600mm鏡頭第三代在設計時也採用了與400mm同樣的光學系統。縮小鏡片的直徑可以獲得大幅減重的效果,但是第一片鏡片的直徑由光學系統整體的焦距以及光圈大小決定,縮小這片鏡片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著眼於對第二片鏡片以後的鏡片進行減重,儘量加大第一片與第二片鏡片的間距,縮小第二片以後鏡片的直徑。

    同時我們推翻了之前的鏡頭結構,並採用了以前所未曾採用過的玻璃材質,在保持第二代鏡頭高成畫素質的基礎上,以輕量化為目標重新設計鏡頭構成。

    第一片鏡片便採用了新玻璃材質,其特徵是有著比一般的低色散鏡片更高的折射率,重量也更輕。將這種新材料用於第一片鏡片,實現了輕量化的同時,也達到了抑制球面像差及色像差的效果。

    佳能640鏡頭二代與三代畫質一代不一代效果很更好!

  • 4 # 從耗子胖成豬

    謝謝邀請,我自己是佳能EF300mm f/2.8 L IS II的使用者。對於佳能的“大炮鏡頭”,算是略知一二。但EF600mm f/4.0L這個級別的“重炮”,我是真的沒用過。所以本回答的意見僅供參考。(我個人的原則是有一說一,沒親自體驗過的產品也明說,儘量給看官一個比較客觀公正的內容。)

    佳能的EF600mm鏡頭,迄今已經發展了4代產品。

    簡單的分析:

    EF600mm f/4.0 L是典型的望遠結構鏡頭。其中碩大無朋的螢石鏡片造成了這枚鏡頭的造價高昂,而且機械強度相對受到一定的影響。

    而IS一代的版本除了加入IS防抖鏡組,在UD鏡片與螢石鏡片的組合方面,也修改了設計,物鏡組裡面最大的2枚鏡片均使用UD鏡片,而螢石鏡片則相對後置,使用較小的尺寸,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至於IS二代相對於IS一代,最重要的思路就是減重!

    佳能所有的長焦鏡頭裡面(300、400、500、600),二代產品均取消了UD鏡片,一律由兩枚大尺寸的螢石鏡片負責矯正色差。由於螢石鏡片的透光率高,而且矯正色散的效果比UD鏡片更好,密度也低,所以佳能的二代IS大炮色彩更好,重量也有效減輕。

    總的講,前三款產品在設計思路上是一脈相承的。就是在物鏡組使用螢石、UD鏡片儘量將色散矯正。實現軸向色散與橫向色散的良好控制!至於第四款產品,也就是IS第三代,它的情況比較特殊!

    首先從光學設計的角度上講,它是違反常理的!

    首鏡片與螢石鏡組的距離非常長,這意味著鏡頭的軸向色散將非常難矯正,而且如此長的間隔,如果是普通的光學玻璃,那麼光線在聚攏到螢石鏡片之前,橫向的色散也會嚴重降低解析度。

    事實上,採用這種結構的首款鏡頭是索尼的FE 400mm f/2.8 GM鏡頭。佳能的EF400mm f/2.8L III與EF600mm f/4.0 L III是跟隨在索尼FE428之後釋出的,光學結構都是大同小異。

    為什麼佳能與索尼都採用了這麼反常的設計呢?

    1、按照官方的說法,出現了一種全新的玻璃材料。這種材料在沒有配合UD、螢石鏡片的情況下,具有比較低的色散和比較高的折射率。2、採用如此激進的設計思路,核心的思考點都是為了減重。

    最後說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1、600mm這類定焦炮,你真的不用考慮什麼“畫質”的問題。因為鏡頭的焦距超長,能影響成像的像差也就是色散。而這些鏡頭均有螢石、UD加持,解決成像問題完全不在話下!

    2、最後的兩代產品,最重要的改進是減重,而不是提升畫質。(事實上,畫質也沒啥好提升的)

    3、最新版的鏡頭採用如此“反常”的設計,其核心技術源於首鏡片使用了“黑科技玻璃”。但按照玻璃材料的通性,高折射率,又是低色散的玻璃,通光方面通常會有短板。(例如HOYA的新玻璃,早期版本對紅色光的透過率不佳,而鑭系玻璃對藍紫光的透過率偏低,這些“黑科技玻璃”都會造成鏡頭偏色)但由於目前索尼、佳能對於新玻璃的情況沒有詳細說明,有沒有缺點,暫時只能是個人的瞎猜測。

    我個人傾向於EF600 IS 二代鏡頭的畫質(色彩)會比EF600 IS 三代更好。但三代大幅度的重量減輕,更有實用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桑蠶絲布料裁剪之前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