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書悟道

    青埂(情根)峰下的石頭,動了凡心,非要往紅塵中,僧和道沒有攔住它。

    華人講“情”和“愛”不一樣,“情”好比是宇宙的一種原動力,一切的發生就靠這個“情”字,它比那個“愛”字意義更廣。情一生根,麻煩了,“情根一點是無生債”,你看,一塊頑石闖了多大的禍事。

    01 石頭的神話故事在《紅樓夢》的開篇,作者引用了兩個神話故事 ,其中一個為女媧補天的故事。女媧補天時,在大荒山無稽崖煉成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頑石,然而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於是這塊石頭便被女媧棄在了青埂峰下。這塊石頭沒有被採用,甚是抱怨,愧嘆自己無材,沒有可用之處。

    一日,它忽然聽了一僧一道談論到了紅塵中的榮華富貴,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這是石頭落入紅塵的初衷。

    02 石頭的寫作意義作者開篇引入神話,是虛寫的一種手法,這對於後文寫實是一種鋪墊的作用。同時也給全書定了一個基調,虛實交錯,真假難辨,一來讀者在讀得時候也不覺得突兀,二來應了全本書的內容“真事隱”和“賈雨村言”,這對作者在小說的創作上提供了極大的支撐和自由,不受約束,用當下的話來說,就是架空歷史,作者也解釋了,說我這書啊,只不過是從別人手裡抄來的,沒有可考之處。

    沒有可考之處的《紅樓夢》,卻引起了諸多名人學士,普通百姓的興趣。達官貴人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平民布衣也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人生。後人對它的研究也經歷了百年,對於其中的人物場所,衍生出眾多猜測,這不是不說是曹雪芹的高明之處。

    03 石頭的象徵意義這塊石頭為了享受榮華富貴要到人間去,但一僧一道告訴他,“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石頭動了凡心,哪裡勸得住,於是化作一塊美玉入了紅塵,一番領略之後,隧又迴歸。

    石頭就好比一個人,從出生、長大、成家、立業、到老死結束。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倡人們在年輕時要積極求取功名,創業實現偉大抱負。石頭對榮華富貴名利的嚮往是儒家思想的基因,塵世中,禍福旦夕,總是無常,這時道家思想會給你安慰,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不要往心裡去。到老了,佛家提出了人生要超脫。所以,到凡間的那塊石頭最後出了家,當了和尚,了卻了塵緣,實現了超脫。

  • 2 # 一串七珠讀雜書

    《紅樓夢》中的青梗峰,非要落入紅塵,《紅樓夢》中的人間充滿了悲傷和痛苦,為什麼石頭也想到人間歷練歷練?因為人間有人情味。

    好多的神話故事中寫到,神仙的日子那麼悠閒悠哉,為什麼那麼多神仙男女非要下凡為人,經歷人間的悲歡離合和艱辛呢?因為人間有愛,這個愛是人與人之間特有的溫暖和情分,人世間的命運是不可預測的,正是未知中才具有吸引力。像神仙們掐指一算,每個人的未來都看得清清楚楚,活著就沒有意思了。

    石頭非要落入人間,還有其他的原因:

    女蝸練石補天,眾人俱去補天去了,只有自己未被使用。石頭的失落感,日夜悲號慚愧,覺得自己還是有價值的,這是懷才不遇的感慨。

    無意中遇到一僧一道,在一旁大談人間的榮華富貴,讓石頭動了凡心。作者的用心卻是這句話: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持。況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生悲,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景皆空”。

    作者寫書的宗旨和思想背景,我覺得這段話,最具有代表性。雖然人間瞬息變幻,命運無常,但不管怎麼樣,人能在人世間活一遭,都是很幸運的事,不經歷怎麼知道人間疾苦呢?何況人生在疾苦,也有值得“生死相許”的事,那就是——愛情!

    作者雖然主要的目的寫當時社會的官府,政治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寫社會百相和人相百態,其能讓作者感到用動力寫下去的,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以及薛寶釵、史湘雲之間的來往和美好生活的回憶。即便人生在哭,能在人間遇到相愛的人,也是值得的。

    “三生石畔遇到絳珠仙子一株”,正是作者對人間最難得可貴的愛情的立意。

    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蕙,我並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

    悽美動人,令人嚮往的最美好的愛情,不就是這樣的嗎?可惜人間很難遇到,只有在《紅樓夢》中,能圓這個美好的夢。

    電視連續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真正的愛情,是生生世世都會糾纏下去的,不無論是在天上做神仙,還是下凡做人,真正有情份的,就會遇到,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會走到一起。這是這個電視劇的宗旨,其實就是人類對愛情最美的願望。

    《詩經》中對愛情的描寫也很美,但最美的愛情,也難以看到天長地久的結果。無論是《詩經》中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兮“、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這麼多美好讓人動容的詩句,都是關於愛情的,可見愛情是人生永恆的話題。

    《紅樓夢》的作者寫情的目的,是作者的動力,不過是作者借寫情而寫“清朝“寫社會、官場、政治等人間真相的主要目的。

    為什麼作者並不是真的寫情呢?明明作者說的很明白,

    “”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不如作者一生目睹的幾個女子,事蹟原委,可以消愁破悶。

    其實呢,作者大旨談情,亦不過實錄其事,又非假擬妄成。

    這才是作者寫書的目的,就是想用文字,寫出作者遭遇的真實人生。在看似盛世的社會,其實內裡早已黑白顛倒,腐朽不堪。忠臣孝子得不到重視,還被打壓,奸臣當道,說明皇上昏庸。《紅樓夢》作者之所以不敢寫真名,就怕牽涉“文字越“揭露社會、政治上的腐敗、黑暗,統治階級不會放過他。

    總之,作者假借神話故事,混淆故事性的真實,讓讀者在半真半假中,讀出作者的心聲。作者假借石頭,讓自己一吐為快。所以,必須落入紅塵,不落入紅塵,怎麼寫出紅塵真相呢?

  • 3 # 謎石

    簡單回答一下吧,青梗峰之“青梗”,諧音便是“情根”,一切以情為根,因情造事,所以青梗峰上之石,不得不落入紅塵,遊戲於人間。這便是無因之因,無果之果,皆是天造地設,順情而生,順情而滅。此石也就是寶玉,他在紅塵中經歷之事,亦可謂真(甄),亦可謂假(賈),真真假假,生生滅滅,轉眼繁華似過眼雲煙,佳人皆玉殞香消,徒留一段心酸之淚,滿紙荒唐之言。青梗峰之頑石墜落人間,正是無可避免之宿命與因果,不過一曲“好了”之歌。

  • 4 # 老趙不文

    來自觀復時光溫探長的看法:好奇心驅使,原文是動了凡心,其實就是石頭太寂寞了,聽見一僧一道講了許多人間繁華趣事,它也想去看一看。

    來自觀復時光主持人老朱的看法:滾滾紅塵千萬丈,獨在深山多無聊,世人都說神仙好,神仙總往凡間跑,

  • 5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石頭“悲號慚愧”是落入紅塵

    紅樓夢中一塊石頭,沒有能夠去補天,被拋棄在青埂峰下,細想起來也不是什麼壞事。

    好比別人都去上班,唯獨自己可以休閒,享受些晨煙暮藹,明月清風,鮮花為伴,喬松為鄰,也是神仙一樣的日子。可是它卻“自怨自嗟,日夜悲號慚愧”。

    補天在這裡是一個絕大的象徵,象徵著一個人,一個讀書人所能成就的最終正果,通俗一點說,也就是做官,去做那經天緯地的大事業,所謂“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關於中國的儒教是不是一種宗教,學者間歷來爭論很大,中國真正的宗教是禮教,禮教以權力崇拜為核心信仰,以等級製為突出特徵,中華文明在這一點上與西方文明形成一個極大的反差。

    西方的神權與政權是分立的,信仰具有獨立性,俗世的國王登極往往還需教皇加冕才算正統,教育也是教會來辦。

    中國的禮教卻是高度政教合一的,皇帝是“天子”,其地位相當於西方的耶穌,朝廷即是教廷,各級官吏就是神職人員,教育是由各級官府來辦,教員亦是官員。整個社會以政治地位為等差形成各種等級,而儒學經典則是這個禮教的教義,是為禮教服務的。

    那些以儒家經典為教科書的舊時代讀書人,則只能是預備官吏和預備教職人員,等於佛教中的小沙彌。因之舊時代的讀書人就不像如今的讀書人,有許多條人生道路可供選擇,他們當時只有一條道路可走,就是考取功名,做官,做大官。

    其中正大者可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下賤者也可以搜刮財富,張大門楣。越是有才華的讀書人他這個功名心越大,從政的慾望越迫切,至於吟詩做賦,著書立說,統統可以做為從政之餘的消遣。若是一個讀書人僅僅以一個作家詩人名世,那麼百分之百可以肯定,他是一個不得志的讀書人,一個窮愁著書人。

    可是我們的傳統社會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越是有才華有報負的讀書人越是不容易得到重用,越是無能無德的小人越是能夠飛黃騰達。

    於是便有了許多生不逢時的哀嘆,許多懷才不遇的感喟。但是這種屈抑人才的現象反而給中華文化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契機,那些絕望的讀書人在感喟之餘之從事著書立說,文學創作,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化。

    我們可以十分肯定地說,燦爛的中華文化,其最精華部分完全是不得志讀書人創造的。孔子不得志刪定六經,屈原不得志賦有《離騷》,司馬遷不得志著有《史記》,李白、杜甫不得志而有盛唐詩歌,直至曹雪芹不得志寫出這一部《紅樓夢》。

    如果我們把這一塊被拋棄在青埂峰下的石頭看做普天下不得志之各類才人的象徵,我們就不難理解他那一種難言的痛苦了,但是這種痛苦卻又造就一種絕大的轉機。

    石頭在絕望之餘要尋找另外的出路,既然上天無路,可能入地有門?於是他要到那萬丈紅塵中去走一遭,到大地之上那溫柔富貴之鄉遊歷一番。這一番遊歷使它有了新的發現,新的感悟,它發現了那些有著天生麗質,有著絕代才華的閨閣女兒,這些女兒卻都是被壓抑被摧殘的薄命司裡的人物,都沒有什麼好的命運。

    在這裡書中所寫的那些女兒就再也不單單是女兒了,她們是普天下被屈抑的才人的象徵。因之我們完全可以把《紅樓》一書視為一部為普天下被屈抑的才人張目的著作。

    那麼這塊石頭在發現了這種大量存在的屈抑人才的現象之後,悟到了什麼呢?

    它悟出了一個“情”字,它這一悟石破天驚,竟因此創出一種嶄新的宗教:情教,它便也成為情教的通天大教主。這一個情字不是簡單的愛情之情,而是統包一切人類美好情愫的大寫的情字,他要用純情、真情來作為處理一切人際關係的準繩,在這一個情字面前,眾生平等,無有高下,這就從根本上與傳統的禮教——以權力為核心信仰、以維護等級製為突出特徵的禮教劃清了界限。

    前人早已指出,曹雪芹是“立教之人”,這四個字直有千鈞之重。立教的是什麼人?是基督,是穆罕默德,是佛佗,是孔孟,是老莊,都是站立在人類精神源頭的至聖極賢。

    曹雪芹就是那一塊被拋棄的石頭,《紅樓夢》就是“情教”的福音書。正是因為這一個光焰萬丈的“情”字,曹雪芹才使古老的中華文明重新煥發出奪人眼目的特異光彩。

  • 6 # 魏永臣550

    那塊青埂峰下的石頭本來無用,作者為什麼將其夾帶寫入紅樓夢一書將其落入紅塵,就是要借無用這個假來隱藏真(有用,實用。)的,將不俗不凡的真一同落入紅塵。為什麼將其落入紅塵?就是因為現世中的人被無用的妖魔塵土文化所迷而將其熱捧敬仰,“紅塵”就是言其熱衷於無用的塵土,也即熱衷於低俗下流的情感情孽,“情”與“塵土”具有很大的可比性,都是司空見慣而又離不開躲不掉甩不掉的無用而十分討厭的東西,但儒學文化卻熱衷情、熱捧情,這就是“下紅之症”。正是由於世人“下紅”和擁抱、支援“下紅”,而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優秀“上紅”的優良文化傳統,也即丟棄了寶貴的優良傳統文化觀念的傳承。“上紅”就是中華民族早期熱捧“一”,熱捧探索創新的無為文化理念,也即熱捧倉頡“女子”“女未”“女良”的文化理念。

    現實現世社會為什麼紅塵?也即為什麼患下紅之症?就是由於儒學文化長期播撒“塵土”或播撒情種所致,這就是紅樓夢中所說的“前人撒土迷了後人眼”。

    如何克服紅塵這個“下紅之症”是個艱鉅而長期的任務。只有堅持“上紅”而久久為功,只有堅持探索未知,孕育產生未來新技術的文化氛圍濃厚,就是秉持創新型國家思想理念堅定堅固,只有認真摒棄無用的唯心唯口糟粕,釜底抽薪,取締剷除儒學及儒學史筆文化教育,也即沒有了“菜婆婆”和“竇娥”,就不會發生竇娥冤。就可逐漸由“下紅”轉變到“上紅”,就可大大促進中華民族的技術進步的快速發展提高,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長期維持興旺發達的優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有什麼好的理財產品值得我們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