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園道人修仙記

    雲漢鑫曰:首先我要強調的是臨帖應當是長期的,應當貫穿到從書法學習到書法作品創作的全過程。

    所謂“學而時習之”講的就是學練和實踐之間的關係問題。就書法而言,讀帖、臨帖、背帖就是一個學的過程,而日常的應用書寫和書法作品創作就是一個習的過程。

    這裡撇開日常的應用書寫不談,單就書法的學練和書法作品的創作而言,把握火侯是關鍵。那麼如何把握這個火候呢?

    我覺得首先要透過不斷的讀帖、臨帖、背帖,徹底地掌握三種以上的主流書法流派的書寫技法,要能夠做到潛移默化的程度才行,而後廣採眾長,而且還要能充分地消化吸收才行。

    何謂充分地消化吸收呢?就是說你隨手就可以寫出有一定藝術價值的字出來,但又不一定能一眼看出是何派何體來,這個時候就說明你已經漸入佳境了,當然也就到了可以進行書法作品創作的時機了。

    現在,我發現很多學習書法的朋友,在基礎沒有打牢,甚至完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就開始從事書法作品的創作,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永遠喪失創作出優秀作品的能力,更不要說成家立派了。

    因為過早地從事書法作品的創作,首先就會造成對書法作品好壞的判別能力的喪失。試想一個連好壞都分不清的人能創作出來好的作品嗎!

    同時,過早地從事書法作品的創作,也會造成掌握的書寫技法不完整,直接後果就是某一點尚可,但通觀全盤則全盤俱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過早地從事書法作品的創作,更容易使人產生驕傲自滿情緒,不再聽得進意見,從而永遠失去進步的機會。

  • 2 # 狂喜淡墨a

    你是怎樣把握臨帖和創作關係的?

    首要臨帖,經過一段時間,臨帖是否能夠成熟古人的筆意,已經達及筆法的精準。瑧熟便可以嘗試自己書寫,離開書帖。

    創作階段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不是短時間的習練,一生貫穿臨摹與創作,並不是剝開臨摹,而一味創作。因為臨摹初期是為學習筆法基礎,後有繼續臨摹,是一種加強古人書寫的多種多樣性,包括形體多樣性,還有意性的揣摩,此間也是一種藝術修養的過程。吸收古意營養,結合創作,要學習感悟古典書法作品章法佈局以及書寫的諸多特點。

    本著捨得古人筆墨形貌,揉進自己的書寫筆意。一般是從少到多的漸漸過程,逐漸形成自己的書寫貌相。方法一般借鑑古人筆法或集字形式。或多或少,或參半於古人與己筆意。到了一定的火候,可以嘗試自己的書寫筆意,達到自己的情性發揮。

    如此離自己的創作的境界也就不遠了,應該說稟賦穎悟強的要適應創作性。相比較對古人依賴性差,同樣情況,過分窠臼法度的不易出帖,離開古體能力弱一些,因此性情中人者容易有想象的空間,出帖快一些,創作慾望強的。容易適宜創作。

    總之創作與臨帖,很多因素形成的,一味追求出帖臨帖都是不科學的。結合統一性,古人與今人書家都是貫穿臨帖創作於一生。

    不是簡單的創作與臨帖。結合實際,感知體驗書寫的美妙性。

  • 3 # 一品刺客

    學習書法最初入門時還是需要一定的描紅的,自古以來就有這種方法,不是現代才有的方法。而且描紅的方法也可以始終貫穿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之中,因為我們可以把摹貼當做一個手動的讀帖過程。

    有一定基礎之後可以脫離摹以臨為主。臨帖的過程之中可不可以有些創作呢?我覺得是可以進行創作的,也就是所謂的臨創結合。我們要明白一件事情,臨摹的目的最終都是為了創作。

    舉個例子吧,我在開始學習古琴之前,我的想法是先把所有的指法都學會再去學彈曲子,而進入學習之後才發現,教了幾個簡單指法之後,老師就開始教小曲了。我向老師提出過這個疑問,為什麼不把所有指法都練熟悉再教曲子呢?老師說,透過不同的小曲來練習不同的指法,使整個學習過程因不會那麼枯燥而提高學習的效率。等學了一定的曲目之後,所有的指法基本上也就涵蓋了。這樣以來,不但學會了指法,也學會了一些曲子,同時整個學習過程也是生動有趣的。聽了老師的話之後,我覺得很有道理,這個和學習書法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學習書法臨摹的過程中,適當的進行創作,從創作的作品中去找出臨摹中的不足,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再臨摹,有感悟之後再去進行創作。因為臨摹的目的不就是為了汲取古碑帖營養應用於自己的創作中嘛?只有多應用它,才能完全掌握它。一味的學,而不及時的用,那學習的過程會是枯燥而無效率的。就像理學科目,你非要把所有公式都學完再去做題嗎?可能當你把所有公式都學會,猛一給你一道題,你很難把這道題所需要的知識點分揀出來。

    下面這種淺色列印的用於摹比較方便,初步快速的把握一個字的結構。

  • 4 # 翰墨書道

    臨摹與創作的關係是遞進式的關係,先有臨摹,透過臨摹,獲得相對豐富的經典美觀的字形,同時掌握一家書法的點畫造型技法,結構,章法技法規律,精氣神的表現原理,然後依據所掌握的技法,就可以進行創作了。創作之初級是集字創作,第二個根據原帖法勢意進行創作,三是獨立創作,前者是無我的創作,獨立創作是有我的創作,書法從臨摹到能夠獨立創作的過程大約如此。

    實際上,學習書法階段還是慎言創作,有有以集字創作為主。嚴格意義說這時的創作應當叫習作。

    創作,不是簡單的模仿模擬而是以自己的風格去創作,嚴格意義的書法,能夠達到創作的境地或層次,完全夠得上書法家的水平了。只有臨摹功夫紮實了全面的長可以談創作,這階段往往需要數十年的臨池不輟。

  • 5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我在臨帖這方面,一直覺得筆法是書法的核心技法,想真正的掌握它,光靠抄帖似的多寫多練是不行的。幾十年來,我始終把主要精力放在讀帖解密上,並且採用淨筆蘸清水試寫實驗的辦法,重點揣摩原帖書寫技法。常以選臨代表性的字為練習方式,認真解讀筆法要點、筆畫寫法和字形結構原理。

    我覺得,臨帖只是基本功訓練過程,只要把傳統古法技術原理弄懂了、會寫了,也就達到目的了,沒有必要在追求形神兼似上過多的浪費時間,所以,我一般不通臨全帖,也不求形神都像。因為,寫得多麼逼真也只是模仿秀,不是真實的自己,況且,不可能以後總用原帖上的字形去拼作品,最終還是要看對原作精神實質了理消化能力怎麼樣,透過創作個性化風格驗證所學,能否到善於拆解,熟練組合,這是關鍵。

    多讀帖能開闊眼界提高審美標準,多臨帖能增強書寫技藝培養創作能力,相輔相成。書法創作最需要的是豐富多彩的技法元素,這些元素總稱為法度,蘊藏在各種書體和不同風格字型裡面,需要把它們挖掘出來做為儲備。

    我在創作的時候,將筆法、筆畫視為製作產品的原材料,按照結字法則拼合字形,同時加入一些藝術構思,意在寫出新意,一般不使用原帖的字形像集字似的,力求筆法有來路,筆畫有法則,字形由心生……我個人認為,這樣的作法才是真正的創新,符合書法衍生藝術倫理。

    我的書法理念是: 崇尚傳統,師古不泥,融會貫通,熔古鑄今。

    總之,臨帖要鑽進去,出帖要離的遠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閣樓精靈的好詞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