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汴鄭

    還記得王首富的小目標嗎?廣大群眾儘可把他當笑話看,但他真真實實告訴我們,“賺錢有標準,貧富各不同”。

    我記得早年間,剛上班,有個分包商一到年底或一個專案結束,經常是見誰就唸叨“今年又賠了”“這個專案沒賺錢”,單位的老員工們就會懟他“怎麼算你他媽的賠不了。”,我是學經濟的,知道他意思,給老員工解釋,他說的沒賺錢是沒賺夠錢,他說的賠錢是離他想要的回報有差距。此後,他再說這類話就沒人理他了。

    這個和我們做投資分析和專案可行性研究是一個道理。在做投資專案財務評價時,無論是評價投資回收期、財務淨現值還是內部收益率,在評價前都會設定一個基準,當測算出的投資專案回收期少於、財務淨現值大於和內部收益率高於基準時,專案投資方案才是可行的、是可以考慮接受的。

    現代社會講求價值觀,價值觀決定著人們的行為,原理和財務評價體系是一樣的,人們依靠各自的價值觀不停的進行“算計”,進行著價值判斷,進而決定取捨。所以,怎麼叫賺到錢是有標準,對所有人來說,有共性也又有不同。共性的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在大是大非面前,在有關國家、民族和大多數人共同利益面前,社會主義價值觀就是我們價值判斷的標準。但我們又追求個性發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在不違國家、民族和大多數人共同利益時,我們可以保有各自不同的價值判斷標準。所以,怎麼叫賺到錢,又可以說是沒有統一標準的。

    對一個沒有房、快吃不上飯人來說,有一個管吃管住再有兩三千工資,就覺得賺到錢了。一對中年夫婦,每年收入付了房貸車貸、承擔起孩子學費補習班、孝敬完父母、完成養老疾病孩子大學教育的儲蓄理財目標,如果還有剩餘能改善生活增加娛樂,可以說是賺到錢了。當然也有如王首富之小目標的。

    更有,自己日常生活簡樸,整年累月努力工作掙錢,當他每年寄出最後一筆捐款,完成年度捐資助學目標時,他也賺到了。

  • 2 # 錢股

    沒有標準。

    理論上,單從字面理解上,賺到1分錢,也確實是賺到錢了,賺了100萬,1000萬,1000要就是一個億,也是賺到錢了。我當然理解你這個問題所想要表達的意思,說標準這是賺多少的問題,不是賺沒賺的問題。賺多少,多少算多,又是多少不算多,算少,大小錢都是相對和因人而異的。

    比爾蓋茨和巴菲特一開始都是有明確給自己下過在多少歲之前賺到100萬的目標的,比如30歲之前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35歲之前賺到人生第一個200萬等等。賺錢目標的具體化,數字化,時間具體化,都是有助於目標的進一步實現,可以輔助並且牢記,時常記著這個目標數字並努力想辦法,儘可能的去接近實現,國內富人王健林也說過1個億是一個小目標,之後是3個億,5個億,10個億,一個億可是1000萬。所以,多少標準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

  • 3 # 辛福的全頭

    你好,關於怎麼叫賺到錢了?有標準嗎?我來回答這個問題。人有貧窮之分。對於有錢人來講,一天掙1000塊錢。都感覺沒掙到錢。對於窮人來講,今天掙50塊錢。夠花好幾天的了。這個也根據人的消費標準差不多吧。人的消費理念。具體標準沒有定論。大概是有這個標準的。比如我一天生活費要20塊。今天掙了100塊。夠我五天的生活費。感覺就是賺到錢了。另外一個人消費一天200塊。他今天掙了500塊。也只夠他吃兩天半的飯,感覺沒賺到錢。其實只是一種感覺而已。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 4 # 趣味多視界

    1、按錢的金額來定

    賺到錢這是一句口頭話。只指賺到令自己覺得足夠的錢或者是滿意的錢。標準的話看個人,有些人覺得10萬是賺到錢了,有些人覺得100萬是準到錢了,這個沒有一定的標準。

    2、按生活物質方面的改善來定

    還有一種就是賺到錢了,家庭的生活改變了,相比以前更加體面了,不愁吃喝,家有洋房,有私人小車,有漂亮媳婦,這都可以說賺到錢了。

    3、按同齡人之間經濟狀況的對比

    相比自己的同齡人,你現在的儲蓄是多還是少,如果你比一般同齡人錢更多,甚至超過大部分人,你也可以說自己賺到錢了。

    4、錢賺的花不完,捐給慈善機構

    當你覺得金錢已經對你來說是糞土的時候,那是最高境界了,你更需要精神上的享受,那就去捐款,就像發哥一樣捐他個幾十億,這才是真正有錢人。

    總結:賺到錢了每個人都有自己衡量的標準,不用刻意去追求這個標準,也不需要跟別人攀比,那樣你會活的很累,變成金錢的奴隸。只圖心安理得,生活無憂無慮,這才是生活的本質。

  • 5 # 江蘇張文

    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是有一個標準就是和過去做一個對比,和你差不多人的做一個對比。

    例如我這個月工資發的1萬塊錢。上個月的工資發了7000塊錢。是不是這個月比上個月賺錢了。

    我去年上班賺了五萬,今天上班升職加薪賺了10萬,是不是今年比去年賺錢了。

    我做小時工昨天賺了100元,今天運氣好賺了200元,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今天比昨天多賺錢了。

    同學朋友間對比,同學A今年賺了20萬,同學B賺了15萬,同學C賺了12萬,同學D賺了8萬,你賺了10萬,你只比同學D多賺錢,那這樣算你是賺錢了嗎?普通水平吧!

    在農村,買了房子車子人家都會說,某某家小孩子賺錢啦!那就是以前沒有,現在有的物質東西,感覺不一樣了,所以給人感覺賺錢了。其實是不是貸款買的還不一定的。

    和沒有擁有物質的人對比就是賺錢的,我買了房子買了車,同村的同齡人也買了,那你就感覺他不是賺錢了,只是拿多少年存款買房買車。

    再打個比方,阿哲一直在工廠打工,工資一個月6000,一年72000,七七八八一年死工資8萬不到,不安於現狀的他,決定辭職承包工地,今年賺了20萬,是不是賺錢了。

    說到現在都是普通人,我們說說有錢人,普通人一年辛辛苦苦十來萬塊錢,這個已經超過80%上班族了,但是與有錢人比算的了什麼,也不過是王思聰一個飯局的錢。

    那麼對於有錢人什麼是賺錢?有錢人的股票,房產物業,地皮升值保值,那就真的賺錢了,例如馬雲的阿里巴巴股票漲了一倍,馬雲升價從2000多億,飆升到4000多億。

    所以就出了中國前首富,一句經典名言,“先給自己一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有錢人這一個億真不是多大的數字,在他們眼中錢就是一串數字。

    再說說,熟悉的沙鋼集團,幾年前沙鋼淨利潤一直在100億不到,2018年財年,由於鋼材價格大漲,沙鋼真的賺錢了,淨利潤僅次於寶武集團,達到了290多億。老闆沈文榮真的是賺錢了。在民營鋼鐵企業裡,也是最賺錢的企業。

    說了這麼多,賺錢是相對於過去,同行,同齡人,同學力的人做一個對比。沒有一個相對的標準。

  • 6 # 夢想家四號爺們兒

    關鍵看你自己,地區不同,標準不一,一般都認為有車有房有存款,房車按當地價格計算,存款一般需要200萬以上,這個數無風險收益一年也有40萬左右,一般家庭生活開支夠了,達到財務自由的條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濤啤酒和波特啤酒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