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浪淘沙非英雄
-
2 # 可食中國
不管有沒有建立元朝,忽必烈滅掉南宋都是必然的。
一、因為他在軍事上已經達到了那一時代的世界巔峰所向披靡,無人可擋,無國可擋的程度。滅國之戰對忽必烈的鐵蹄來說並非難事,但滅掉南宋之後,忽必烈要走的路和成吉思汗及蒙哥就面臨不同的選擇了,是繼續征戰滅國掠城還是見了一個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帝國,用新的秩序來進行統治。
所以,建立元朝是大蒙古國的必然,而與能否滅掉南宋無必然關聯。只是建立了元朝之後,他的統治更加穩固,更加有秩序,可以說整體力量獲得了結構性的提升,而這也為滅南宋之戰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也為滅南宋之後王朝的走向,以及叛將降臣提供了一個出路。這是忽必烈方面。
二、從南宋方面來說它雖然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發達、科技發展、對外貿易、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的一個王朝。但也內憂外患,外部遊牧民族環伺,金、遼、西夏、吐蕃都對其虎視眈眈。尤其金朝和大遼,一直都是南宋頭上懸著的匕首,隨時可能使其滅國,更是釀成了“靖康之恥”,雖有岳飛等名將也無力迴天。內部,奸臣佞相迭出,朝政混亂,忠臣被害,民心無定。自身越來越弱,這時候連金、遼、西夏都無法抵擋蒙古國的鐵騎,何況南宋呢?
三、至於叛降將對元朝的效忠,這個是相對的,一方面又忠臣護南宋
元軍南侵過程中,宋人也拼死抵抗,池州趙卯發,饒州唐震、江萬里相繼殉國,太皇太后謝氏遂下哀痛之詔,號召天下勤王,張世傑、文天祥、李芾率兵入援。也有不少奸臣和元朝合謀賣國。
三、但我想更為關鍵的元朝能夠讓諸多南宋將軍士子效忠,還是和忽必烈後面的政策有關。元朝保留了宋朝的機構和全部行政官員,而且還盡一切努力得到了當時任職官員們的個人的效忠。在位期間,忽必烈注意選用人才,重用漢臣,如董文炳(忽必烈稱其為董大)、劉秉忠、張弘範等,任命色目大臣阿合馬掌管國家財政。採用漢法,建立各項政治制度。如在地方上建立行省,中央設中書省,開創中國省制之端。此外,他還極其注重儒家文化的吸納和學習,讓自己融入到漢文化之中。這些政策給了漢臣以信心和認同,讓他們不會減少對被異族統治的反感,為他們指明瞭一條入朝為官,繼續服務國家和人民的道路,這招既是統治的需要,又是極其高明的招攬。不得不說這是極其高明的,也說明了忽必烈的雄才大略。可以說在治理層面,忽必烈的能力是超過他的爺爺成吉思汗的。甚至在歷史上的地位也一度蓋過成吉思汗。
所以,可以說成敗都有定數,都是各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只是看以何種具體形式表現出來,以誰為主角表現出來,以怎樣的巧合性和必然性表現出來而已。
從某種程度而已,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一樣,都是 天選之人。
我是懂歷史且犀利的“李藝泓萬川之月” -
3 # 樓蘭都護
我認為不能。
忽必烈在上位以前,是個名不建經傳的人物。史書上記載的很少。
如果他沒有嶄露頭角,建立元朝,但他就一定會被清洗掉了,或者成為一名默默無聞的人物,淪為皇權之爭的犧牲品。
我們知道貴由汗,拔都等一票人物,這些人對宋朝、南宋是沒有那麼多的興趣的。
他們的興趣在歐洲,貴由汗就是在下達西征命令不久之後病死的,當時的蒙古兵強馬壯,已經西征過一次,把當時的歐洲打的落花流水,如果這次貴由汗西征能夠成行的話,對於歐洲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
貴由汗死後,蒙哥繼位,他被南宋軍民打死在四川釣魚城的時候,正在西征的蒙古大軍只留下了五千人,大軍不遠萬里,回來幫幾位繼承人爭奪汗位,最終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榮登大位。他對歐洲不太感冒,把進攻的重點對準了南宋。不再去打什麼歐洲了,由此神州的命運就此改寫。
如果他沒有建立元朝,而是別的大汗繼位,如果他們繼續西征,給南宋留下保貴的發展時間,如果西征的軍隊打了敗仗,蒙古一蹶不振,宋朝就能延繼下來。
當然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但這道題目先有了如果,才有了那麼多的如果。
-
4 # 鋒楓2016
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也是元朝皇帝中漢化最高的一位皇帝。忽必烈手下有眾多漢人謀士為其出謀劃策,其中不乏出類拔萃的頂尖之士,如元大都的設計建造者劉秉忠。
在憲帝蒙哥時,忽必烈被指定管理蒙古所佔領的漢地。忽必略以漢法管理漢地,設定漢官管理漢民,與民休養生息。將土地分給了少地,無地的農民耕種,向漢地百姓收取一定的賦稅。後來漢地被忽必烈管理得井井有條,每年向蒙古上繳不少錢糧。忽必烈的實力不斷增強,這引起了憲宗蒙哥的警覺。在謀士的建議下,忽必略親自跑到上都向蒙哥請罪示弱,並削減手下軍隊,得到了蒙哥的諒解。蒙哥死後,忽必烈與其弟弟阿里不哥長達四年的汗位爭奪戰。忽必烈最終取得了勝利,並登上大汗之位。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登基稱帝,改國號蒙古為元(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句)。
元朝的建立標誌者成吉思汗建立的這一異族政權發生根本變化。元朝不再是蒙古人的單一政權,而是由蒙古人,色目人,契丹人,女真人和漢人組成的多元政權,具備了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的特性。元朝仿照漢制建元稱制,按照漢官稱呼設定各級官僚,在這之上設定三省六部制,地方建立行省制,中央政府派遣官吏管理地方。招覽北方各族優秀人才為其政權服務,與中國歷史上的中央王朝無二。
天下一統成為忽必烈的終極目標,他改變了先前蒙古幾位大汗的殘暴統治手段,對內安撫民眾,與民休養生息,釋放奴隸,增加自由民的數量。對南方宋朝政權,忽必烈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政策。採用高官厚祿的方法,分化瓦解南宋朝庭的抵抗意志。只要投誠元朝的將領,官吏都得到了忽必烈的重用。公元1274年,忽必烈命伯顏大將仗宋。臨行前,忽必烈用北宋名將曹彬滅南唐的故事激勵伯顏,並囑咐他要善待南宋臣民。終於在公元1279年漄山之戰徹底消滅南宋政權,大元一統天下。
如果沒有忽必烈建立大元,蒙古政權不會改變其靠殺戳為手段的征服方法。蒙古貴族只是想中原漢民殺光,然後將中原變成可以牧馬放羊的大牧場。這樣的政權肯定得不到漢人,特別是漢人士大夫階層的認可和支援。蒙古政權所到之處都會遇到各地民眾的激烈抵抗力,這種情不要說能否消滅南宋統一天下?國運是否能長久還是值得商榷!
回覆列表
能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援只是時間問題,多年的戰爭即使不相上下,南宋內部問題,財政問題等都越來越暴露,蒙古實行一些列擴張政策,在他們的馬蹄下,結束分裂才是正道。如果沒有建立一個組織機構,他們在形態上已經具備了,這是他們擴張,學習的結果,如果你問的是,他們沒有學習,完全的鐵蹄強盜政策,他們也不會滅了那麼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