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雞毛蒜皮的事

    《國風·衛風·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棄婦自訴婚姻悲劇的長詩。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無比沉痛的口氣,回憶了戀愛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後被丈夫虐待和遺棄的痛苦。全詩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追敘自己由初戀而定的婚;第二章,敘述自己陷入情網,衝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與氓結婚;第三章,她對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現身說法地規勸她們不要沉醉於愛情,並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現象;第四章,對氓的負心表示怨恨,她指出,這不是女人的差錯,而是氓的反覆無常;第五章,接著追敘她婚後的操勞、被虐和兄弟的譏笑而自傷不幸;第六章,敘述幼年彼此的友愛和今日的乖離,斥責氓的虛偽和欺騙,堅決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兩斷。此詩透過棄婦的自述,表達了她悔恨的心情與決絕的態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會婦女在戀愛婚姻問題上倍受壓迫和摧殘的情況。

  • 2 # 紫氣東來lei

    《詩經.衛風.氓》是一首短短的攙雜情感抒發的敘事詩,全詩六章,每章十句,但並不像《詩經》其他各篇選用復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運開展的順序,自然地加以表達,將一個情愛故事演驛得生動自然。詩中女子情深意篤,愛得坦蕩,愛得熱烈。即便婚後之怨,也是用心專深的折射。真真好一個善解人意、勤勞聰慧、果敢坦率、通情明義的鮮明形象。在婚前,她懷著對氓熾熱的深情,勇敢地衝破了禮法的束縛,毅然和氓同居,這在其時來說,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按理說,婚後的日子應該是和睦夸姣的。但適得其反,她卻被氓當牛馬般運用,甚至被打被棄。原因就是其時婦女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沒有位置,而只是的老公的附庸。這種政治、經濟的不平等決定了男女在婚姻關係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為所欲為地戲弄、優待婦女而不受制裁,有扔掉妻子解除婚約的權利。“始亂終棄”四字,正可概括氓對女子的罪惡行為。

    女子雖曾勇敢地衝破過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運,終於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壓束下逆來順受的婦女命運,很不幸地異途同歸了。“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也,不可說也!”詩人滿腔憤激地控訴了這社會的不平,使這詩的思維含義更加深化。詩中女主人公的沉痛閱歷,可說是階級社會中千千萬萬受壓迫受損害的婦女命運的縮影,故能博得後世讀者的共鳴。  

    全詩以賦為主,兼用比興。桑葚是甜的,鳩多食則易致醉;愛情是夸姣的,人多沉迷則易上當受騙。男人沉溺於愛情猶可解脫。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這是多麼沉痛的語言!從桑葉青青到桑葉黃落,不只顯現了女子年齡的由盛到衰,並且暗示了時光的推移。

    女子以檢討的口氣回憶了婚後的日子,找尋被遺棄的原因,成果得到了一條經驗:在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里,只有痴心女子負心漢。

  • 3 # 淨世尊者

    這就和新鴛鴦蝴蝶夢上唱的“只有聽見新人笑,哪有聽見舊人哭,愛情兩個字好辛苦”類似。說明了人生如果把愛情看的越重受的傷害就越大。因此“衛風”被認為是霏霏之音是很有道理的!

  • 4 # 躺在書裡的喵

    《氓》是出自《詩經》裡的一篇以棄婦口吻自述的女子悲劇婚姻的長詩。《詩經》收集的詩歌主要來自西周至春秋中秋的民間或者貴族宮廷詩歌。《氓》是其中之一,主講感情。情感上的那些事兒,我們也都知道,自古以來就是互通的,尤其是在對女子行為思想束縛不那麼嚴禁的西周、春秋時期。

    《氓》以女子自述的口尾,才用稍微的對比手法,將一位“渣男”向我們娓娓道來。女人在感情裡的心思很簡單,自古以來都是你愛我或者你不愛我,或者“你變了”。不過令筆者沒有想到的是,婚前婚後形成巨大反差,不是咱們現代男人的專利,早在幾千年就有了。

    這不《氓》裡的女子對“變心男”的控訴也是圍繞著“婚前”“婚後”男人的巨大變化展開。咱們結合《氓》的原文來具體看看這位可憐的女人是如何控訴自己的變心男。

    一、婚前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劇”,所有男同志都公認想要把漂亮姑娘娶回家,就得下重本。這不《氓》裡面的男子在初期也本著下重本的心思,追求女主人公。用女主人的話說“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啥意思呢?就是說著男人笑起來憨憨傻傻的很是可愛,他抱著幾匹步來做交易。但並不是為了做生意,而是找由頭來求婚。

    這場景多麼的似曾相識啊!“同學,能給我將道題嗎”“你好,方便加個好友嗎?”題中的“變心男”一開始表露出的憨厚氣質或許只是為了娶到女主人公而丟擲的煙霧彈。

    女主人公被成功的撩到了!“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臨分別了,女主人公還在叮囑相親男不要生氣。當然這是隱性的。

    婚前我們能看到的“變心男”的表現是:

    憨厚痴傻

    為結婚奔走

    總體來說還是很過關的,表現出了一個男人應該有的行動力以及該有的熱情。婚前沒有“崩塌”,更加反襯出來婚後的“崩塌”。

    二、婚後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這是女主人公明確說出的第一聲控訴,意為“自我嫁到你們家,我備受艱苦勞累。”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這是第二聲明確的控訴,意為“你這個男人三心二意,反覆無常,德行有虧。”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這是第三聲更加明確的控訴,“我婚後恪守婦道,為了家務不辭勞苦,日夜為了這個家奔忙,你卻在家庭根基穩後,開始對我施展暴力。”至於這個暴力究竟是“熱”還是“冷”,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感受到進展到婚後幾年,這個男人展現出了“冷血”“殘酷”的一面。不僅有負妻子的付出,就連自身也是德行有虧。

    婚前婚後兩幅面孔。

    曾經海誓山盟,而今談起確是“及爾偕老,老使我怨”。說句不好聽的就是“誓言都餵了狗”。看似是古代女子對“變心丈夫”的控訴,其實也反映出了很多現代婚姻中出現的問題。譬如男人婚前婚後前後不一,這是個跨越時間的大眾問題。

    《氓》中的女子透過婚前婚後的控訴將自己的痛苦講述了出來,在最後也透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告訴我們對待著離心離德、背信棄義的結婚伴侶應該怎麼辦。

  • 5 # 吾是四五六

    這就和新鴛鴦蝴蝶夢上唱的”只有聽見新人笑,哪有聽見舊人哭”,愛情兩個字好辛苦、婁似。說明了人生如果把愛情看的越重愛的傷害就越大。因此”衛風”被認為是霏霏之音是很有道理的。

  • 6 # 湘水餘脈

    揭露了人類社會中兩性關係存在的本質差異和社會性差異。這種差異至今存在。

    本質差異體現在情感和家庭角色上,女人對情感和家庭的依戀感很強,責任感也很強,這種特徵導致了女人容易被情感困擾。

    更不幸的是女人的社會地位低下,在封建社會里男尊女卑尤其明顯,而這正是社會腐朽的表現。

    詩經一岷以述事方式生動敘述了這個事實,是用小人物的生活襯托和控訴了黑暗的封建制度,至今生動鮮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代什麼樣的人才可以被封為巴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