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抓狂的小強123

    有多種傳說版本,取其一與諸君分享:

    從前有一秀才奮發苦讀,終因命運不濟而始終不得功名。最終心灰意冷放棄讀書回鄉娶妻切生得二子,長子取名‘成事’,次子取名‘敗事’。從此以後秀才便全身心地教倆兒子學問。

    一日秀才外出,臨走時給兩子佈置作業,長子成事寫三百字,次子敗事寫二百。

    秀才回來問妻子:成事和敗事作業完成的怎麼樣了?妻子答: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倆人都是二百五。

  • 2 # 愛玩火影的小朋友

    從前有一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於是喜得貴子,晚年膝下添得雙丁。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和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的寫三百,小的寫二百。” 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2、蘇秦是戰國時的一個說客,他身佩六國相印,一時很是威風,但也結下了很多仇人。後來,他終於在齊國被人殺了,齊王很惱怒,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拿不到兇手,於是,他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秦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黃金千兩,望來領賞。”榜文一貼出,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又都咬定說自己乾的。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 3、牌九(舊時一種賭具)中有“二板”(四個點)和“麼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麼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習慣上又稱為“二五仔”。 4、唐朝的長安“市長”京兆尹權勢很大,出巡時有龐大的儀仗隊伍。在最前開路的小吏原為一員,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裡拿著一根長竿趕開路人。後來,喝道伍佰增為二員,但長安群眾並沒有以兩個伍佰稱他們,反而說他們是共稱伍佰,於是每人就被稱為二百五,又因為他們每人手中持一長竿,所以又稱他們為二稈子。今天,二百五與二稈子都是莽撞、無禮、粗魯之人的代名詞, 5、古代人用銀子按兩劃分,一般五百兩是個整數單位,用紙包好,有點像我們把硬幣包一包,當時包五百兩是為“一封”,而二百五十兩就是“半封”銀子,因為跟“半瘋”諧音,所以以後人們也城瘋瘋癲癲的人做“二百五”。 6、從前有一個傻瓜,有一天他去賣傳家至寶,寶物上寫“賣盡二百五十八兩”,結果他賣的時候有人和他討價還價,硬是隻給250,他想250就250,於是賣得金子250兩,很多人笑話他,八兩金子很多的,笨蛋。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事糊塗的人稱為二百五。

  • 3 # 認真的達文西

    我們華人都拿二百五來罵人,但你們知道二百五的來歷嗎?

    傳說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國家的重臣有一天突然被刺殺。然而第二天,國王又釋出公告:原來這個重臣其實是其他國家派來的臥底,他要用1000兩黃金來重重感謝刺殺重臣的人,結果一下子來了四個人自稱是刺客,並且把作案工具具體情況都描述的非常清晰,國王就說:我一時也難以決定到底誰是真的假的,要不我把黃金都給你們吧,你們覺得怎麼分呢?

    他們四人異口同聲地說道:一人二百五!國王哈哈大笑道:好啊,那就把這四個二百五拖下去斬了!這四個人這才知道原來被國王忽悠了,只是為了把兇手找出來。後來大家也開始用二百五來形容那些愚蠢的人,這就是二百五的來歷!

  • 4 # 文史學生仵三源

    明朝中期浙江地區有一位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謂是廢寢忘食,枕戈待旦,可是考了十多年,也沒有高中。最後秀才心灰意冷,轉回家去,開始了努力的造人事業。秀才娘子倒也爭氣,三年為秀才添了兩個兒子。秀才雖然心灰意冷、看淡名利了,可回頭想想自己的學業生涯,也是不僅感慨萬千,一門心思想要完成一件事,可是天不遂人願,就是讓你做不成。所以秀才給兩個兒子取名,大的叫做“成事”,小的叫做“敗事”。過了幾年,秀才的兒子也都七八歲了,有一天早晨秀才對娘子說:“我到縣城去辦點事,要晚上才能回來,你在家督促兩個兒子寫字,大的要寫三百個,小點的就讓他寫二百個。”等到了晚上,秀才回來了,問娘子兒子們的作業完成的怎麼樣。秀才娘子回答道:“寫是寫了,可是對於你要求的字數都沒有如數完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春秋晚期,蘇秦身佩六國相印,成為六國對抗秦國的總合約長。蘇秦遊走於六國之間,一時風光無二,羨煞世人。後來蘇秦在齊國居住,深受齊王信任,擔任要職,負責齊國職務,這無形之中得罪了很多齊國的權貴。後來有人排出刺客,趁蘇秦不備,刺殺了他。為了找到殺人兇手,齊王釋出公告,說已經在蘇秦住處查到證據,查明蘇秦是其他國家派到齊國的奸細,刺殺他的人不僅無罪,而且還立了大功,朝廷要獎勵給他一千兩黃金。面對鉅額獎賞,有四個人跑到宮門口,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並公佈了殺人證據,拿出了殺人兇器,嚷嚷著要領這一千兩的獎賞。四個人被帶到齊王面前,齊王說:“都來領獎賞的是吧,好,寡人就給你們獎賞,來人拿出一千兩黃金,每人分下二百五十兩。”看到面前的鉅額財富,四個人都喜出望外,謝過齊王,拿著黃金就準備走。齊王突然說:“且慢,寡人拿出了黃金,證明寡人有信,可你們刺殺重臣,朝廷是容不得你們的。來人,將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清乾隆時期,山東曹州府定陶縣有一個人名叫仵三,仗著祖上做官留下的一點積蓄,廣交朋黨,胡吃海喝,天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坐吃山空了。尤其是父母相繼老去,家中田產房屋全部被吃光玩淨,族內長輩也開始對他不聞不問,甚至冷嘲熱諷。這仵三依然不知收斂,依然大手大腳的花費。等到再也沒有可以變賣的東西時,他身邊的那些狐朋狗友卻一個也找不到了。仵三終於看透了人情冷暖,幡然醒悟,決定從頭再來,就挖出了父親當年埋入祖墳的那把寶劍。那把劍上配有七星,相傳是春秋時期歐冶子大師所鑄,削鐵如泥,吹毛斷髮,是當年伍子胥佩戴的七星寶劍。仵三拿出寶劍來到曹州府繁華街道,售劍標價二百五十八兩。有族人看到,大罵他敗家,如此家傳寶貝竟然這麼便宜就賣掉,表示願意出三千兩購買。仵三懶得管這些勢利眼,竟然主動降價,將寶劍以二百五十兩賣給了路人,然後帶著錢遠走京城,最後也闖出了一番事業。族人看到仵三放著高價不賣,卻低價賣出寶劍,就大罵他是傻瓜,是笨蛋,是二百五。從此二百五這個詞就成了傻瓜的同義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證100指數有哪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