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29629552762

    跳遠進一項技術性很強的跳路專案,要想跳出好成績,踏準步點是一個關鍵。在多年的教學訓練實踐中,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提高步點的準確性。

    1. 走步法:在通常的情況下,採用自己的便步走,助跑步數乘2減2等於走步數,如助跑8步:8ⅹ2-2=14步。若助跑步數超過10步時,則每多助跑一步增加走兩步的距離,如助跑12步:(10ⅹ2-2)+2ⅹ2=22步。經過反覆助跑進行調整,最後確定下來。

    2. 測量法:先把自己要跑的步數告訴同伴,然後從起跑點向起跳區加速助跑;數步的同學站在起跳區附近一側,數助跑人一側(左或右)腿跑至起跳區附近落腳的步數,看清最後一步的準確落腳處,立即做出標記,最後將步數乘以2即是他的實際準確落腳處。經過幾次練習調整好步點,確定起跳線。

    3. 節奏法:不同的學生,他的助跑速度及助跑距離不同。但是,不管怎樣,都必須注重自己的助跑節奏,以便能發揮正常助跑速度,跳出水平。最後四步段不變,加速段因人而異。

    4. 區域法:在助跑道上劃好三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段為預跑段,第二個區域為加速段,第三個區域為最後四步段。預跑段的步幅可作高速區域,加速段和最後四步不能隨意調整,充分發揮自己的跑速。

    5. 縮減法:踏跳不準時,不要單一地往後移起跑線,這樣一來,不能避免踏過起跳線,因為學生存在怕踏過板或踏不到板的心理,所以最後踏小步或跨大步,同樣會犯規。若採用縮減法,縮短自己預跑段的步幅,當踏上加速段的標誌時,正常加速跑速段和最後四步段,效果要好得多。

    6. 保留法:運動員在助跑道上劃好標誌後,將起跑線往後移30釐米,如果是比賽或考試場地比平時要好的話。這個保留數可適當增加,特別是第一次試跳,保留數更應大些,以免踏過線給自己心理帶來障礙,隨著跳次增多,保留數應相應減少。

    7. 固定法:在助跑距離確定後,練習時要做到起跑姿勢回定,起跑第一步邁出的腿固定,助跑的距離固定,加速的節奏固定。這樣可提高助跑步的準確性。

    8. 移動法:在距離踏跳區前沿15-20米處劃一條基準線。學生第一次試跳必須從基準線開始助跑,老師或同學在踏跳區外觀察試跳者踏跳腳的落點,看是否能踏準,若超過踏跳區,就指導試跳者用自己的腳量出超過的腳數,然後從基準線處向後移動相應的腳數。相反,未踏到的話,就將起跑線往前移。

    9. 九七法:所胃九七法,就是走九步跑七步的丈量法。從踏跳區前沿開始,向助跑的相反方向走九步(正常行走),接著再跑七步(加速跑),其最後一步的落點,就是助跑的起點。

    10. 基準法:丈量步點時,先運用“九七法”劃出各自的基準點,然後進行試跳,試跳過程中倘若步點不準確,可採用移動法加以調整,直到調準為止。基準法集“九七法”和“ 移動法”之所長,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觀察、判斷和糾偏能力教學中要啟發學生積極動腦、互相糾編,共同提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洋河藍色經典為啥這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