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笑讀史
-
2 # 時間的車輪
關於吳國的開創者,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得很明白。馬遷認為,地處南方的長江下游的吳,是所有諸侯國中資歷最深的西周姬姓同姓國。所以在《史記》中,吳太伯列為世家第一。
《史記》記載:太伯(一作泰伯)和他的弟弟仲雍,都是周太王的兒子,季歷的兄長。他倆為了成全父親想傳位於季歷的意願,出奔到南方荊蠻,文身斷髮,不再回去。季歷後來被立為繼承人,他的兒子昌就是有名的周文王,在周文王手裡奠定了天高興周的基礎。“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太伯死後,傳位於弟仲雍。傳到仲雍的第四代孫周章時,北方周武王伐商,分封諸侯,“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司馬遷講得很清楚,太伯、仲雍的後代一封於吳,一封於虞。所以司馬遷說:"餘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句吳兄弟也。”荊蠻句吳在哪裡? 《吳地記》說:"太伯居梅里,在闔閶城北十餘里。”《後漢書,郡國志》劉昭注:“無錫縣東皇山有太伯冢,民世脩敬焉。去墓十里有舊宅,井猶存。今天的無錫縣鴻山梅村,那裡至今有規模宏大的太伯廟,鴻山上的太伯墓也完好儲存至今。這些情況歷來為各種當地志書所傳載。
至清代,學者崔述在《豐鎬考信錄》中對太伯奔吳之事提出否定意見。到20世紀30年代,又有人提出了類似的看法。衛聚賢等在《吳越文化論從》中即提出了太伯仲雍根本沒有到過無錫的論點。認為太伯所奔之地只在陝西、山西南部的範圍之內。其理由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太伯仲雍不可能穿越千山萬水及方國部落而無阻礙;也不可能到那語言不通、風俗迥異的荊蠻部落中去立足並當君長。後來童書業在《春秋左傳研究》中進一步提出“太伯”虞仲皆虞國之初祖,大伯虞仲所奔為山西之虞,而非荊蠻’或江蘇之吳”。所以太伯、仲雍沒有到過江南。他們是山西虞國的始祖。
1954年在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了12 件西周青銅器。其中一件(宜侯矢基》腹內底上有多達120多字的銘文。銘文記載了周康王觀看武王伐商、成王東巡的圖畫以後,卜問南方的宜地。在合會南方各方國時,改封虞侯於宜地為侯。周康王還進行了豐厚的賞賜,有酒、弓矢、禮器等。特別重要的是賞賜了土地和奴隸。
圍繞(宜侯矢感》的出土,又引起了對太伯奔是問題的討論。總的來說,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一種認為“宜侯”就是虞侯,也就是周初封於虞的諸侯的後代,而這個虞國是太伯、仲雍創立的。太伯無後,傳於仲雍,仲雍又稱虞仲,因封於畿內,所以他的後代稱為虞公,而《宜侯失簋》的銘文中稱自己的父親為虞公就證明。第二種說法肯定了太伯仲雍奔吳之事,井且從《宜侯失簋》及江蘇南部的考古資料出發證明了太伯、仲雍奔吳是可能的。但認為立國的地點不在無錫梅里而是在南京鎮江地區,確切地講是在丹徒。這是一種新的說法。第三種看法,唐蘭在《宜侯矢簋考釋》中指出,失和周的聲母是很接近的。認為宜候矢,即是虞侯矢,也就是虞侯周章。周章是在武王和成王時被封虞侯的,為了不與北方的虞相混, 30多年後的康王時改為宜侯。這個看法又從考古角度承認了《史記,吳太伯世家》的記載。
所有的問題,集中起來,就是:太伯、仲雍所奔究屬何方?吳國的開創者究竟是誰?“宜侯"究竟是誰?要完全否定司馬遷關於太伯、仲雍奔吳的說法,還是有困難的;主張太伯、仲雍所奔為山西之虞,無論在文獻上、考古上的證據也還不十分充分。目前史學界對太伯、仲雍奔吳的看法還是各執一辭,在行世的有關著作中,就含有以上的不同說法,沒有統一。
回覆列表
據史書記載,周王朝吳國的建立起源於古公亶父的長子太伯及仲雍。太伯和仲雍是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的長子和次子,在以“立嫡、立長”的古代,作為周太王的長子和次子,為什麼沒有繼承周太王的王位,而成為吳國的建立者呢,這裡還有一個謙讓的故事。
古公亶父是軒轅黃帝第16世孫,在周人發展史上是一個上承后稷、公劉之偉業,下啟文王、武王之盛世的關鍵人物,是一位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歷史上的著名賢王。
古公亶父為了躲避西北戎狄的侵擾,帶領族人從邠地來到岐山(箭括嶺)下的周原。古公亶父在這裡開荒種地,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部落逐漸強大起來,四面八方的居民都投奔而來。
據記載,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太伯、仲雍、季歷。古公亶父特別喜歡自己一個孫子姬昌,姬昌的父親就是古公亶父的三子委歷。古公亶父特別想讓自己的孫子將來能繼承王位,而姬晶能繼承王位的前提是季歷可以繼承王位,然後再讓季歷傳給姬昌。可是,在以“立嫡、立長”的古代,廢長立幼是傳承王位的大忌,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叛亂,從而影響部落的動盪,所以作為古公亶父人三子季歷,是無法順利繼承王位,由此,古公亶父悶悶不樂。
孝順而細心的太伯發現了父親的心事,並說服自己的弟弟仲雍也放棄繼承王位,並趁著古公亶父病重之際,說要為父親往去衡山採藥,離開了周原。
後來,古公亶父病逝,太伯和仲雍知道了訊息,從外地趕回來奔喪,安葬完父親後,三弟季歷和眾人都要求太伯繼承王位,太伯推辭不受,並帶著弟弟仲雍再次離開了周原,前往長江以南的無錫梅里,並在身上刺上紋身,還剪斷了自己的頭髮,古代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太伯這樣做,是不能再進入廟堂主持社稷,以斷絕繼承王位的可能性。
太伯和仲雍到了南方以後,定居到了吳地,正是由於太伯的高尚品德令人欽慕,於是紛紛歸附於他,並擁立他為吳太伯。
吳太伯沒有子嗣,他死後,其弟仲雍繼承了部落首領之位。
而季歷在大哥和二哥放棄王位的情況下,順利繼承了王位,季歷在古公亶父的基礎上,部落進一步強大,他對周圍戎狄部落大動干戈,不斷擴張軍事實力。商王文丁時,受封為“牧師”,成為西方諸侯之長。後因權重遭忌,被文丁軟禁絕食而死。
季歷死後,其子姬昌繼位,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周文王立志為父親報仇。在位期間,克明德慎罰,勤於政事,重視農業生產。禮賢下士,廣羅人才,拜姜尚為軍師,制定軍國大計,收服虞國和芮國,攻滅黎國(今山西長治市)、邘國(今河南沁陽市)等國,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建都豐京(今陝西西安市),為武王伐紂滅商奠定基礎。
武王滅商以後,感恩於自己的大祖父、二祖父的謙讓,就派人在全國各地尋找太伯和仲雍的後代,最後找到了仲雍的後代周章,並正式將吳地封於他,把周章的的弟弟虞仲封到周王室的北部,這就是後來的虞國。
雖然吳國的起源被正史所接受,但是也有部分歷史學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太伯和仲雍出逃具有傳奇色彩,並懷疑吳、越的王室都是楚國的近支。
古公亶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