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階段一;剛孵化出的幼苗,處在還沒有脫離母體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幼苗是不需要任何外界餌料供應的,它們靠自身受精卵孵化後攜帶的卵黃提供營養物資,而不需要從外界攝取餌料;
2.階段二;隨著蝦苗幼體生長髮育達到1-2釐米左右時,幼苗就會脫離母體獨自進行生活,需要靠自身捕食來獲取能量。但這個階段的蝦苗很難捕獲到大型水生動物或攝食水生植物,只能透過過濾水體中的有機物碎屑、浮游藻類、蟲體等,如水體中小型浮游類生物枝角類或橈足類蟲體。
因此這個階段肥水是首要任務,只要當養殖水體肥度達到適宜狀態,才能確保池塘中有充足的浮游生物、有機物碎屑等。經過多年養殖經驗積累與總結,很多養殖戶會選擇在這個階段往池塘潑灑或投餵黃豆研磨後的豆漿或發酵過的米糠。這部分餌料幼苗可以自身攝食一部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培育水體中可供小龍蝦進食的蟲體,確保小龍蝦有充足餌料。需要注意的是,餌料投餵儘量選擇的晴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這個階段幼苗活動相對較活躍。
目前這個階段投餵主要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當過了11月份後氣溫逐漸降低,小龍蝦捕食或活動能力減弱。當水溫低於15℃時逐漸減少餌料投餵;當水溫低於10℃時可以停止餌料投餵,加強肥水工作。
階段三;蝦苗繼續生長達到3-4釐米階段時,這個階段的幼苗能夠捕食一些水底水生物如水蚯蚓、螺獅等底棲生物。因此要求小龍蝦養殖池塘可是適當投放一些螺獅,加強水質改良與肥水工作,讓池塘底部水生物種類豐富起來。同時這個階段也可以適當投餵一些高蛋白人工配合飼料,飼料選擇小直徑顆粒,蛋白含量32-36。
階段四;幼苗與成蝦過度階段,即20克以下階段。這個階段的幼苗攝食能力與習性與成蝦基本相同,可以自己捕獲水體中存在的水生動物,同時也可以進食池塘中栽種的水草。由於這個階段多處在第二年春季,蝦苗快速生長,因此需要加大餌料投餵力度,給小龍蝦幼苗生長提供優越條件。因此此時需要配合投餵人工飼料,蛋白含量較幼苗期相比可以將至28-30蛋白,並注重池塘水質與水草維護,確保小龍蝦有足夠天然餌料。
1.階段一;剛孵化出的幼苗,處在還沒有脫離母體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幼苗是不需要任何外界餌料供應的,它們靠自身受精卵孵化後攜帶的卵黃提供營養物資,而不需要從外界攝取餌料;
2.階段二;隨著蝦苗幼體生長髮育達到1-2釐米左右時,幼苗就會脫離母體獨自進行生活,需要靠自身捕食來獲取能量。但這個階段的蝦苗很難捕獲到大型水生動物或攝食水生植物,只能透過過濾水體中的有機物碎屑、浮游藻類、蟲體等,如水體中小型浮游類生物枝角類或橈足類蟲體。
因此這個階段肥水是首要任務,只要當養殖水體肥度達到適宜狀態,才能確保池塘中有充足的浮游生物、有機物碎屑等。經過多年養殖經驗積累與總結,很多養殖戶會選擇在這個階段往池塘潑灑或投餵黃豆研磨後的豆漿或發酵過的米糠。這部分餌料幼苗可以自身攝食一部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培育水體中可供小龍蝦進食的蟲體,確保小龍蝦有充足餌料。需要注意的是,餌料投餵儘量選擇的晴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這個階段幼苗活動相對較活躍。
目前這個階段投餵主要集中在每年10-11月份,當過了11月份後氣溫逐漸降低,小龍蝦捕食或活動能力減弱。當水溫低於15℃時逐漸減少餌料投餵;當水溫低於10℃時可以停止餌料投餵,加強肥水工作。
階段三;蝦苗繼續生長達到3-4釐米階段時,這個階段的幼苗能夠捕食一些水底水生物如水蚯蚓、螺獅等底棲生物。因此要求小龍蝦養殖池塘可是適當投放一些螺獅,加強水質改良與肥水工作,讓池塘底部水生物種類豐富起來。同時這個階段也可以適當投餵一些高蛋白人工配合飼料,飼料選擇小直徑顆粒,蛋白含量32-36。
階段四;幼苗與成蝦過度階段,即20克以下階段。這個階段的幼苗攝食能力與習性與成蝦基本相同,可以自己捕獲水體中存在的水生動物,同時也可以進食池塘中栽種的水草。由於這個階段多處在第二年春季,蝦苗快速生長,因此需要加大餌料投餵力度,給小龍蝦幼苗生長提供優越條件。因此此時需要配合投餵人工飼料,蛋白含量較幼苗期相比可以將至28-30蛋白,並注重池塘水質與水草維護,確保小龍蝦有足夠天然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