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09865526
-
2 # 艾斯Ace艾斯
這個主意看個人的價值觀消費觀。
當然,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但是就我自己來說…我可能不是一個擁有良好中華名族傳統美德的人,我的觀點呢。就是不過度鋪張浪費,也不會把錢存銀行讓別人去實現它的價值,更不會放在家裡看著。有句話叫做。“錢,放在銀行是數字,放在家裡是紙,花出去的才叫錢。”
首先先來幾張圖,再詳細說我的看法吧。
上面呢,是我的花唄,借唄,和我的信用卡,還有幾張就不發了。整的好像我炫富似的……
好的,那麼言歸正傳。
我的借唄是先息後本,信用卡是…大家懂的。一共30+,每個月呢3000不到的利息。
其中這些錢是我這兩年欠下的。目前本人無任何存款,一套房,還貸中,月還5000+,一輛車,月還12000。已婚,一女一兒都上幼兒園了,生活在上海某郊區。不過有一個小規模的公司。月收入在20000-50000之間。
為什麼我會這樣?
其實每個月消費百分之80以上都是在花唄。幾乎每個月花完。這樣我下個月才有動力努力工作……
信用卡的錢呢。其中,十萬開公司用了。
其它的都是拿出來,做理財或投資,想消費的時候就拿回來消費。我老婆的每過兩三個月買個名牌包包20000左右的,平時還不錯的護膚品沒缺過。
其實賺錢為的是什麼?難道存著?到最後看著自己銀行卡里的數字,把孩子叫過來說:“孩子,這是爸爸一生努力節約留給你們的。”然後含笑九泉?
先姑且不談貨幣貶值的速度。購買力下降的速度。就說說我們來世間一遭幹嘛了?努力奮鬥拼搏賺錢存錢?多麼無聊的人生啊。
錢流通起來才叫錢嘛。
大家可能以為我太會享樂,可是人生不就是要及時享樂麼?我沒有什麼大理想,做什麼馬爸爸一樣為社會經濟做多大貢獻。也沒想過做什麼偉人為人民謀得多少福利。我只考慮我這一生過的是否是我想要的。
我們把錢存在銀行讓那些萬惡的資本家貸款出去開發建設然後賺我們的錢嗎?我不要。我要做那個萬惡的資本家,所以我學習了養卡和理財投資。
我沒有存款,但是我有信用。我是從兩年前借唄10000,信用卡額度都是萬以內,透過兩年不懈的努力。不斷的“消費享樂”。。。養成這樣的。。我也很不容易的……
當然。消費也要分如何消費的。那麼再給各位朋友講講我如何消費吧。
我基本每個月生活就是,吃喝玩樂消費控制在20000以內。畢竟總是吃喝朋友的不合適嘛…然後還各種貸款。每個月捐個三五百在各大慈善平臺上,給孩子報點興趣班。給父母每一兩個星期買點吃的喝的衣服啥的去看望看望,最主要聊聊天,多陪伴。。最主要的是,我用的是銀行的錢。我一邊消費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一邊做點力所能及的小慈善。我覺得我過的非常充足快樂。
至於孩子?我辛辛苦苦賺錢養他們長大成人就好了。該給他們買的保險,大病保險啊,養老保險啊,意外保險啊,都有了。至於他們長大後過成什麼樣?我還真的不操心。俗話說,多大能耐享多大福。我不可能養他們一輩子的。該給的我給了,長大後的日子過成什麼樣,看他們自己。
父母的話,現在大部分家庭的父輩都不是老古董,都會給自己買養老保險之類的。所以晚年也不會過的苦,如果沒有,那麼趁著現在父母還有能力,勸父母買點養老保險,父母沒能力的,就自己給買點。你信用卡套個兩萬。拿一萬給父母買保險,另外一萬消費理財,對吧,就是自己先少享受一點,保證了父母的晚年生活質量。下一年的保費?合理支配,下一年的時候你信用卡額度不知道已經漲了多少倍,所以不需要擔心。
文采不好,但都是事實。大家覺得喜歡的可以學習學習,當然,本人非常不贊同去超能力消費。還有去賭博的。消費要控制在自己的能力之內。
好了。本人經歷就說到這裡吧。
正常的消費是可以的。不要讓自己揹負太多的所謂責任,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對於妻兒父母,盡到我們應有的責任。但沒必要擴大自己的責任來道德綁架自己,讓自己每天活的很累。
希望大家可以此生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最後說一句,拒絕黃拒絕賭拒絕黃毒賭~
-
3 # 渭北農人甲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考考慮清楚。如果是日常開支,健康保養,建議還是先存款,後消費。因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就買多大的乳酪。沒有存款,先消費,自己心裡也不踏實。總不該這點小錢,往往也欠掛起來。但是,牽扯大宗消費,而且又不能拖時間的消費,等存款來支付,就要等到“黃花菜都涼了”。這類事情,就有了現在的按揭貸款形式。先消費,再賺錢再還貸。記得有個故事:說有兩個老太太,都年老即將走向墳墓。一中國、一美國。中國老太太長長嘆息說,我終於攢夠了要買房子的錢了;而一邊的美國老太太卻說,我終於還完了買房子欠銀行的貸款。雖然錢可能一樣多,效果卻差十萬八千里。
-
4 # 天下話警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看自己的家庭情況,好的就不說了,咱們說說不太好的。
如果家庭條件不太好,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見解。
第一、在日常花銷上,吃、穿、用、行上一定要先攢錢再消費,比如說你喜歡上了一款表,那就攢夠錢再買。
第二、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酌情先消費,後攢錢,這個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啊,看病,買房,等事情上。有病一定要看,借錢也要看,買房,如果是剛需,根據自己的情況,首付不夠,差一點,借錢也要買,因為越晚買,房價漲得速度永遠比你攢錢的速度快,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攢不到錢,而是控制不住花錢的慾望,買了房,有了壓力,自然而然就攢到錢了。
回覆列表
我只是發表一下自己的看點。
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應不應該,每個人的消費觀不同。我父母他們上一輩人是節儉慣了,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只買必需品,吃的東西都是自家地裡長出來的。所以我從小受他們影響,買東西之前都反覆想要不要買,能起多大作用。如果用的頻率不高忍一忍就過去了。又或者貨比三家,看哪裡便宜買哪裡。往往因為計較價格乎忽略質量而買不到原本心儀的東西。即使手裡有足夠的錢。卡里有餘額而且看到數字上漲才有安全感。
而我的一個朋友,信用卡好多張,拆東牆補西牆那種。買東西看中就買,只買好的,不問價格,即使我提醒他高貴啊沒必要買這麼好的又用不了幾次,人家不在乎說要買就買好的。九成新的東西如果看著佔地方就扔,下次再用的時候哪怕就用一次也買。他的觀點是花錢心裡高興。即使欠著銀行不少錢,每天還是瀟瀟灑灑。
有時候我會羨慕他的灑脫隨性,討厭自己的優柔寡斷。他的錢轉不開的時候也會覺得如果不那麼大手大腳還款也不會有壓力。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習慣,和年齡無關,更沒有應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