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18083653657

    朱自清先生以《背影》而聞名文壇,足以見其刻畫人物的功力,這裡除文字技巧外,感情因素是把握文章主體的砝碼。在文章《哀韋傑三君》中,朱自清以濃郁的悲愴之情,追憶了一位可愛的青年學生,其情之切,哀之深,令人掩卷唏噓,感嘆叢生。

    善於捕捉人物最顯著的特徵,以達到難忘的境地,這是朱自清人物散文中常見的刻劃手法。在朱自清的筆下,韋傑三君是一位溫雅的少年,他與朱自清相識,是經同鄉介紹,初次見面,韋傑三誠懇、尊師的舉止便給朱自清留下了“可愛”的印象。後來韋傑三的國文課被分配在別的老師班裡,他很想轉到朱自清班上沒有成功,但每每與朱先生相遇便微笑致意,敬師如故。作者一路敘來,娓娓而談,如道家常,於平淡的感情色彩中流露出對青年學子的憐愛之情,接下來作者進一步瞭解到韋傑三家境困頓,他自己的學費,一半是靠休學做教員弄來的,一大半是向人告貸來的。他雖窮,但絕不願平白接受人家的錢,年紀雖輕“做人卻有骨幹的”,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至此,這個年輕可愛的少年,在作者的筆下閃現出最耀眼的生命之光,然而猶如一曲悲壯的交響樂未及高潮便戛然而止,3.18執政府的大屠殺,折斷了韋傑三青年學子花一般的生命。作者用異乎尋常的冷靜追敘了與韋傑三訣別的情境:這天早晨作者與韋相遇,“他照平常一樣,微笑著向我點頭”,遊行回來的晚上,作者得到訊息傳聞韋傑三已死,然而無意中從學生會佈告欄中得知韋傑三仍活著,作者轉悲為喜,翌日便往城裡協和醫院探望,因遲了一個鐘點,未能與韋傑三見面,21日得到訊息——“這回他真死了!他死在二十一日上午一時四十八分,就是二十日的夜裡,我二十日若早去一點鐘,還可見他一面呢”。這看似冷靜的描述,實在是蘊含著作者巨大的悲哀。古人說:嘻笑之怒,甚於裂眥,長歌哀之,過於慟哭。作者對學生的真情厚意,在極力抒寫由衷的抱憾與痛惜的烘托下,顯得更深更切了,由此可見作者行文佈局的匠心。

    作者曾多次刻劃韋傑三的微笑,反覆詠歎一個可愛的生命“他的微笑顯示他純潔的心,告訴人,他願意親近一切;我是不會忘記的。還有他的靜默,我也不會忘記。”他的音容笑貌銘心刻骨般永留在先生的記憶裡:“他的靜默裡含有憂鬱,悲苦,堅忍,溫雅等等,是最足以引人深長之思和切至之情的”。然而在入殮儀式中,朱先生面徒遭強暴的韋傑三遺容卻進行了這樣的文字描述:“他的兩顴突出,頰肉癟下,掀唇露齒,那裡還像我初見時的溫雅呢?”前後形象的強烈反差,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說朱先生於23日滿懷義憤寫下的《執政府大屠殺記》是一篇血與淚的控訴,那麼這一篇《哀韋傑三君》則是一曲哀轉百回的輓歌,這裡作者的哀痛是廣博的,它超越了師生間個人的不幸,是作家哀嘆社會、民眾;是喪失理想與希望的悲哀,而這種痛苦是比任何不幸都來得更為椎心疾首,因而文章從一開始便以“哀”定下了基調,青年學子的可敬可愛,抱憾終生的訣別,無不瀰漫著作者那至深至切的哀痛。在籠罩著哀苦、痛惜、悲憤的文字氛圍裡,朱自清先生用筆墨在呼喚著青年學子不屈的靈魂“韋君,我們失掉了你,更將從何處覓你呢?”這使我們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KPI都有什麼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