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齊天樂1

    最早的記載是一首彈弓歌,就是古人打鳥射兔的實況形容。

    全文: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這是文獻中純天然無修飾的描述,能看不能聽。發什麼音,唱什麼調,牙齒是否漏風都不相干。

    此後歷朝歷代的詩詞歌賦,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雜劇等已是多得不足道了。能唱,大都有詞無譜,流傳無幾。

    真正自古以來,民間一直永流傳的經典歌謠,應該就是“哼唷,哎喲”歌了。

    幹活扛貨時大家一起“哼唷哼唷”,打架輸了痛了就變個聲,成“哎喲哎喲”。

    此歌上可以追溯萬年,遠在黃帝蚩尤大戰之前。而且一直源遠流長地傳承下去,直至人類滅絕。。。無聊,瞎扯。。。

  • 2 # 品足

    古人唱的歌有很多的都流傳到現代來了,只不過沒有當時的曲調了而已,只留下簡單的文字和深遠的意境。下面來簡單說一下。

    像我們比較熟悉的遠到詩經裡的詩歌,近到相對完善的宋詞和元曲都是古代人吟唱的歌詞。這些作品跟我們現代歌詞的性質是一樣的,只不過當時記錄聲音的條件還不像現在這樣完善,所以能夠流傳下來的就只有歌曲的文字部分,也就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宋詞元曲什麼的,只不過沒有當時的曲調。

    我們現在也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古風歌曲,這些歌曲的作詞都嚴謹地符合古詩詞的平仄韻律,單看歌詞的本身也是一首不錯的詞作或者詩作。

  • 3 # 風露中宵2

    中國古代《詩經》、《楚辭》、《樂府詩集》所收載的詩都是當時唱的歌。詩的產生是先歌而後吟,古人是唱詩,詩的格式、語句的長短要附合曲子的需要,押韻也是為了使語句曲調更加上口,尾音整齊悅耳。唐代詩仙李白、白居易的詩當時也廣為宮中、坊間傳唱。到了宋代更是在詩的基礎上產生了專業性更強的詞,風頭比詩更健,有專門的詞牌,寫詩變成了填詞。到了元代出現了《元曲》,把詩詞全部曲調化,以歌劇的形式演出,元雜劇流行,詩人改行當了劇作者。明清時期戲曲藝術更加專業化,但名詩、詞作者的作品配曲傳唱,也是長盛不衰的"流行趨勢"。因此,從詩歌產生時間上看,大部分時間以唱為主,就是今天所說的歌。然後是歌、吟並行,其中相當時段還是歌重吟輕。再後來才是唱吟分離。至於曲,我想除了那些傳下來的古曲(大部分是後人整理,相似性如何,存疑),大多失傳。你也許只能從京劇以及眾多地方戲中感受絲絲餘韻,但哪是古哪是今,又怎能分清呀!

  • 4 # 西風濁酒

    《詩經》和《楚辭》就是西周到東周人民唱的歌,“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在婚姻典禮上唱的,“氓之嗤嗤,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是在女子被氓這個負心漢欺騙之後唱的;還有很多名篇,《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三百篇,又稱《詩三百》

    《楚辭》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開創了“楚辭體”,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到了秦漢,又有了《樂府詩》,包括祭祀之樂,雅樂,民歌等,內容豐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藝術上較前代也有了更高的造詣,其五言、七言和雜言的詩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詩歌的先聲。魏晉時的七言詩,到 了唐宋,又產生了形式多樣的五言詩和詞,流傳了千年,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元朝時的雜曲。這些都是古代人民唱的歌,更是中華民族經典寶貴的財富。

  • 5 # A敖華

    你提的問題太無厘頭,古人指什麼年代?文化傳承,在創新。據我所知,曲子傳下來有。歌詞傳到現在的,有少許。這二者你到崑曲(戲)裡找。曲子你到廣東樂音裡找。傳承百年,二百年的,你到少數民族山歌(原生態)裡找。至於音樂元素,被現代音樂吸收就更多了。二百年,三百年的,曲與歌,戲劇裡找,越是地方戲,越是老山深處,靠口頭傳承的,你一定能找到。

  • 6 # 鹹魚閒聊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中國的音樂變遷史來看,中國的音樂文化伴隨著社會的變革也一直在變化,其歷史源遠流長,賈湖骨笛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樂器,距今約8000-9000年,由於中國音樂的發展太大太雜,我這裡就大體分幾個階段來簡單講述。

    一,夏商西周時期

    這個時期中國處在奴隸制時代,在這個時代,音樂確切的說是舞樂,是奴隸主專有的,而舞樂的主要用途是用在祭祀等重大典禮場合,以歌頌統治者的功德,像夏朝的《大夏》,商朝的《桑林》,西周的《武》,《象》等等。

    二,春秋戰國時代

    這個時代社會逐漸向封建社會轉變,急劇的社會變革帶來了音樂文化(包括音樂理論和樂器)的快速發展,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其實就是一部歌曲集,它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記載的是各諸侯國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還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等躋身中國十大名曲的古琴曲等。

    三,漢魏晉南北朝

    這時期的歌曲可以用北宋郭茂倩主編的收錄這一時期歌曲民謠的著作《樂府詩集》來概括,《樂府詩集》收錄極其廣泛,像我們熟知的《木蘭辭》,《孔雀東南飛》都收錄於其中,還有例如劉邦的《大風歌》,項羽的《垓下歌》,北魏時期的《敕勒歌》等等傳唱度都很高。

    四,隋唐宋元明清

    因為這一段時期中國處在大一統,經濟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各民族創造了燦爛的音樂文化,歌曲形式也是此起彼伏,多種多樣,像隋唐時期的古體詩,律詩,絕句,長詩等題材的詩歌,這些統稱為唐詩,宋元時期的宋詞元曲,明清時期雜劇戲曲的興盛。唐詩宋詞元曲明清雜劇其實在那時候大多都是譜曲,唱出來的,像唐玄宗時期,李白作《清平調詞三首》,就是由當時的著名的樂師李龜年譜曲傳唱,宋詞更不用說了,本身就是歌詞,柳永創作的《望海潮》等都是由歌妓譜曲來唱。

    由於年代久遠,大多曲子已經失傳,只留下了歌詞,所以現代很多人都開始致力於詩詞的重新譜曲傳唱,像我前面提到的《清平調》,鄧麗君和王菲就曾譜曲錄製,來了一次跨越時空的對唱,還有蘇軾的《水調歌頭》等等,最近央視舉辦的《經典永流傳》節目亦是如此。

  • 7 # 秋風雜談

    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學習的《詩經》,特別出名的就是:關關雎求,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些都是詩經裡面的一首而已,《詩經》號稱《詩三百》代表了古代詩詞文化的結晶與集合,有時間的話多讀讀研究細細品嚐下古代詩歌文化挺好。

    還有一部是《楚辭》是古代一種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是由屈原所創的一種新詩體。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離騷》。“風騷”即代表了“詩經與楚辭”因《詩經》因《國風》而出名。

    如大家有空可以多多研究《詩經》與《楚辭》你會感受頗多,古代文化的結晶,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詩詞歌賦全在裡面,很深的文化哦!

    故有人說學會《詩三百》不會走路也會作詩。大家有空多多研究吧,甚有益處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常規潛艇怎麼攻擊比它還要深的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