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番茄說足球
-
2 # 保羅amoy
1990年義大利之夏伊始,是我開始關注的第一屆足球世界盃,最終奪冠的正是三駕馬車領銜的德國戰車。
正如那屆德國國家隊一樣,德國戰車一貫的風格就是不屈不饒、個個硬漢的猛男形象,無論是前鋒線金色轟炸機的攻城拔寨,還是無法逾越的後腰馬特烏斯,最後挺立著布雷默全能無敵……,之後還不斷認識了哈斯勒、薩默爾、卡恩、穆勒等等等。
德國足球一直都是傳統的歐洲強隊,留在球迷印象中的那隻戰車永遠不會變老爺車,場上浴血奮戰、不服輸的韌勁讓每一個對手膽寒,硬朗的團隊打法也讓技術型球隊捉摸不透。這架戰車有時候像寶馬車那樣優雅高貴,有時候又像賓士車那樣質量過硬,有時候還像保時捷那樣瘋狂飛奔。
-
3 # 小g侃綠茵
堅強、穩定和審時度勢是德華人永遠的法寶,依靠著這些在漫長的世界盃歷史中,德華人是戰績最穩定,最優秀的一個。今天的德國隊延續的正是這一傳統。天生的紀律性和戰術素養使他們在場上一絲不苟地執行著主教練的戰術,清醒地認識場上的每一個變化,做出最符合要求的反應。鐵打的神經讓他們知道怎樣應付壓力,作為足球強國,稍有差池,媒體每天的批評聲都如同鋪天蓋地一般襲來,但德國隊絲毫不為所動,這根神經即使在任何壓力下也毫不彎曲。
在世界盃的歷史上,德意志高於一切。他們對於德意志的忠誠,對於球迷的忠誠推動著他們完成自己的任務。世界盃,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職業球員的工作,也是他們對於祖國的責任和義務。正如德國國歌中所唱道的:“先輩古老而高貴的名聲;激勵我們從事高尚的事業,即便要用去我們的一生”一代一代的德國球員正用身體和精神去實踐著這一莊嚴的諾言,在他們的努力下,足球不僅僅是一項運動,更是整個德國精神的寄託。
1954年,34歲的瓦爾特在伯爾尼為德華人開創了世界盃的新時代,激發了整個德國重新在戰後的頹廢中振作起來。1966年初出茅廬的貝肯鮑爾和席勒率領的德國隊讓英華人明白了德國足球的精神:他們以為一切都已經結束了,可德華人又站起來了。雖然他們憾負這場爭議極大的決賽。1974年貝肯鮑爾和穆勒逆轉擊敗了所向披靡的荷蘭隊,克魯伊夫在足球皇帝面前俯首稱臣。1982年他們在西班牙輸給了義大利隊,4年之後,連續第二次殺入決賽的德國隊惜敗給了阿根廷隊,但在1990年他們連續第三次進入決賽的時候,終成正果!貝肯鮑爾率領“三駕馬車”再度登頂世界之顛。
每一次的比賽前德國隊員都要面目嚴肅的高唱國歌:“我們一起為了這個目標而努力,像兄弟那樣團結起來,獻出我們的雙手和真心”,用自己的全心全能來表達對國家的敬意。
德國國家隊被譽為世界上最有名及最成功的國家足球隊之一,德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包攬男、女足世界盃冠軍的國家。曾經四次奪得世界盃(1954年,1974年,1990年,2014年),僅次於巴西,由1954年開始從未缺席過世界盃決賽圈。德國亦曾經三次奪得歐洲國家杯冠軍(1972年,1980年,1996年),是奪得最多歐洲國家杯冠軍的球隊。足球毫無疑問是德國最流行的運動。德國是從英國引進足球運動的第一個歐洲國家,並很快就成為了佼佼者。德國足球屬於力量型足球,被稱為綠茵場上的“德國戰車”。
-
4 # 歡樂易佔
德國隊一直是一支非常注重團隊協作的團隊。早期的德國隊不是缺乏細膩的個人技術與天馬行空的創造力,嚴格的團隊執行力掩蓋了球員在大賽上的個性展出。
現在的德國隊更多的注重快節奏比賽的適應力於對比賽的控制力,追求高品質的比賽質量。
對於球員的體力有非常好的保護,但缺點十分明顯,年輕球員缺乏對比賽的閱讀能力,戰術水準有所下降。
優秀的青訓體制帶來的球員儲備更多。
-
5 # 海哥亂侃歐洲足球
其實德國是世界足壇少有的擁有自己鮮明風格的足球強國。
因為筆者看球比較晚,所以不談90年之前的,只談90年至今的德國足球風格。
克林斯曼之前的德國足球風格——堅強穩定在克林斯曼做德國主教練之前,德國足球因為人才斷檔,導致頂級球星數量不多,哈斯勒,克林斯曼,比埃爾霍夫,卡恩,巴拉克,馬特烏斯,紹爾,諾伊維爾等球星。而且要注意哦,這些球星很多都不是同一年代的,因此,看起來這麼多球星,其實從90年到2012年左右,德國一直沒有什麼頂級球星支撐,96年歐洲盃幾乎是德國隊最後的光榮。此後德國就開始了鐵血支撐戰術年代,早期的馬特烏斯,後期的巴拉克加卡恩。德國隊的戰術就是中後場堆積一大堆中老年人,用自己的身體去參與防守肉搏,中前場放兩個速度快,技術好的年輕人去衝刺,博一把搶點或者頭球硬砸的機會,因此德國的頭球大師一直不缺,從克林斯曼到比埃爾霍夫,再到克洛澤。同時,德國的防守雖然以老人為主,但防守質量卻相當不差,因此經常可以把比賽拖入點球大戰,用點球大戰來擊敗對手。當時的各大世界強國不但害怕德國的反擊頭球,更怕被德國隊帶入點球大戰,因為德國隊的點球成功率實在太穩定,太高了。
克林斯曼之後的德國足球風格——放棄高空優勢,主打中場控制自從克林斯曼成為德國隊主教練後,就對德國的傳統反擊頭球打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後勒夫也將這一理念一直延續下去。具體的做法為將巴拉克放逐,引入新的年輕球員,施魏因施泰格、格策、波多爾斯基,厄齊爾,穆勒,拉姆,克羅斯。這些年輕球員基本都具有優秀的傳控技巧,清醒的頭腦,完全可以滿足克林斯曼和勒夫要求的技術流,地面流打法。同時德國在這一時期,優秀的中場球員井噴,在很多情況下,德國甚至能夠排出無鋒陣的打法,用跑位詭異的穆勒擔任中鋒,伺機在禁區內進行搶點。
儘管這一戰術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夠取得很好的成績,在巴西世界盃上,甚至打了技術流的祖師爺巴西7比1,但在後期,由於德國戰術的限制,德國的頭球功力反而沒有了,遇到龜縮防守的球隊,德國隊缺少一柄攻城錘,戰績也從此直線下降。
德國的總體風格一向是偏重穩重和整體推進,但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改革下,開始轉向了技術流打法。但德國的國民性在這裡,未來德國必將繼續走向差異化,繼續走回自己注重整體推進的打法,畢竟這樣的打法在很長時間已經證實了是適合並且能夠取得勝利的。
回覆列表
德國隊有著天生的紀律性,在場上也一直是一絲不苟的態度,並且能夠針對突發情況來做應變。
作為足球強國,德意志戰車的精神一直被人們敬仰,而球員們也有著自己的忠誠與敬仰,作為職業球員,贏得勝利是他們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對待任何比賽都是認真嚴肅的態度。
並且他們的心態不會受任何因素的影響,抗壓能力也極強,整體意識強,身體素質好,意志力足,因此德國隊偏身體的較量和整體戰術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