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
2 # 中醫養生鄭芝環
冬令季節氣候寒冷,萬物封藏,而中醫認為腎藏精,養生方面最適宜收斂潛藏,所以冬季的養生,可以透過飲食、藥物、睡眠等方面,達到收斂固精的目的,對於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有特別的作用。
在收斂潛藏方面,精神調攝是很重要的,不要患得患失,不求功名利祿,保持不驕不躁的心態,合理的用腦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調節生活規律,就能夠起到補養身體作用作用。
冬天是進補的最佳時間,一些慢性疾病,虛寒型的疾病,到了冬天很容易發作,比如一些咳嗽、氣喘等問題,多是因為陽氣虧虛所導致的,治療當用溫熱的藥物調養,飲食也要避生冷,適當的溫補,用藥比如附片、肉桂、乾薑、紅參等等。
飲食方面也要因人而異,比如氣虛的多食用人參、淮山藥、大棗、雞肉等,血虛的多吃豬肝、櫻桃、當歸、阿膠;陽虛的可以適當吃生薑、羊肉、狗肉、牛肉的溫補。
但是,任何養生食品都要有度,也要講究飲食多樣,五穀魚蛋肉菜多種搭配,才能保持營養均衡,補養滋膩不要太過,以免導致上火,虛不受補。
古代養生,對節制房事也很有講究,不宜縱慾過度,男子重在養精,女子寧心安神益血,所以,節制房事以保護腎氣,冬季養生的必須。
-
3 # 凌三笑道醫
【冬季養生以腎為先 補腎多吃七款黑色食物】冬季是腎病的高發季節,因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身體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生重點是“養腎防寒”。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裡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奇,此冬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藏”是冬季養生的主題,所謂“冬藏”,就是指人們到了冬天,應該養精蓄銳、休養生息。
1.早睡晚起
冬季作息時間宜早睡晚起,因為早睡可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晚起可養人體陰氣,躲避嚴寒。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冬季早睡晚起可避免低溫和冷空氣對人體侵襲而引發呼吸系統疾病,也可避免因嚴寒刺激誘發的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充足的睡眠還有利於人體的體力恢復和免疫功能的增強,有益於預防疾病。
晚起也有個限度,如果每天睡到日上三竿,那就太懶了。
2.減鹹增苦
冬季飲食要遵循“養陰潛陽”的原則,宜多吃些溫性食物,如糯米、狗肉、羊肉、牛骨髓等,既滋補又抗寒;少吃生冷、油炸及寒性食物,以免損傷陽氣或陰液;同時要減鹹增苦,以養腎、護心。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如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等。
3.養腎為要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儲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例如,狗肉、羊肉、鴿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4.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人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迴圈,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鬆軟。
5.耐寒鍛鍊
人的耐寒能力雖然是有一定限度的,體質不同的人對寒冷刺激的反應也是有差別的,但透過鍛鍊可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耐受性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耐寒鍛鍊對人體的心血管、呼吸、消化、運動、內分泌系統都有幫助,從而能減少冠心病、腦血管意外、感冒、咳嗽、關節炎、肥胖病等的發生。同時耐寒能使人長壽,對於年輕人來說,耐寒還可以鍛鍊人的堅強意志和頑強精神,尤應提倡。
冬季養生,要預防六種型別的疾病發作。
1.呼吸道感染
寒冷刺激可使鼻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並導致氣管、支氣管痙攣,為各種致病微生物的侵入創造了條件,因此,包括感冒在內的鼻炎、咽炎、氣管與支氣管炎、肺炎、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成為冬季最為常見的一類疾病。
注意保暖,多飲水,避免煙霧、粉塵等對呼吸道的刺激,調節好居室微小氣候。同時,要積極治療感冒,以防感染向下呼吸道蔓延。
2.心腦血管病
寒冷的天氣能引起心腦動脈血管痙攣收縮,導致血流減慢,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臟負擔加重,使冠心病患者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腦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患者發生中風,成為此類疾病死亡的高峰。
要加強禦寒,特別是氣溫驟降時,要及時增添衣物,注意休息,防止過勞,合理飲食,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和不良情緒干擾,患者堅持服藥,備好急救藥品。
3.胃病加重
人體感受風寒尤其是胃部受涼後,胃易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及適應性隨之降低,兼之冬季人的食慾較好,食量增加,胃的負擔加重,很容易導致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舊病復發,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進食要定時、定量,食溫、食速要適中,少食油膩,忌食生冷辛辣,勿暴飲暴食,忌菸戒酒。
4.風溼類關節病
冬季多風以及在一些相對潮溼的環境,可加重寒冷刺激,以致血液瘀滯、經脈痺阻,使得“老寒腿”等風溼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病情反覆發作,表現為肢體痠麻脹困、屈伸不利、疼痛加重。
要注意避風和避免潮溼,選擇吃一些優質蛋白和高維生素以及易消化食物,動靜結合,勞逸適度,適當鍛鍊,注意患肢保暖,切忌使用冷水,必要時可做一些理療。
5.季節性面板損害
既幹又冷且有風的天氣可引起人體面板及皮下毛細血管收縮以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面板粗糙或發生皺裂並出現面板瘙癢症、口角炎等損害。耳、鼻、手、足等血液供應相對較差的部位,受到寒冷刺激,可致面板凍瘡,甚至發生大面積凍傷。
洗浴時水溫不宜過高,不要使用鹼性太強的肥皂,洗完後搽些護膚品加以保護。預防凍瘡,要多活動和注意肢體鍛鍊,鞋襪要寬鬆,外出時戴好手套、帽子、口罩和耳罩,並適當對這些裸露部位進行按摩。
6.季節性情感失調
冬季日照明顯減少,大腦松果體褪黑激素分泌開始增多,從而使人情緒低沉、精神不振、渾身懶散。這種冬季情感失調又稱“冬季抑鬱症”。
注意調整情緒,有機會的話多曬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