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案,或稱“藍黨之獄”,爆發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藍玉也是定遠人,本是開國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當兵,臨敵勇敢,所向披靡,積功至大都督府僉事。後來,他又先後跟隨中山王徐達征討北元殘部,跟隨西平侯沐英征討西番,跟隨穎川侯傅友德徵雲南。由於屢立戰功,藍玉被封為永昌侯,而且其女被冊封為蜀王妃。藍玉最著名的軍功,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作為左副將軍隨大將軍馮勝出塞,降服了北元悍將納哈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作為大將軍出塞,征討北元嗣君脫古思帖木兒,一直打到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大勝而還,藍玉因此以軍功而晉升為涼國公,他是繼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之後的明軍重要將領。 但是,藍玉因立有軍功和受朱元璋的寵愛,漸漸驕傲恣肆,曾經縱容家奴侵佔民田。御史對其家奴的不法行為進行質問,他就驅逐御史。藍玉帶兵北征回還,夜半來到喜峰關城下,要求開門,關吏限於制度沒有及時開門,他就毀關而入。後來,又有人告發他,說他私自佔有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元妃因羞愧而上吊自殺。在軍中,他為所欲為,擅自升降將校。參加西征後,他被升為太傅,而與他同時出征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卻被封為太子太師,他對此大為不滿,整日滿腹牢騷。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揭發藍玉謀反。經審訊,說是藍玉串通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劃在朱元璋出宮耕種田時起事。朱元璋當然不能容忍謀反之事,於是,藍玉被族誅,凡連坐的都稱為“藍黨”,一律處死。朱元璋親手寫詔佈告天下,並將藍玉謀反的事實編為《逆臣錄》。朱元璋在詔書中說:“藍賊為亂,謀洩,族誅者萬五千人。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殺了一萬五千多人以後,朱元璋似乎還覺得自己已經很寬容了。然而,僅列入《逆臣錄》的高官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經這一次殺戮之後,明初的功勳宿將差不多都被殺完了,各軍府衛所被株連誅殺的軍官達幾萬人。這時候,朱元璋還說什麼“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很明顯這完全是一句騙人的話,因為此時已經無人可追問了。 如此眾多手握重兵的高階將領,為什麼會毫無反抗地束手就擒呢?顯然,他們沒有任何要同朝廷作對的準備,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反謀。與之相反,朱元璋卻早為這次殺戮做了精心準備。 雖然朱元璋對權臣的防範由來已久,但藍玉案爆發還是有一個重要的導火線。藍玉案爆發前一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四月二十五日,年僅三十九歲的太子朱標死了。皇位繼承人的死,對朱元璋的打擊太大。他在皇宮東角門召見群臣時說:“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死,命也!”不禁大哭,這時他已經六十五歲了。 按嫡長子繼承製,皇位只能由皇太子的長子接任,而朱標的長子早已夭折,這時排行老大的允才十五歲。朱元璋誅殺權臣,本來想要為子孫剷除後患,當年,朱元璋曾對朱標明確表示,剷除權臣如同除掉荊杖上的棘刺,是為了便於掌握,但是他沒想到太子朱標會死在自己的前面。 有一則記載說,當初馬皇后去世以後,朱元璋一直處於鬱鬱不樂的狀態,戮殺大臣的行為也更加恣意。有一次,太子朱標進諫說:“陛下您殺大臣殺得太多,恐怕會傷了君臣間的和氣。”朱元璋聽了以後不說話,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來,將一根荊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撿起來,面對長滿刺的棘杖,太子覺得很為難。朱元璋說:“這根荊棘你拿不起來,我替你將刺磨乾淨了,難道不好嗎?現在我所殺的人,都是將來可能威脅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們除了,是在為你造莫大的福啊!”太子跪下來給朱元璋磕頭,但心裡不同意朱元璋的觀點,低頭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他這是什麼意思呢?他這是表明,父親您似乎不是堯舜那樣的明君,否則哪來那麼多亂臣賊子?你想,朱元璋聽了這話能不生氣嗎,老皇帝氣得搬起坐的椅子就扔了過去,要砸太子,太子嚇得趕忙逃走。 朱元璋把一切都設計得很美妙,但是惟一沒設計到或者說他控制不了的因素就是,朱標早逝,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把荊棘上的刺磨得再幹淨,一旦後繼乏人,操杖之人不在了,那該怎麼辦?朱標生性敦厚仁柔,他死後,他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皇孫朱允則更為孱弱,更令人不放心。朱元璋在位,尚且感到如狼似虎的悍將難於駕馭,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沒有任何政治經驗,將來怎麼能保證坐穩皇位? 雖然老將都已經被殺光了,但新起的藍玉等人能征善戰,強悍桀驁,不能不令人擔心。因此,為了孫子朱允,為了防備不測,對藍玉這樣的強臣,反也得殺,不反也得殺。藍玉等人的引頸就戮,恰恰說明是朱元璋採取了先發制人的行動。 朱元璋不僅先發制人,說話還不算數。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二十二日,他推翻了不再追究胡黨的承諾,再次借胡惟庸案誅殺了靖寧侯葉升。葉升是藍玉的姻親,殺葉升就是揭開了藍玉案的序幕。這時,藍玉尚遠在征討西番的前線,死心塌地為朱元璋征戰的他對即將臨頭的大禍毫無覺察。如果他稍有異心,在姻親葉升被殺後也不會老老實實地回來。所以,明末清初的史家談遷說:“藍涼公非反也。虎將粗暴,不善為容,彼猶沾沾一太師,何有他望!……富貴驕溢,動結疑網,積疑不解,釁成鍾室。”他這話的意思是,藍玉不過是一個脾氣粗暴的將領,驕傲跋扈,不善於討好人,引起了朱元璋的懷疑,終於招致殺身之禍。
藍玉案,或稱“藍黨之獄”,爆發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藍玉也是定遠人,本是開國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當兵,臨敵勇敢,所向披靡,積功至大都督府僉事。後來,他又先後跟隨中山王徐達征討北元殘部,跟隨西平侯沐英征討西番,跟隨穎川侯傅友德徵雲南。由於屢立戰功,藍玉被封為永昌侯,而且其女被冊封為蜀王妃。藍玉最著名的軍功,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作為左副將軍隨大將軍馮勝出塞,降服了北元悍將納哈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作為大將軍出塞,征討北元嗣君脫古思帖木兒,一直打到捕魚兒海(今貝加爾湖),大勝而還,藍玉因此以軍功而晉升為涼國公,他是繼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之後的明軍重要將領。 但是,藍玉因立有軍功和受朱元璋的寵愛,漸漸驕傲恣肆,曾經縱容家奴侵佔民田。御史對其家奴的不法行為進行質問,他就驅逐御史。藍玉帶兵北征回還,夜半來到喜峰關城下,要求開門,關吏限於制度沒有及時開門,他就毀關而入。後來,又有人告發他,說他私自佔有元朝皇帝的妃子,致使元妃因羞愧而上吊自殺。在軍中,他為所欲為,擅自升降將校。參加西征後,他被升為太傅,而與他同時出征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卻被封為太子太師,他對此大為不滿,整日滿腹牢騷。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揭發藍玉謀反。經審訊,說是藍玉串通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舳艫侯朱壽、東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劃在朱元璋出宮耕種田時起事。朱元璋當然不能容忍謀反之事,於是,藍玉被族誅,凡連坐的都稱為“藍黨”,一律處死。朱元璋親手寫詔佈告天下,並將藍玉謀反的事實編為《逆臣錄》。朱元璋在詔書中說:“藍賊為亂,謀洩,族誅者萬五千人。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殺了一萬五千多人以後,朱元璋似乎還覺得自己已經很寬容了。然而,僅列入《逆臣錄》的高官就有一公、十三侯、二伯。經這一次殺戮之後,明初的功勳宿將差不多都被殺完了,各軍府衛所被株連誅殺的軍官達幾萬人。這時候,朱元璋還說什麼“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很明顯這完全是一句騙人的話,因為此時已經無人可追問了。 如此眾多手握重兵的高階將領,為什麼會毫無反抗地束手就擒呢?顯然,他們沒有任何要同朝廷作對的準備,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反謀。與之相反,朱元璋卻早為這次殺戮做了精心準備。 雖然朱元璋對權臣的防範由來已久,但藍玉案爆發還是有一個重要的導火線。藍玉案爆發前一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朝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四月二十五日,年僅三十九歲的太子朱標死了。皇位繼承人的死,對朱元璋的打擊太大。他在皇宮東角門召見群臣時說:“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於死,命也!”不禁大哭,這時他已經六十五歲了。 按嫡長子繼承製,皇位只能由皇太子的長子接任,而朱標的長子早已夭折,這時排行老大的允才十五歲。朱元璋誅殺權臣,本來想要為子孫剷除後患,當年,朱元璋曾對朱標明確表示,剷除權臣如同除掉荊杖上的棘刺,是為了便於掌握,但是他沒想到太子朱標會死在自己的前面。 有一則記載說,當初馬皇后去世以後,朱元璋一直處於鬱鬱不樂的狀態,戮殺大臣的行為也更加恣意。有一次,太子朱標進諫說:“陛下您殺大臣殺得太多,恐怕會傷了君臣間的和氣。”朱元璋聽了以後不說話,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來,將一根荊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撿起來,面對長滿刺的棘杖,太子覺得很為難。朱元璋說:“這根荊棘你拿不起來,我替你將刺磨乾淨了,難道不好嗎?現在我所殺的人,都是將來可能威脅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們除了,是在為你造莫大的福啊!”太子跪下來給朱元璋磕頭,但心裡不同意朱元璋的觀點,低頭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他這是什麼意思呢?他這是表明,父親您似乎不是堯舜那樣的明君,否則哪來那麼多亂臣賊子?你想,朱元璋聽了這話能不生氣嗎,老皇帝氣得搬起坐的椅子就扔了過去,要砸太子,太子嚇得趕忙逃走。 朱元璋把一切都設計得很美妙,但是惟一沒設計到或者說他控制不了的因素就是,朱標早逝,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把荊棘上的刺磨得再幹淨,一旦後繼乏人,操杖之人不在了,那該怎麼辦?朱標生性敦厚仁柔,他死後,他的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皇孫朱允則更為孱弱,更令人不放心。朱元璋在位,尚且感到如狼似虎的悍將難於駕馭,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沒有任何政治經驗,將來怎麼能保證坐穩皇位? 雖然老將都已經被殺光了,但新起的藍玉等人能征善戰,強悍桀驁,不能不令人擔心。因此,為了孫子朱允,為了防備不測,對藍玉這樣的強臣,反也得殺,不反也得殺。藍玉等人的引頸就戮,恰恰說明是朱元璋採取了先發制人的行動。 朱元璋不僅先發制人,說話還不算數。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二十二日,他推翻了不再追究胡黨的承諾,再次借胡惟庸案誅殺了靖寧侯葉升。葉升是藍玉的姻親,殺葉升就是揭開了藍玉案的序幕。這時,藍玉尚遠在征討西番的前線,死心塌地為朱元璋征戰的他對即將臨頭的大禍毫無覺察。如果他稍有異心,在姻親葉升被殺後也不會老老實實地回來。所以,明末清初的史家談遷說:“藍涼公非反也。虎將粗暴,不善為容,彼猶沾沾一太師,何有他望!……富貴驕溢,動結疑網,積疑不解,釁成鍾室。”他這話的意思是,藍玉不過是一個脾氣粗暴的將領,驕傲跋扈,不善於討好人,引起了朱元璋的懷疑,終於招致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