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振廷1

    孫權小才,坐享地利太平。沒野心不成霸業,演義小說不能當作歷史事實。司馬懿高人,讓它們鬥坐享漁翁之益。

    看到我們國家的策略了吧,能忍就忍。發展經濟養軍事,美蘇稱霸鬥,我們也想笑到最後。

  • 2 # 來自水泊不是梁山

    以下為我個人想法,才疏學淺有理解不到之處,多多海涵。

    孫權,字仲謀,曹操曾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古時,一般避諱稱字,直呼其名或是乳名,視為不敬,比如“阿滿(瞞)”。

    首先,歷世三代的孫吳集團,孫堅、孫策,本就是三國猛人,又兼張昭、周瑜等人鼎力相助,孫吳集團自內而外,比在巴蜀南征百戰,內外交困的劉備強上百倍。即使北方的曹氏集團,曹丕雖是初登大寶,但其內部一直存在兩股勢力,保漢派和革新派(簡言之),楊修、孔融、荀彧之死,並非演義裡那麼簡單,這也是曹魏集團不能常久的癥結所在。

    再一個,我們從戰略上分析。曹魏和蜀漢能否聯手攻打孫吳呢?這個即使到夷陵之戰,魏漢也未實現左右夾擊之勢。

    其一,曹魏和蜀漢是“天然敵”,為什麼?“道不同不相為謀”,這是蜀漢的道德綱領,正統與“漢賊”勢不兩立,也是劉備集團統領巴蜀的建國綱領,如果與曹魏聯手,那就是“蛇鼠一窩”。

    其二,雖然天下分崩有其三,但是無論是孫吳還是蜀漢,無法和北方強大的曹魏單獨抗衡,這是人口、經濟的考量。在鬥爭戰略高度上,孫吳和蜀漢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簡言之,三國一統,勢在中原。

    其三,主管軍政的一把手決定了戰略方向。這是戰略的需要,也是個人意志的決定。自古我們有句俗話“時勢造英雄”又有“英雄造時勢”。蜀漢的諸葛亮,孫吳的魯肅,多有自己的戰略構想,英雄所見略同之處,就是先三分天下,待北方有變,再圖一統。之所以“三分”,均是出於自身的考量和當前形勢所迫。這也是諸葛亮和魯肅主政期間,蜀漢和孫吳和睦相處的個人表現。就像現在的國際關係中,國與國之間,有時候國家領導人之間的關係好壞會決定走向。

    就這樣吧,其他想法下次再論述。

    以上為個人一點理解,僅供參考,需要更多三國知識,個人推薦還是研讀《三國志》。

  • 3 # Andaylee

    這個問題其實從戰略角度來應對就不會有大方向上的錯誤。

    首先,三國的關係,魏吳是單純的攻防關係,吳對魏沒有根本的立國之本上的矛盾(魏對吳暫時不說)。吳漢有過之前的同盟關係,吳對漢的矛盾集中在荊州三郡,此時已盡入己手,吳無吞併蜀漢之意。漢對吳的矛盾也集中在荊州三郡,這樣的用兵目的就是奪回荊州並爭取利益最大化。魏漢是天然的敵人,蜀漢立國之本就是要消滅魏。魏對蜀漢也是如此。

    其次,三國戰略目的。吳是想鞏固既得利益,適時發展擴大。蜀漢是想奪得荊州成為逐鹿中原“橋頭堡”,魏是要兼吞漢吳實現一統。

    如此,三國間的關係就一目瞭然,魏是吳的生死大敵,蜀漢是暫時有矛盾的朋友。

    具體應對方式其實吳大帝已經做了,而且幾乎是滿分的答卷。即保住了荊州也抵抗住了曹魏,沒有絲毫的既得利益的損失,還外帶將蜀漢打到了談判桌上重新獲得了結盟的結果。

    唯一的變數就是陸遜。陸遜“才”名很大但從未就任方面軍的總指揮,這樣的人誰都不敢保證就任後會不會出現第二個“長平之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我是孫權會在江夏、揚州方向留下程普、諸葛瑾、步騭等足量水軍防禦曹魏,然後親自率步軍和部分水軍迎戰蜀漢並在赤壁留下萬人水軍機動部隊。對待曹魏需要“硬扛”,只要他敢動手就在早期以水軍的戰術優勢先聲奪人。對待劉備,要用拖,重要城池、據點必須堅壁清野重點防禦。野戰方面從夔口開始逐層防禦、遊擊騷擾重點打擊後勤補給路線,拖到任何變數出現就可以有更多的解決方案出現。外交上也必須跟進,具體操作和孫權實際做的沒有差別。但對劉備“求和”的本錢可能會不一樣,具體以實際戰事發展為依據。

    魏、漢都是剛剛立國,國內政治整合必有漏洞,曹魏方向一步都不能退,一旦退了,長江水軍就基本無用了,過了長江,就再無可以抵擋曹魏步騎兵的能力,蜀漢方向只要拖住,哪怕暫時丟失部分土地也沒問題,畢竟蜀漢的步軍實力並不比吳軍強大。總有能找回的機會。

  • 4 # 劉一千五

    如果我是孫權,我就按照孫權已經幹過的做法,不裝B地硬要趕鴨子上架,把自己當乳豬烤。

    眾所周知,曹丕上臺,是他怕夜長夢多。他兄弟多,有爭位的風險。不把漢獻帝趕下臺,他就沒有權利治服曹植,曹彰以及不服從自己的死忠於漢的大臣和曹氏宗族從及異姓士族。所以他就迫不及待地讓華歆當槍手,做搶班奪權的先鋒……於是他就上臺了。他倒並沒虐待妹夫山陽公。倒是對兄弟們下了狠手。這很讓後人覺得這傢伙人品低劣,欠缺得給司馬氏作了榜樣。

    至於劉備。其他一切都不說。他兩個兒。一個劉封,一個劉禪。封禪人家,不消說是"劉備之心,志在封禪"。他的理想就是稱皇作帝。他一聽曹丕送了個機會,立刻抓住。於是"不得已″稱皇帝了。

    孫權看見兩個皇帝都上"烤架"了,他是個慢三拍的主兒。他想被人烤,因為他覺得他的翅膀不硬,翅膀不硬就不要飛。他熬死了劉備,曹丕,才姍姍稱帝。他在這逐角中笑到最後。

    實際上,劉備是給自己氣死的,曹丕是給自己愁死的。孫權肚子大,不在乎虛名假位,最後老死。劃上句號。

  • 5 # 謝峰聊影視

    攘外必先安內。

    孫權面臨的最困難的局面不在外,而在東吳內部。

    東吳的政治格局是君主弱小,貴族勢大。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張昭虐孫權到了什麼地步,讓人感慨孫權活著真叫一個憋屈。

    孫權朝中的主要官員都來自他的父兄遺留下來的重臣和權臣,孫權自己的勢力相對弱小,在這樣的政局中,由不得孫權稱帝。並不是孫權甘願當老三,而是東吳的現狀決定的。

    孫權在題目設定的歷史時期,玩的並不高明。

    在曹魏壓力下,孫權稱臣求和,是不仁;

    他襲擊荊州後捉住關羽並殺掉他,是不義;

    因為孫權的決策重創了孫劉聯盟的基礎,是不智,不信。

    諸葛亮從西邊北伐中原,客觀上解除了曹魏對他的壓力,他卻沒有為蜀漢投桃報李,是無禮。

    這也是後世對孫權評價不高的原因,孫權太缺乏自主性,隨風搖擺的國策,讓人看不到他的氣度和定力。

    如果我是孫權,對外暫時把荊州交給劉備也無妨,畢竟孫劉有過協議,荊襄九郡有過勢力劃分,孫權並不是一無所有。荊襄是劉備掌握,某種程度成為東吳與強大的曹魏隔離的最佳緩衝地帶。

    劉備和諸葛亮的攻擊目標是中原,孫權應該坐收漁翁之利,鼓動蜀漢和曹魏決戰,利用這個契機,大量提拔自己培養的政治集團到重要的崗位,改革吏治,鼓勵農耕,向南擴充套件自己的版圖,壯大自己的國力。當兩國拼鬥的精疲力竭的時候,劉備只能放棄荊州,集中精力從西邊北伐。孫權則可以和關羽組成聯軍,由荊襄直抵中原,則大勢可成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蠶繭收購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