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異點放映
-
2 # 胖子可飛
1、嘉靖帝作為帝國的統治者,在他當皇帝的四十五年期間,分為兩個時期,在他執政的前二十年中頗有作為,以不因循守舊的革新精神開創了中興局面,他順應歷史潮流、敢於打破傳統、體恤士農工商、有利社會發展的一面;但在嘉靖二十一年之後日益腐化,朝政日壞,崇奉道教,修仙論道,最終禍及自身。嘉靖帝是個善於權謀和算計的皇帝,而且狂妄自大,但卻十分小氣,又喜歡亂花錢,也很要面子。就比如:他雖然不上早朝,但並不表示他不關心國家大事。大明帝國的財政情況,年初預算和年終稽核是多少,他都明白。什麼地方為什麼虧空,什麼地方被挪用或貪汙他也瞭如指掌。改敲磬的敲,不該敲磬的時候他也不會敲。他會借修道煉丹之際,牢牢掌控著整個明朝的政治、財經、軍事和民生大權。又比如:嚴嵩雖然當權二十幾年,但只要嘉靖帝出手,一道飭令就讓嚴嵩丟官回家,連親生兒子都保不住,其他的督撫尚書人等,嘉靖帝更是將他們玩弄於股掌之間。嘉靖帝是一切權利的核心,他代表的是君主專制和皇權無上權威。 2、呂芳,作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代表的是宦官勢力,他們的任免決定於皇帝一個人的意志,他們也只對皇帝直接負責,所以他們也是皇權和皇帝權威的堅實擁護者。不管對不對,只要涉及皇帝的利益,他們總是最先維護的,比如在年度財政彙報時:吏部和工部尚書嚴世藩和戶部尚書徐階、戶部侍郎高拱因為沒給他們票擬簽字起衝突時,說道:“議事就是議事,不要動不動就扯到什麼罷官撤職,誰該幹什麼,誰不該幹什麼,這杆稱在皇上的手上,希望大家心裡明白”。 3、海瑞是一個正面人物,他的角色塑造在一程度上反映了大明官僚體制的腐朽和底層勞動人民的辛苦。因為嚴黨想借改稻為桑之名兼併土地,所以嚴世藩密令鄭泌昌和何茂才利用端午汛毀堤淹田,並要求以賤價購買災民的土地。透過海瑞不畏強權和敢說敢幹的調查取證,最終拆穿了嚴黨的謊言。這讓海瑞成為了道德楷模,他代表的是大明律令的法治,而嘉靖帝修道的房間中醒目的陰陽標誌,表示著嘉靖帝是追求自身境界,來達到統治,這是人治的體現,他們倆分屬天平兩端,是一個平衡的狀態,這也預示著他不會死。關於最後,嘉靖帝和他說的那段對話可以看出:“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稱長江為江,黃河為河,長江水清,黃河水濁,長江在流,黃河也在流。古諺雲‘聖人出,黃河清’,可黃河什麼時候清過?長江之水灌溉了兩岸數省之田地,黃河之水也灌溉了數省兩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濁而偏廢,自古皆然。這個海瑞不懂這個道理,在奏疏裡勸朕只能用長江而非黃河,朕豈可乎?反之,黃河一旦氾濫,朕便治理,這就是朕為什麼罷嚴嵩殺嚴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長江一旦氾濫,朕也要治理,這便是朕為什麼要罷黜楊廷和、夏言,殺楊繼盛、沈鏈等人的道理。比方這個海瑞,自以為清流,將君父比作為山,水卻淹沒了山頭,這便是氾濫”。 嘉靖是如何控制幾大勢力的。 表面上整個朝堂之上由張聰,夏言、嚴嵩、徐階等幾人牢牢把持朝政,可是真正的幕後大boss依然是嘉靖帝,尤其是在宮女謀害事件發生之後,朱厚熜開始了獨居的生活,不理朝政,至於為何會沉迷煉丹,這種墮落的生活自不必多言,雖然不理朝政,但是朝中所發生之事基本上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回覆列表
看了樓上網友的回答,分析的詳細,我這裡憑藉記憶和自己分析簡單說一下。
《大明王朝1566》我覺得用分派來說不太好,我這裡用政治勢力來說明好了。
第一股勢力:嘉靖為代表的皇權勢力。
敲黑板,注意!這裡司禮監其實也是包含於這股勢力之中,因為明朝的太監不同於漢唐的太監,屬於皇權的附屬品簡單說皇帝的“狗腿子”。
劇中,無論呂芳、陳洪,黃錦、馮保之間怎麼鬥那都是內部矛盾,皇帝一句話,都得跪,於是我們會發現無論是浙江官員查案還是錦衣衛下去查案,哪怕是御前會議商量財政問題發現財政虧空是給嘉靖搞“宗教工程”都儘量規避太監這個群體所作所為,因為他們代表的是嘉靖皇帝,執行者罷了,你追究他們就是追究嘉靖。
第二股勢力:嚴嵩父子為代表的嚴黨。
這個很明顯,中央就是嚴嵩、嚴世蕃、鄢懋卿那些人,地方上就是鄭泌昌、何茂才不一一列舉。
這裡提一個人物,胡宗憲算不算嚴黨,異點君覺得算!
一方面,劇中胡宗憲自己承認,另外一方面,他一而再的為嚴嵩考慮,但是無奈嚴世蕃跟他不對付,但是這裡要強調胡宗憲是嚴黨中比較另類的人物,他是幹實事的,嚴黨只是為了政治安全和嚴嵩的知遇之恩,具體表現就是違背嚴嵩意思徹底把倭寇給滅了。
第三股勢力:裕王為核心的“太子黨”。
裕王是沒有太子之名的太子,但是由於嘉靖迷信“二龍不相見”加上猜忌心理,裕王一些事情都是由徐階、高拱、張居正、趙貞吉這些閣僚去幹。
第四股勢力:海瑞。
單獨把他拿出來作為一股勢力是因為他不同於上面任何一股,不同於第一,第二股就不用說了。
這裡主要談一下他為什麼不屬於第三股勢力。這裡有一個例子說明就是嚴嵩提出“改稻為桑”這個惡政之後,第三方也就是太子黨態度,他們態度透過張居正口說出來了即“讓浙江亂起來”,沒說後半句,後半句是什麼呢?趙貞吉說出來了“再苦一苦百姓吧”。
說白了,太子黨眼裡首先是自己集團的政治利益,然後才是別的,海瑞面對太子黨怎麼回答的呢?首先是厲聲呵斥,然後是想辭官,最後大家都知道直接針對這一系列根源嘉靖皇帝,上了天下第一書。
然後說完了派別,談一下嘉靖駕馭之術。
第一派不用說了,嘉靖的寄生蟲罷了。
對第二,第三派的駕馭其實就是利用這兩者互相牽制,嘉靖之所以遲遲不查嚴黨腐敗,不是因為他不知道,而是呂芳說的“稅只有嚴閣老的人才能收上來”,加上嚴嵩之前頭腦清楚時候青詞寫的好(給神仙寫的信,嘿嘿)所以嘉靖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對太子黨制約則是出於傳統的皇帝和儲君敏感的關係。比如對周雲逸案子殺一儆百,比如對嚴嵩一些政策,明顯太子黨反對,但是嘉靖仍然支援等等。
最後之所以廢嚴黨,一方面是他們貪汙太過分,連四六分賬都做不到。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裕王接班做準備。
對海瑞制衡嘛,只有關起來,還殺不得,沒辦法,這人太不上路,軟硬不吃,三觀正的可怕,放出去那白罵皇帝了,殺了那自己就是昏君,嘉靖自己說:他要當比干,但是我不是商紂王。同時,也有為裕王登基把海瑞放出來積累政治資本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