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川南燕子

    現落葉是什麼病?怎麼防治

    楊梅又叫白蒂黴,硃紅,聖生梅,龍睛,樹莓等名。是中國的特產水果之一,楊梅酸甜可口,汁液多,果實外觀鮮豔十分悅目,成熟後有紫,紅,白三種顏色。“初疑一顆值千金”的讚美之詞就是比喻楊梅的。楊梅生長在中國的南部,屬於常綠喬木,冬季不落葉。一般種植楊梅樹,從種植到結果大約需要4~5年的時間左右,種植楊梅確實不易,有的種植楊梅經過幾年之後,發現竟然有的楊梅出現的落葉現象,楊梅除了在村冬春更換季節,新葉老葉交替之時,出現老葉落下,一般新生葉是不會落下的。如果出現不正常的落葉,有可能是這幾點原因造成的。

    1,楊梅樹感染病害,枝葉凋萎病。楊梅樹屬於淺根系樹種,楊梅樹主根不發達,側根和毛細根,比較多,既不耐澇又不耐旱。一般,楊梅調萎病發病的時間,基本上在當年的9月份至第2年的3月份至4月份,近年楊梅枝葉凋萎病發病的省份與地區多在浙江省的紹興,台州,麗水,兩廣與福建省等。楊梅樹在受到病菌感染之後,並不馬上落葉,而是進入潛伏期,經過30~50天逐漸落葉,兩個月之後楊梅的樹葉呈現褐黃色是枯黃色,嚴重者會出現病株根系壞死,無藥可救。

    2,楊梅樹感染凋萎病,和樹勢的強弱有很大關係。樹勢弱的感染病厲害,樹勢越強,抗病效能越好。在生產上,有不少的果農採取根部土壤使用多效唑的方法,進行防控楊梅樹勢的生長。雖然多效唑在土壤中能直接被果樹吸收,但是卻有一個大的弱點,多效唑可以在土壤中殘留,如果年年土壤使用多效唑,多效唑就會在土壤中累積,對楊梅樹的控制達到上限。因此對於,樹勢比較弱的楊梅樹,不可以進行土壤施用多效唑,如果需要使用多效唑,應儘可能的進行葉面噴灑,特別是楊梅樹的苗木幼苗等。

    3,楊梅樹通風透光性差,修剪後傷口受到感染,引起凋萎病。種植的楊梅樹應該在每年的秋冬季節進行修剪,去掉病蟲危害的枝丫,提高楊梅樹的通風透光能力。合理修剪之後,應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進行全園噴灑,修剪較大的枝幹時,留下的傷口比較大,對於留下的樹幹傷口,可進行塗抹原液石硫合劑進行消毒。

    4,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過於貧瘠,長期不進行使用有機肥,而是採用化肥代替,長期使用化肥容易造成土壤板結,鹽鹼化加重,楊梅喜歡的微酸性土壤,土壤環境遭到了破壞,土壤環境惡化,造成楊梅樹黃葉落葉現象的發生。對楊梅樹施用冬肥應增加有機肥的比例,有機肥,比如畜禽糞便,必須從經過充分腐熟之後再使用。

    5,楊梅樹定植在低窪處,由於楊梅樹受澇而出現黃色葉片,出現受害的現象,時間一長,因樹根呼吸不良,而感染凋萎病

  • 2 # 小易打工生活日記

    有些東魁楊梅的成年結果樹本來單株結果100~200千克都不成問題。有些是栽植後3~4年生的幼樹。這些幼樹,樹冠扁圓,枝葉茁壯,長勢喜人。可是這些樹,突然出現少數枝序上有少量的黃葉,繼而整枝大的枝序上從少量的黃葉到全枝序都黃葉,又是大量落葉,又是小的枝梢枯萎,到大的枝梢或整枝枝序枯萎,直至全樹枯死。這種現象,除浙江台州市所轄的縣(市、區)有反映外,國內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亦有來人、來信、來電反映這種落葉枯枝的症狀。有的果農為了讓我們看得清楚,特地帶著實物、照片、錄影片找來,都是說的以上敘述的情況。有的還說:“這是東魁楊梅的什麼病?是不是像人體上難治的癌病?”有的也說:“我用了好多種農藥,已是2~3年連續治,都是治不了的絕症,多麼惋惜!”由於反映的果農太多,農業局在調查,邊實踐,已經得出了初步的效果。現在介紹給大家,請各地參照我們提出的要求,繼續觀察試驗。

    我們認為,這種東魁楊梅的大量枯枝落葉,是嚴重缺硼症的表現。

    根據陳健、管其寬編著的《楊梅豐產栽培技術》(金盾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介紹的楊梅缺硼時表現:“楊梅樹頂端生長受阻而枯死,葉片增厚變脆,莖和葉柄表面增厚,並木栓化,花葯萎縮,花粉異常,果實發僵,果肉乾癟,淡而無味,重者樹的頂部生長受抑制,樹冠呈現禿頂狀態。南方楊梅樹常發生枯梢病,這就是缺硼所引起的一種生理性病害。”國內其他書籍只介紹楊梅缺硼時出現小葉病,新梢叢生成簇,花芽發育不良,果實僵硬等症狀。現在根據我們多年觀察,將東魁楊梅各部位的缺硼表現分述如下:

    樹冠。多數是半株或若干枝序發病;也有樹冠頂部發病,而四周的枝序生長仍然正常。

    芽。其中:

    a.葉芽。同一枝上的葉芽發育很不正常,有的葉腋中的葉芽不會發育,所以不能萌發新梢;有的葉腋上數芽同萌,故形成簇狀叢生的新梢。枝梢頂端的生長點萎縮或死亡。

    b.花芽。叢狀枝上很少形成或不形成花芽,即使形成的花芽,也發育不良,瘦小,不易開花或推遲開花。

    花。花色暗淡,柱頭萎縮,落花、落果嚴重,基本上不結果。

    果實。果小,且汁少,肉柱尖硬,成熟推遲,品質很差,鮮食困難。

    葉片。葉狹小,故被稱為“小葉病”。但有多種表現,如:

    a.葉色暗,無光澤,葉肉增厚,質脆硬。

    b.葉片黃化,在黃色葉片上間或有紫紅色或紅褐色的暈斑。這些斑,不同於褐斑病的病斑。前者周圍無圈線,斑中間無灰褐色病區與黑色小點;而後者有圈線、病區與小點。

    c.病葉葉脈腫脹凸起,葉背異常平滑。

    d.葉呈棕褐色,並且大量脫落。也有幼樹或大樹上的部分枝序,葉呈紫藍色或紫褐色。這種葉色,群眾稱為“豬肝色”,也稱“豬肝葉”,是缺硼相當嚴重的結果,也是枝序枯萎之前大量落葉的表現。

    枝梢。因為枝梢生長點萎縮或枯死,所以萌發簇狀叢生的新梢。枝梢萌發很不正常,春季不能萌梢或萌梢時期較正常樹要推遲10天左右。新梢短又細弱,新梢上部的節間更短縮,新梢的頂芽往往萎縮,很快就停止生長。接著又大量的側芽發生,形成更多叢簇狀的細梢和枯頂現象。新梢上的葉片永不轉綠,繼而很快落葉。多年生枝序上先是呈現黃葉或棕褐色葉片以後,出現大量落葉。落葉後的枝序,先是枝梢枯萎,接著就是枝序先端枯萎,逐漸向枝序後端推移,並在枝序上出現區域性的灰白色或黑灰色的絲狀物,被人稱為“梢枯病”或“小葉病”病害。這種絲狀物,不要誤認為“枝腐病”的菌絲;而是因缺硼引起枝序枯萎後,再由腐敗菌寄生才形成菌絲體。這種腐敗菌,是一種弱寄生菌,要待枝序衰弱或枯萎後才暴發出來,它與枝腐病的病菌[真菌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菌目腐皮殼菌Valsa coronata(Hoffm)Fr.]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只看到其表面現象,要分析其根本原因。絕對不能只治“標”,要治其“本”,才能解決東魁楊梅枯枝落葉的根本原因。

    根系。根系萎縮,出現大量的死根爛根。新根發生少,細弱。留存的老根質地變脆,易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罐車安全閥怎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