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孫宸悟
-
2 # 和媽媽一起長大
口欲期,是人性發展的最原始的階段,是最原始的性力和興奮的感覺。吸吮母乳,咀嚼吞嚥,吃手指腳趾等,所有透過口部運動的感覺來獲得興奮和滿足。
口欲期順利度過,孩子將來發展的性格會積極向上Sunny。
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的話,長大會出現口腔性依賴,會退縮、猜忌,會悲觀、渴求、貪婪,心理層面退行到嬰兒期,比如對食物的貪婪,男性擇偶會選擇看乳房大不大。
成癮也是和口欲期有關,比如喝酒、抽菸、打遊戲等。
-
3 # 呆萌Damon爸爸育兒經
“口欲期”是否得到滿足對孩子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口欲期”的孩子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什麼是“口欲期”“口欲期”是指孩子1歲前,喜歡把一切東西都往嘴巴里塞,用嘴巴舔和吸吮手指、腳丫子、衣服、玩具等一切物件。一般在兩個月大開始,持續到能進食後慢慢減少、停止。
“口欲期”是人類原始的反應,寶寶用嘴巴去探索和了解身邊的事物。小寶寶對世界充滿著好奇,但是手腳及其他感觀系統還未發育完整,而嘴巴卻是天生最完善的器官(生下來就能有力的吸吮奶水),小寶寶要探索身邊的事物,那就用最強的“裝備”吧。所以寶寶會碰到什麼舔什麼,這是寶寶在學習呢!
另外,在“口欲期”時,寶寶透過吃手等行為,讓口腔和感觀上獲得滿足和快感,真是欲罷不能啊
“口欲期”得不到滿足會有什麼影響很多家長由其是長輩,會擔心口欲期寶寶的行為不衛生,會擔心手指或者其他的物件傷害到寶寶的口腔,將來牙齒長得不好等等。想盡辦法阻止寶寶往嘴裡塞東西,一看寶寶吃手,有的會打小手,更有甚者給寶寶手上抹辣椒️……讓寶寶的口欲期得不到滿足,那就會帶來以下的影響。
最明顯的就是口欲期過度延長,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過度補償”。在口欲期過後仍然會喜歡吃手、咬指甲,甚至變得喜歡咬人。一歲左右的寶寶喜歡咬人,跟口欲期得不到滿足有著很大的關係。寶寶口欲被無情地剝奪,除了導致寶貝將來習慣性咬人外,還會咬壞東西、口頭攻擊或習慣性穢語等。看似不可思議,但確實帶來了以上的影響。
而“過度補償”會讓孩子以後一旦遇到焦慮不安,孤獨無聊的情況就會不自覺的吮指、咬物、咬唇等,並進一步發展為口腔不良習慣。口欲期被家長粗魯地干預和制止,孩子長大後還可能出現貪吃,抽菸,喝酒,饒舌等現象。
老詹一緊張就咬手指 口欲期得不到滿足的表現
如何應對孩子的“口欲期”6個月以內的寶寶吃手、吃玩具等是寶寶發育的正常過程,有利於寶寶口腔的發育,有助於乳牙的萌出,有利於語言發展。
既然“吃手”有這麼多好處,我們應該如何陪伴孩子渡過“口欲期”呢?
保持清潔很重要。既然我們不能過多的阻止寶寶吃手、咬玩具,那就多清潔小手和玩具吧;準備柔軟的玩具、咬膠。為了保護寶寶的口腔,買一些咬膠類的玩具,柔軟不傷口腔。出門時就多備幾個,不時的更換乾淨的給寶寶“享用”;多和寶寶身體接觸,多抱、撫摸寶寶,常給寶寶做按摩,揉手指,按腳丫。讓寶寶的神經系統更加敏感,幫助完善神經發育;不要過早的斷奶。母乳餵養最好能堅持到6個月以上,喝奶是對寶寶口腔很好的鍛鍊。給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寶寶很敏感,房間的環境不要經常變動。同時父母一定要多給寶寶擁抱和關心,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以上就是“口欲期”的應對方法。不要阻止寶寶吃手,讓寶寶“口欲期”得到滿足,對寶寶的健康成長有大幫助。
-
4 # 愛生活的僑大哥
口欲期一般是0-1歲期間
在此期間寶寶用口腔去探索世界、感知世界。寶寶在口欲期時,千萬不要阻止探索的過程,越是得不到滿足,越容易延長口欲期的時間。應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寶寶盡情啃咬和探索,這對寶寶認知這個世界是有好處的。
-
5 # 智慧爸媽研習社
當你發現你的寶寶喜歡啃任何他所能接觸到的東西,比如手,玩具,桌子,腳丫子等,而且還經常口水,別擔心,你家寶寶可能是進入口欲期了,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
一歲以內的寶寶喜歡啃各種東西,玩具、椅子、手指等,這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現♀️不要刻意阻止,不然可能會導致口欲期延長,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和衛生‼️
那寶寶口欲期到底要不要干預❓
要‼️但是一定要摸準時機
♀️當你發現寶寶需整夜吮吸手指才能睡覺,或者還因為長時間啃手指而造成牙齒髮育不良時,就需要干預了‼️
因為這是口欲期的錯誤表現了,是寶寶採取的一種自我安慰,自我安撫的方式了,不加以引導會嚴重影響寶寶日後生活習慣‼️
♀️就對吃手來舉個例子:口欲期的正常吃手是會把整個手都啃一遍,比如不會認準具體某根手指或者某個部位,而不正常的吃手就是隻認準一根手指且依賴性很高,比如必須含著手指才能睡著♀️這時候一定要加以引導了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口欲期❓
把寶寶喜歡咬的玩具或者手和腳都洗乾淨,保證咬的時候不會有病菌入侵。滿足寶寶的口欲期自然不會有過度補償現象,從而延長口欲期。
在寶寶口欲期的時候,要多陪伴寶寶,多擁抱,撫觸等。因為對母乳的本能性依賴,所以母乳時間越長的寶寶也能更好的渡過口欲期。母乳餵養可以讓寶寶產生愉快和安全感,這樣也可以預防口腔不良習慣的形成。
✅已經有了壞習慣怎麼辦❓
不要太過粗暴的阻止,比如抹辣椒油或者打手打罵恐嚇的方式,這樣反而容易引起寶寶的緊張和焦慮,結果會適得其反。
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比如透過其他有趣的玩具來分散注意力,教寶寶玩手部遊戲,或者用安撫奶嘴,牙膠,咬咬樂,磨牙棒等作為代替品,尤其是在寶寶出牙期,還能緩解磨牙帶來的不適。
也可以用小零食代替,多給寶寶做一些手指餅乾等。對於睡前有吃手指入睡的寶寶,可以在睡前給寶寶講故事,讀兒歌,促進寶寶愉快的入睡,讓他感到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寶寶吃手時可以和寶寶玩擊掌、動手指之類的遊戲。
❤️希望寶寶們都能安心渡過口欲期,媽媽也一定要多給點耐心❤️
==============================
-
6 # 小兒神經運動發育科普
口欲期的概念是由著名的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在兒童發育學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論中,他指出人格的發展經歷五個階段,即口唇期(口欲期),肛門期,生殖器期,潛伏期,生殖期。
在這些階段中,如果孩子獲得的滿足過多或過少,都可能產生固著現象,將導致無法正常地進入性心理發展的下一個階段。使發育停滯在某個階段中,可能出現延遲或倒退,甚至病理的現象。
所謂的人格,是個人顯著的性格、特徵、態度或習慣的有機結合。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口欲期是在處在最初的“本我”階段。是由新生兒和小嬰兒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慾望所組成的。
寶寶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所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特徵,態度等不斷地自我完善。 “口欲期”是開端
“口欲期特點:是服從於“快樂原則”的行為,包含有各種無意識的、非道德的慾望和衝動在內。
在0-1歲的嬰幼兒,是以口腔周圍作為快樂的中心。透過吸吮、咀嚼、吞嚥、咬等,口腔的刺啟用動來獲得滿足。如果該時期父母能給以不斷地關愛及悉心地照料,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就會對父母產生基本的信任,建立信賴關係。將來就會形成樂觀、信任、有信心的人格特點。
未滿週歲的小傢伙經常“吃手”的情況多有發生。寶寶自我認知身體的同時,也在完成“自我滿足”的行為表現。
此期也叫基本信任期這時期父母如果對嬰兒疏於照料,沒有建立基本信賴關係,對其需求滿足不當(過多或過少)就會產生“口腔人格”。兒童長大後易出現悲觀、對人不相信、依賴、被動、易退縮、猜忌等消極的人格特點。會經常表現出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易怒等不良的情緒特點。
口欲期也是父母和博寶寶建立信賴關係的重要時期,將影響小傢伙的性格以及生活態度的發育和發展
建議:在口欲期內,父母一定要和孩子間建立起最“基本信賴關係”。正常人格的形成,與父母對待孩子的教養態度,及兒童早期的經驗有著極其重要的關係。這種基本的信賴關係,會決定著孩子能否在人生中,對社會、對人、對家庭的信任和安全感的產生,及良好人際關係的發展。
-
7 # 萌小新的小世界
口欲期,就是孩子在成長階段的一個時期,這個時期孩子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愛把東西塞嘴裡,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要嘗一嘗才開心。
孩子出生時候就會有口欲期,一般到一歲左右就沒有了。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段時期的孩子啃玩具、啃手腳、啃嬰兒車、啃衣服……總之是有什麼啃什麼。
這是孩子成長中很正常的現象,大人不要過多幹涉,如果粗暴地制止的話,容易會造成孩子的口欲期延長。
我帶孩子娃上早教時,遇到一個孩子快3歲了,還喜歡啃東西,特別影響他的注意力。例如,帶孩子爬小拱橋的時候,那個孩子直接趴在橋上直接啃起來,需要媽媽強行把他抱起來才行。
後來和孩子的媽媽聊天后才知道,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她一看見孩子啃東西就打他小手,致使孩子在口欲期沒法得到滿足,口欲期一直就沒徹底度過,對孩子後來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對於口欲期的孩子,我們要注意的是清潔和消毒玩具,還可以給孩子啃一些矽膠牙膠,滿足孩子啃東西的好奇心。
切記,一定不要太過粗暴地制止,打小手和打小嘴都是不可取的。一般在一歲過後,孩子啃東西的習慣會有很大地好轉。
對於孩子成長,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澆灌方法哦~
回覆列表
精神學家分析,人在1歲前處於“口欲期”階段,這時嬰兒處於一種完全不能自立的狀態,基本上沒有行動能力,因此,嘴就成了他們的生活中心和興趣中心。
寶寶1歲後進入“第一反抗期”,而如果此時爸爸媽媽對寶寶的自主行為壓抑過多,由於寶寶害怕受批評,因此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意願,寶寶就會不自覺地退回到“口欲期”。
而這種影響也很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使他們即使已經是成年人,但仍有兒童的心理。這一現象被稱為“口欲期固結”。
這也正是他們執著於尋求別人的關注,執著於自己的某些行為,不管這種執著是好還是壞的緣由。
口欲期分以下三個階段:
1.吃手很正常
寶寶通常在3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吃手的現象,是對外部世界探索的一種特有形式。抬起小手,伸出一根手指,放進嘴巴里,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對於寶Bora說,卻是一次飛躍。其中包含了手眼協調、手指分化等一系列能力的發展。在吃手的過程中,寶寶會慢慢意識到“手”是我身體的一部分。
2.舔嘴能觸到的物品
寶寶從2~3個月開開始,舔所有碰到嘴邊的東西,比方皺巴到嘴邊的棉肚兜,爸爸的手指,甚至爸爸抱時也會使勁兒舔爸爸的衣服。再後來寶寶學會了主動伸出舌頭,並且開始自己吐泡泡玩,除此之外,寶寶也開始舔自己嘴唇。
3.吃能夠拿到的物品
多數寶寶已能夠坐著,且手的抓握能力已經很強,會把能夠拿到的所有物品往嘴裡放。各種玩具、自己的手腳等都成為寶寶探索的物件。
寶寶口欲期怎麼度過:
a.注意寶寶安全
要注意寶寶入口物的安全問題,篩選大小合適的玩具給寶寶玩,把容易吞進肚裡的、容易咬掉的或者太硬容易傷害寶寶的玩具收起來,把危險降到最低。一定要記得,收好家裡的東西,如果你不想把某物給寶寶玩,一定不能讓她看見,否則她會哭鬧著要,如果你妥協,她就會繼續使用哭鬧這一招達到目的。
b.清潔寶寶常咬物品
寶寶常愛咬的幾種玩具,媽媽們可以定期清洗,並且將玩具消毒,所有玩具都要定期清洗乾淨。如果想帶著寶寶去戶外,可以自備一個乾淨的玩具以防寶寶在外咬不乾淨的東西導致生病。
c.不要制止寶寶咬東西
寶寶咬東西時,不要強行制止,那樣她會覺得很有意思。特別要注意的是,小寶寶還不會逆反的,她只是覺得好玩兒。因此不要對寶寶咬東西感到生氣,更加不要強制奪走寶寶正在咬的物品,否則會適得其反讓寶寶的口欲得不到滿足。
d.引導寶寶正確使用
引導寶寶用正確的方法玩兒玩具,比如她要咬搖鈴,你就儘量聲情並茂的吸引她注意搖鈴是可以搖出聲音的,她要咬喇叭,你就教她喇叭可以吹等等,適當的轉移寶寶咬東西的注意力。
e.保持平和心態
媽媽們面對口欲期寶寶要放鬆心情,通常寶寶的口欲期是0-1歲,一般一歲以後只要寶寶口語得到適當的滿足,寶寶口欲期就會順利度過,進入到下一個心理發展階段。如果寶寶只有6個月,口欲期還要很長時間才能過去的,沒有必要這麼著急,媽媽們保持平和接受的心態,要相信寶寶大些自己就不咬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