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峰149764346

    一戰前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是當時算得上屬於世界上頂級的帝國,領土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而當時的大英帝國和沙皇俄國更是全球的一流國家,在這樣對等的條件下,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為什麼要摒棄協約國,跟德意志帝國結盟形成盟國陣線?

    我自已認為原因如下。

    一,臭味相投,人以類聚,物以群居,人的品行愛好相似,就想往一塊湊。

    二,逼上梁山不得已而湊合著站錯了隊,當時的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沙皇俄國更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國,當時這兩個國家有些看不起奧斯曼帝國,經常是愛理不理的,而沙俄還虎視耽耽的盯著奧斯帝國的領土,奧斯曼帝國無賴的選擇。

    三,德意志聯邦的危迫利誘,奧斯曼帝國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隨著熱兵器的誕生,奧斯曼帝國變得及及可危,想透過捷經得到先進的武器武裝自己的軍隊,正發愁憂慮時,德國投挑報李送給奧斯曼帝國橄欖枝,奧斯曼帝國不得已倒向德國結成了盟友。

  • 2 # 歷史扒糞機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參戰,是屢次戰爭失敗後民族情緒高漲和領導人親德的結果。

    1911—12年意土戰爭,土耳其失去北非利比亞,1912-13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土爾其獨對塞爾維亞、保加利亞、門的哥羅德、希臘的“巴爾幹同盟”失去在歐洲的大部領土。

    土爾其深感自己孤立地位,失去同盟者的支援而勢單力薄。而當時能稱上世界強國的俄國是土耳其傳統上的世仇,圖謀南下達達尼爾海峽,樂見土耳其的進一步分裂。英、法在1907年英法俄簽訂互相諒解互相支援的協定後,對土耳其的利益需求漠視,更想在其持續衰弱後分一杯殘羹冷炙。土耳其唯一能尋求到的強有力支援就是新崛起的挑戰傳統勢力範圍的德國。

    青年土耳其黨領袖恩維爾·帕夏(EnverPasha)1909-11年擔任駐柏林的軍事武官,與德軍高層交往甚密,對德華人的效率深佩不已。09年泛突厥主義的青年土耳其黨上臺執政後,德軍的軍事教官滲透土耳其軍隊,傳播德土合作,結盟對抗俄國。戰爭爆發後,德國派戰列巡洋艦“哥本”號、輕巡洋艦“布勒斯勞”號到土耳其表明對它的支援。東線的坦能堡戰役更讓土耳其看到了德軍的強勢,由此土耳其炮擊熬德薩,進軍高加索。

  • 3 # 阿馳2585

    對於德國來說,雖然說奧斯曼帝國已經衰落,淪為二流國家,但它仍然是一個地區大國,拉攏奧斯曼帝國對德國在戰略上有重大意義。首先它能威脅英國在北非的殖民地和蘇伊士運河,埃及和蘇伊士運河對於英國的價值十分重要。

    奧斯曼帝國還扼守著黑海門戶博斯普魯斯海峽,如果德國將奧斯曼帝國拉進同盟國,實際就切斷了俄國在南線和英法盟國的通道,起到了孤立俄國的作用。

    還有一點奧斯曼帝國政治體制和德國一樣屬於君主制國家,在抵制民主和君主立憲上有著共同的話題。

    再談奧斯曼帝國當時的選擇前,我們要了解奧斯曼帝國所處的內外形勢和歷史發展程序,才能有助於設身處地去理解奧斯曼帝國的選擇。

    首先我們要基於奧斯曼帝國的內外形勢來分析,18世紀末期其統治下的希臘要求獨立,奧斯曼帝國開始衰敗。

    奧斯曼帝國擴張時期留下了大量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政治結構的領土,但由於長期無法從經濟文化和制度上去同化,無法有效構建成一個政治實體,很大程度上國家呈現碎片化和分裂化。隨著帝國的衰敗,中央政府控制力下降,無法有效維持對這些地區的統治,這些地區獨立化傾向日益嚴重。隨著西方民族主義的傳入,這一情況更是雪上加霜。

    奧斯曼帝國外部環境更是堪憂,地緣政治極差,隨著它的衰弱,地緣上面臨近俄羅斯、奧匈帝國的挑戰和侵蝕,還要應對英國和法國在北非和中東的不斷滲透。隨著俄羅斯帝國的擴張,奧斯曼那最大敵人逐漸變成了沙俄。

    隨著塞利姆三世軍事改革和坦志麥特時期憲政改革的停滯和失敗,奧斯曼帝國已經無力阻止自己領土的喪失。

    奧匈帝國到1912年底,巴爾幹的地區僅剩東色雷斯及和埃迪爾內,1877年至1878年的俄土戰爭正式確立了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黑山及保加利亞的獨立。波斯尼亞被奧匈帝國佔據,並且1908年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在1830年至1912年間,奧斯曼帝國在北非的省份盡失,1830年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1881年突尼西亞被法國佔領,1882年,英軍以整頓治安為藉口佔據埃及,1912年義大利佔領利比亞。

    在中東地區,英國不斷滲透,極力挑動阿拉伯和伊拉克地區勢力獨立。

    在1908年土耳其革命勝利後,蘇丹已經不掌握國家權利,在世界第一次大戰爆發後,到底是選擇加入到協約國,還是選擇加入到同盟國,奧斯曼帝國也在猶豫。

    一方面是克里米亞戰爭奧斯曼帝國與英法結下的交情,二方面是對英國實力的理性認識,奧斯曼帝國一開始很想加入協約國,但由於俄國的極力阻止未能成功,這讓奧斯曼帝國十分的憤恨。

    相反,一德國與奧斯曼土耳其沒有絕對的利益紛爭,也曾經和德皇簽訂過秘密協議。二在奧斯曼帝國陸軍大量軍官都是親近德國的。三,沙俄是現階段奧斯曼帝國最大的敵人。四,德國為了拉攏奧斯曼帝國外交上付出了很對的努力。

    最後也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戈本號和布勞斯特號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來到土耳其,並且將其送給了奧斯曼帝國,而先前英國曾經扣押奧斯曼帝國重金向英國買的軍艦 ,英華人的驕狂和無理令土耳其政府十分憤怒。德國的慷慨最後讓奧斯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

  • 4 # 帝國的餘暉

    奧斯曼帝國是由突厥人建立起來的國家,極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然而隨著地理大發現,世界的貿易中心逐漸由地中海沿岸轉到大西洋沿岸。西方世界開始不斷的崛起。17世紀以後,奧斯曼帝國逐漸衰落。龐大的領土不斷遭到西方列強的蠶食,帝國境內民族起義與民族運動風起雲湧。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已經徹底淪為“西亞病夫”,領土所剩無幾。因此奧斯曼帝國也想乘著一戰撈一把好處。

    首先一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其實一直搖擺不定。英德兩國都想要拉攏奧斯曼帝國,然而在1909年青年土耳其黨掌握政權之後,在政治上走的是親德路線。

    其次德國在一戰以前,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不斷的尋找盟友,不遺餘力拉攏奧斯曼帝國,在經濟上幫助土耳其人修建鐵路,在軍事上派德國陸軍軍官幫土耳其人組建新式陸軍,並訓練土耳其的部隊。

    再者最終把土耳其人推進德華人懷抱的,離不開丘吉爾的“幫助”。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之後,為了喚醒華人的愛國意識,政府向民眾透過募捐的形式,集的一筆鉅款向英國買了兩艘無畏級戰列艦,然而丘吉爾在英德兩國正式宣戰之前,竟然毫無道理的宣佈沒收這兩艘屬於土耳其人的軍艦,事後竟然不談賠償的事。訊息傳到首都伊斯坦布林,民眾和帝國高層被英華人的做法徹底激怒了,土耳其人認為英華人太不把土耳其放在眼裡了,最終土耳其投入到了同盟國陣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感覺人生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是什麼?分享一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