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朝文社

    在中國古代服飾發展史上,明代的服飾,堪稱美到亮眼。甚至在今天“漢服熱”裡,也是標準代表服飾。

    雖說明朝建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曾狠抓服飾問題,全國官民按各自身份,必須要穿“指定款”,戴錯一件首飾都可能是牢獄之災。但隨著明代紡織技術進步,各種紡織面料越發豐富,“西洋布”“高麗布”等海外面料大量湧入。十六世紀起,心學等思想的流行,讓明朝人的審美觀念也更自由。外加強大商品經濟打底,明朝的服飾文化,也得以突飛猛進。到了明朝中後期時,更是美到華麗轉身。

    首先一個見證明朝服飾“好看”程度的,就是明代服飾越演越烈的“混搭”風。

    明朝開國年間,“混搭”風是個絕對要命的問題。朱元璋的嚴格服飾制度,對任何“亂穿”都是零容忍。明初時就曾有不懂法的軍漢們,擅自穿靴子在街上踢球,被朱元璋撞見後,統統被當場砍腳。明初最傑出畫家戴進,也因為在繪畫時,給圖畫裡的平民錯用了官服的大紅色,就被明宣宗一怒下剝奪了畫家身份,落得晚年貧寒而死。那年頭的明朝人,確實是用生命在愛美。

    但從明朝中期起,“混搭”卻真成了明朝服飾的潮流。就以著裝最嚴肅的官場來說,明朝成化年間時,北韓使團來入貢,結果北韓人穿的馬尾裙,瞬間就吸引了滿朝文武眼球。以至於京城裡明朝大小官員紛紛效仿,衙門裡常見“馬尾裙”招搖,颳了好一陣流行風潮。

    官員們尚且如此,明朝服飾的混搭風,自然是越來越大膽:比如明初時士紳們指定穿戴的峨冠方巾,到了十六世紀時,就連大戶人家的雜役用人,也常見大搖大擺的穿。諸如紫色紅色這類官員專用的著裝顏色,明初時畫錯畫就要辦罪,明朝萬曆年間時,卻是老百姓都常穿。東南經濟發達地區的百姓們,逢年過節時常見穿出各類華貴衣服,連錦衣衛等特殊職業服裝,只有有錢就能買來穿。明朝大臣呂聃的感嘆說:滿大街望去,分不清誰是老百姓。

    甚至很多娼妓樂工,這些在明代屬於“賤民”的行業,到了明代晚期時,只要破費點銀子,就能弄一套王公貴族家的禮服,得意洋洋地穿出來招搖。以《明實錄》的嘆息說:這些“賤民”身穿士紳貴族服裝,在市面上大搖大擺耍威風,好些不明真相群眾,還朝他們慌張下拜。明朝的“混搭”風,常見這麼唬人。

    而與這“混搭風”一樣越演越烈的,就是明代服飾的奢靡風氣。

    明初的服飾制度,核心就是崇尚節儉。但明代商品經濟突飛猛進,明朝人也越來越捨得為服飾花錢。就連飽讀詩書計程車大夫們,都形成了“侈飾相尚”的風氣,也就是官員間必須比穿。比如明朝工部官員徐泰時,每次有客人來訪時,都必須先問明白客人穿什麼衣服,然後就要換上與客人衣服類似的華貴禮服見客。且必須要做到主客間“宛然合璧,無少參錯”。穿衣要講究,這在明朝中後期,就是個重要禮數問題。

    既然如此重要,明朝人的服飾,也自然越來越燒錢。在明朝“永樂盛世”年間,即使明成祖朱棣的衣服,也常用三梭布製成,並非全是綾羅綢緞。而到了明朝中期後,江南稍有點錢的家庭,基本都是全身名貴絲綢。女眷們的首飾,更是玩命拼錢,普通士大夫家的女眷們,首飾就常見價值四百多兩白銀,甚至還有價值千兩的。這類天價首飾,形狀也常是“粗巨異常”。明朝的貴婦們拋頭露面,“負擔”有時常這麼重。

    也就是在這種奢靡風氣帶動下,明朝,也成了中國古代王朝裡,服飾風尚演變極為迅速的年代:各種服飾潮流,簡直沒幾年就換花樣。

    拜明朝領先世界的紡織扎染技術所賜,明代服飾僅在面料顏色上,就是新花樣層出不窮。明朝中後期市面流行的服裝顏色,就有一百二十種之多,其中新顏色更有七十多種。外加西洋布等新面料紛至沓來,於是各種腦洞大開的新款式大量湧現。比如復社才子冒闢疆,就曾用歐洲來的西洋布為面料,效仿中國的皓紗款式,給紅顏知己董小宛縫了一件“輕衫”。如此中外混搭風格,一度火遍江南。

    甚至諸如明朝閣老於慎行這樣的高官,退休後也喜歡在家研究服裝款式。明朝士大夫宴會上的服裝風尚,幾乎是每幾年就大變樣。

    但變得最猛的,還屬民間。東南的經濟發達城市,更是引領天下服飾的潮流。南京婦女的衣服,嘉靖年間時,還差不多十年一變,到了萬曆年間起,幾乎是兩三年一變。蘇州城市的服裝,更是引領天下潮流。發展到明朝晚期時,但凡看到社會上的新奇現象,常見被稱為“蘇州樣”。

    比起這類普通的變化來,到了晚明亡國前夜,由於晚明享樂萎靡風氣大起,明朝的服飾風尚,更是變得天雷滾滾:有的江南男人,喜歡身穿女裝,濃妝豔抹到處顯擺。明末文學家劉鳳,喜歡穿著紅色女衣,到處引吭高歌。江南人顧玉川更是用紙剪成衣服,光著腳在大街上奔跑。這一類奇葩服飾,在當時更有統稱:服妖。

    甚至,就是在明末北方戰火連天的年代裡,東南好些經濟發達地區,讀書人的時裝風尚,堪稱群魔亂舞。以《七修類稿》的形容說“大類女妝,巾式詭異”。當國家陷入搖搖欲墜時,這些本該擔負重任的讀書人,卻依然沉迷於此。

    如果說,明代的服飾,驚豔得令後輩仰慕,那麼這一類“服妖”,卻更充滿國家興亡的反思。

  • 2 # 日月木各

    漢服,什麼是漢服。漢服的漢指的是漢民族而並非漢朝。

    自周開始到明末接近2600年的歷史,時間在前行,服飾也不斷在變遷,漢民族是個十分善於學習的民族,這一特性也反應在了服飾上。明朝在元之後,因此服飾上也吸收了不少蒙古元素,比如錦衣衛的服飾,就幾乎是一套蒙古服飾,曳撒(蒙古質孫)該衣服本來在元朝就屬於禮服一類,同時錦衣衛有儀仗隊的性質,所以其服飾相對華麗。

    衣服的好看程度取決於顏色和花紋。清朝官服就是因為顏色太奇怪了所以不好看。隨著時代發展染色和刺繡工藝,必然後代優於前代,所以明清的刺繡比前代都要華麗。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什麼是傳統?傳統不是舊的,春節晚會不才三十年嗎卻已然成為千家萬戶在除夕之夜必然會播放的節目。

    漢服不斷髮展明制漢服與周制漢服已然有了很大不同,不同在於順應了時代不同,審美不同,需求不同而產生了不同。而相同的在於交領右衽,附以圓領。禮服寬大的特點(世界上的任何一款禮服在行動上都差於便服,西方禮服偏塑型偏小,而漢服偏大)。因此堅持漢服特點,結合新時代的審美與需求,是可以設計出共和國制漢服的。

  • 3 # 簡天紅

    因為嘉靖皇帝的服裝都是道袍,而道袍又特別美,所以,直裰漢服較多,所以,看到的就多是明朝嘉靖時期的漢服最多,也最美啊!尤其是女性朋友穿上就素Azera貴!男性朋友穿也仙氣飄飄!

  • 4 # 鳳求凰ONRX

    大明王朝

    冕服(袞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禮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級最高,用於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及登極、正旦、冬至、聖節、冊拜等重大禮儀場合。明代皇帝冕服制定於洪武元年,在洪武十六年、二十四年(按《明實錄》記載)、永樂三年又數次修訂。嘉靖八年,明世宗對皇帝冕服做了較大修改,形成明代冕服的最終款式。本文僅以使用時間最長、較有代表性的永樂三年所定冕服為例進行說明。

    又稱平天冠,由綖(yán)板、旒(liú)、冠武、玉簪等組成。綖板用桐木製作,前圓(略呈弧形)後方,覆綺於外,上(表)為玄色,下(裡)為紅色。長合周尺二尺四寸(約55.4釐米),寬一尺二寸(約27.7釐米),前後各垂十二旒。旒以五彩絲線為繅(zǎo,同藻),每旒穿有赤、白、青、黃、黑五色玉珠十二顆,繅上有結(稱為“就”)使玉珠之間相隔一定距離。綖板下為長條形玉衡,用以承託綖板並固定在冠武上。玉衡兩端垂充耳一對,充耳用玄紞(dǎn,絲線)系黈纊(tǒukuàng,明代指黃色玉珠)和白玉瑱(tiàn,玉珠)各一顆。冠武是冠的主體部分,圓筒形,用竹絲編成胎,再冒以皂(zào,黑色)紗。冠武上飾長方形金池一對(前後各一)、葵花形金簪紐一對、纓紐二對及金條(條狀金飾)若干。朱纓從冠武兩側纓紐處向外穿出,繫結並虛懸於頷下。玉簪自右向左插在冠武的金簪紐內,簪首呈正方形。另有朱紘(hóng)一根,一端系在冠武左側玉簪(簪腳)上,再從頷下繞至冠武右側,仍繫於玉簪(簪首)上,餘端下垂。

    冕(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玄衣

    皇帝冕服上衣用玄色,故稱玄衣,交領、大袖,領、袖、衣襟等處施本色緣邊。明代冕服繼承了傳統的十二章紋飾,玄衣上織日、月、龍、星辰、山、火、華蟲、宗彝(yí)八章。日月皆圓形,日紋紅色,在左肩,月紋白色,在右肩。龍在兩臂,均為升龍。星辰在背,用五顆小圓星,五色。山在星辰之下,為並列的五座山峰。火、華蟲、宗彝在兩袖,每種紋樣各用三個,豎行排列。火為紅色火焰,在上;華蟲形似錦雞,五彩羽,紅腹,居中;宗彝在下。宗彝是敞口杯形祭器,用一對,上飾虎、蜼(wěi,長尾猴),虎尾較短,蜼尾較長,左袖宗彝飾虎紋,右袖宗彝飾蜼紋。

    纁裳(xūncháng)

    冕服下裳用纁色,故稱纁裳,分為前後兩片,前片三幅,後片四幅,共裳腰。因裳幅均為正幅(長方形),需要在每幅上摺疊出褶子(稱為“襞積”),使裳腰與人體腰圍相適。裳前後片的兩側及底邊施本色緣邊,側邊之緣稱為綼(bì),底邊之緣稱為裼(xī,同緆)。纁裳上織藻、粉米、黼(fǔ)、黻(fú)四章,各用一對,排成兩行,列於裳前片左右。藻為盤繞的綠色水草;粉米為白色米粒,排列成圓形;黼為斧形,青色或黑色,白刃,有柄;黻為兩“弓”相背組成的圖案。

    玄衣(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纁裳(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中單、蔽膝(bìxī)、大帶

    冕服中單用素紗製作,交領,大袖,領、袖、衣襟均施青色緣邊,領部織黻紋十三個。蔽膝為纁色,上寬一尺,下寬二尺,長三尺,本色緣,緣的接縫中飾有五彩絛(稱為“紃xún”)。蔽膝上織藻、粉米、黼、黻四章,各用一對,分兩行排列,另綴一對玉鉤,用以懸掛。大帶由束腰部分和垂帶部分組成,束腰部分以紐襻扣紐系,並綴有假結及耳。大帶朝外一面為白色,朝內一面為紅色,腰和垂都有緣邊,也稱為綼,腰及結、耳之綼為紅色,垂之綼為綠色。在大帶結、耳處繫有長絲帶,稱紐約,用素色。值得注意的是,永樂三年所定冕服制度中,取消了革帶,直到嘉靖時期才重新使用。

    中單(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蔽膝、大帶(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玉佩、小綬(shòu)、大綬

    玉佩又稱“(玉)玎璫”,為兩組,每組有:珩(héng)一件,頂部有一孔系金鉤一個,底部有五孔系玉珠五串;瑀(yǔ)一件,在珩之下,上下各三孔,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琚(jū)一對,在瑀左右,瑑(zhuàn,雕刻)雲紋並描金,與兩側玉珠串相連;玉花一件,在瑀之下,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玉滴一對,形似水滴,繫於玉花底部左右兩串玉珠的末端;璜(huáng)一對,形似玉璧之半,瑑雲紋並描金,分別繫於琚底部玉珠串的末端;衝牙一件,與珩外形相似,繫於玉花底部正中一串玉珠的末端。珩、瑀、玉花、衝牙皆瑑龍紋並描金。行動時,衝牙與玉滴、璜相觸,發出清脆的聲音。玉佩下有小綬一對,長條形,其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為長方形,用黃、白、赤、玄、縹(piǎo,淡青)、綠六彩織成,上部為菱形紋,下部為豎條紋,用纁色織物襯裡。大綬上垂有織帶六條,也叫小綬(與玉佩小綬非一物),顏色與大綬六彩同,分成三組編結並懸掛玉環三枚,環上飾龍紋。

    蔽膝、大帶(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襪、舄(xì)、玉圭

    冕服用赤襪、赤舄。赤舄形似靴,舄首做成如意雲頭狀,飾以黃絛緣,並綴黑色纓結,鞋幫用黑色緣邊。玉圭長一尺二寸(周尺),頂部尖銳,底端平直,圭身刻山紋四個,下部套黃綺。另有玉圭袋用來裝納玉圭,袋身外形、大小和玉圭相似,飾金龍紋,底部有蓋。

    赤舄、赤襪(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玉圭袋、玉圭(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明實錄》記載,洪武元年正月,明太祖服袞冕在南郊祭祀天地,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二月,翰林學士陶安等認為,古代天子有五冕,祭天地、宗廟、社稷及諸神時各用相應的冕服,因此奏請按古禮制作,明太祖則認為五冕禮太繁,規定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其餘不用。十一月,明太祖下詔,令禮官與儒臣正式議定冠服之制。嘉靖時期,經過“大禮議”之爭並取得勝利的明世宗,開始對祭禮與服制進行大規模的修改與創新,其中就包括皇帝冕服制度的調整,相關的文字與影象在《大明會典》中有詳細記錄。上世紀50年代發掘明神宗定陵時,出土了部分冕服實物,為研究明代冕服制度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文物資料。

    大明王朝,是中國市民氣息最濃厚的一個朝代。從現今流傳的明代文學作品和歷史記載中,可以看到明代的服飾文化也達到了一個比較發達的水平。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下,中國古代女子的美容,十分強調含蓄,重視內在修養,“濃纖得衷,修短合度”一直成為美容的典範。

    明代雖然審美觀已較為寬泛,但中和、適度的美還是最受推崇。在體型上,“豐肉微骨”再次受到重視。

    明代開始,釦子大量運用,材質有金屬、玉石等。有扣的對襟長衫,是明代婦女的常服。

    另一女子常服,上著大襟短襖,下穿馬面裙,裙身中間有一寬條,類似“蔽膝”的演變,腰部多加細褶,後來褶子越來越多。

    漢服發展到明代,最突出的特點,是以前襟的紐扣,代替了帶結。但是,扣了主要用在禮服上,常服很少使用,明末普及。

    紐扣,並非源自明代,從元蒙時代的辮線襖子腰圍部分,就有釘紐扣的形式,紐扣應當源自中國少數民族,明代開始流行。

    明代女服,與唐代相比,衣裙比例明顯倒置,。由於明代中後期,氣候變冷,一年中寒冷的時間比較長,於是上衣逐漸變長至膝蓋,裙子也不可能再束於上衣之外,而是被上衣遮蓋,此即“襖裙”。

    明代漢服的中衣,還有一種類似今天的立領,由釦子扣住。

    明代女子的妝容,一改唐代那種上翹羽毛狀的眉形,轉而推崇細長彎月狀的翠眉,化妝在精細上著眼,強調“面如凝脂,眼如點漆,眉黛煙青”。

    臉上搽上淡淡的若有若無的胭脂,顯得溫婉秀美。這些特點從當時的後宮畫像可以看出,畫上的女子在化妝上,大多沒有規律可循,一般是淡搽胭脂,點朱唇,再根據各人的臉形、眼睛,來畫眉毛,溫順、穩重而決不濃妝豔抹。

    明代女服的上衣,是三領窄袖,身長三尺有餘,露裙二、三寸。當時揚州流行一種新式樣:女衫長二尺八寸,袖子寬一尺二寸,外護袖鑲錦繡,冬季鑲貂狐皮。

    下裳在明初,用色偏向淺淡,崇禎時期提倡白色裙,裙邊有一、二寸繡邊。明初裙寬為六幅,明末時,發展為八幅、十幅。

    裙腰加褶,一直十分盛行,有細密褶紋,也有大褶紋。褶紋裝飾十分講究,有一種“彩條裙”,選各種顏色的綢緞,每條色緞上,繡出花鳥紋飾,帶邊鑲以金線,可成為獨立的條帶。將數條這樣的不同彩條,拼合在腰帶上,就成為彩條飄舞的裙子,名“鳳尾裙”。有的還將整塊緞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名“百褶裙”。還有一種二十四褶裙,名“玉裙”。

    帔子,出現在南北朝,隋唐時得此名,宋代列入禮服。

    明代帔子普遍流行,形狀宛如一條長長的彩色掛帶,寬三寸二分,長五尺七寸,繞過脖頸,披掛在胸前,兩頭下端連線,垂有金或玉的墜子,由於其形美如彩霞,故名“霞帔”。

    明代褙子的紋樣,與霞帔在品級差別上基本相同,只是八、九品命婦,用團花,不用纏枝花。

    明代穿用褙子的面很廣。按身份來分,有兩種型別:

    貴族作為禮服,為合領大袖對襟形式;

    平民作為常服,用直領小袖對襟形式。

    明代漢服的另一個特色,是襟上佩飾物,並且十分醒目,都是金、珠、玉等材料做成的各種飾物。其中垂掛在胸前的,叫“墜領”,系在前襟的,叫“七事”,走起路來有響聲的,叫“禁步”。這些佩飾,統稱“雜佩”。

    另有一種特別的佩飾,在一條金鍊上,以環相連掛著四件小物:鑷子、牙籤、耳挖(挖耳勺)、小刀,均是婦女的生活實用品。

    由此可見,飾物最早的功用,是為了日常生活的實用目的,隨後才演變為裝飾和修飾的功效。

    《明會典》是明代官修的一部典章制度書,其中記錄了貴族女裝用料,均為“各色絲綾羅紗隨用”。

    而平民女服用料,即便是禮服,也限用紫色粗布,並禁止用金繡,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綠色、桃紅色等淺淡的顏色,禁止使用大紅、鴉青、明黃等色。明洪武十四年還規定,商賈之家,只能用絹布制裝,農家可以使用紬紗和絹布。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

    明代不同階層的服裝面料,有嚴格的規定,但是從現存的明代書畫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女性服飾的華美。明代的貴婦多穿紅色大袖袍,一般婦女平日常穿短衫長裙,腰上系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

    明朝因皇帝姓朱,以朱為正色,又因《論語》有“惡紫之奪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廢除不用。

    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是用“補子”表示品級。

    補子,是一塊約40~50釐米見方的綢料,織繡上不同紋樣,再縫綴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補子用鳥,武官用走獸,各分九等。

    平常穿的圓領袍衫,則憑衣服長短和袖子大小,來區分身份,長、大者,為尊。

    明代女子習慣在裙子外,罩一件背子衫或是雲肩。鳳冠霞帔,是明代婦女的禮服,是后妃在參加祭祀等重大典禮時使用的服裝。整個冠上綴著龍鳳,搭配霞帔一起穿。

    除了之前受到元蒙影響,明末,由於滿清八旗兵的甲衣和海外輸入的影響,因此,明末開始,釦子逐漸在領邊和襟邊普遍使用。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舊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明代男子一律蓄髮挽髻、著寬衣長袍、穿長筒襪、淺面鞋。

    明代的腰帶,多束於胯部,而不在腰,用細紐懸於衣肋間。

    明代男子多穿青布直裰,頭戴四方平定巾,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四方平定巾之前,還有一種六瓣,或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很象剖成半邊的西瓜,名“六合一統帽”,也稱六合巾、“小帽”,多用六片羅帛拼成,相傳為明太祖所制。《棗林雜俎》:“清時小帽,俗呼•瓜皮帽’,不知其來已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之前。”即取“六合一統”之意,故名。取意安定和睦,天下歸一。因為在政治上有一定象徵意義,故也是由政府規定令全國通行的帽式,通常多用於市民百姓,而官吏家居時也常戴。此帽本來是僕役所戴,但是因為戴起來方便,所以就流行起來,這就是清朝“瓜皮帽”的前身。

    明代帝后百官服制:

    冕服:從宋代起,皇帝幾乎只穿一種冕服。

    朝服:通天冠服、皮弁服、朝服等。

    公服:百官的正式辦公服均用到它。

    常服:恢復唐宋時代的常服系統。

    褘衣:為皇后受刪、謁廟、朝會時穿著。

    翟衣:為皇后的第二禮服。

    禮服:品官命婦的大禮服。

  • 5 # 河北人張鵬程

    論明朝的服飾之精美,可謂揚綽約之風,明朝的服飾,秉著上乘周漢,下接唐宋,可謂汲取各個朝代之精華,那些美輪美奐的風格,就算是換做今天,也是非常之俊美,以輕紗為底料,一針一線無不透露著靈性,寬鬆,不緊綁,明朝的公務人員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明代的公務員夫人們及大家閨秀們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如果,可以穿越回某一個朝代,那我最希望是明朝,因為這個朝代的飲食和衣著,最符合我的個人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探神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