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我說精神

    躁鬱症就是我們說的雙相情感障礙,屬於精神醫學心境障礙疾病。

    既然它是一種疾病,就一定能夠治療,至於如何治療當然就是我這樣的精神科醫生的問題,我們只要搞清楚什麼樣的病是雙相情感障礙就可以了。

    雙相情感障礙是躁狂和抑鬱兩種相反的心境交替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所以之前的診斷標準會稱之為躁鬱症。那麼作為心境障礙疾病,雙相的嚴重程度比精神分裂症也低不了多少了,很多雙相患者本身也存在一些精神病性症狀,相對其它精神疾病社會功能明顯不良。中國更是把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納為國家重性精神病管理疾病。

    作為雙相患者要做的就是儘量聽從醫生的醫囑堅持服藥,防止出現過於頻繁的心境交替,儘量保持心境平穩。比方當我們剛剛從抑鬱走出來的時候要小心過於高興而直接轉為躁狂發作,躁狂的時候控制興奮性要時刻提防矯枉過正轉為抑鬱發作。

    雙相患者的並且控制本身是一件比較複雜和敏感的事情,需要專業醫師的建議,所以還是儘量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

  • 2 # 銀川—鳴心理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障礙。

    情緒過於高昂的表現,稱為燥症,或稱處於燥期,情緒過於低落的稱為憂鬱症,或稱為憂鬱期。兩者在病患的發病過程中,通常會混合交替出現,但有時在患病過程中,只會單獨出現其中的一種。

    舉一個案例

    阿明,一個在某城市 比較有名的雕塑家,才30來歲就已經在本市的雕塑界闖出了名氣,某市的城市建設中有他的作品,也辦過個人成功的個展。獨特的素材,巧奪天工的手法,在當地的雕塑界被譽為不可多得的藝術家。

    阿明的病程與其藝術創作有明顯的關係。十多年前,阿明從學校走上社會後,正趕上城市建設雕塑的投標,阿明夜以繼日的創作了幾件作品,那時的他每天只需,2-3個小時的睡眠,便可維持充沛的體力,進行豐富的創作,他表現出異於平常的自信,精力旺盛,創作靈感洶湧而來,開啟了阿明過人的創作生涯,他自我感覺他的作品是一流的,但經過競選以後,只被選中了兩個作品。對於阿明而言,原本自己創作的六個作品,在他看來應該全部入選,而現在只被選了二部作品,這是他沒有想到的,對他來說是巨大的打擊,此時的他,彷彿再也沒有創作激情了,整日裡除了喝酒,就是睡覺。什麼也做不了,他感到他的創作靈感枯竭,全身疲憊,提不起勁,幾乎無法創作,情緒進一步惡化只能是借酒精麻醉自己,甚至出現過自殺的念頭……。

    直到半個月後,朋友發現阿明如此頹廢,便建議他去看醫生,經與醫師討論後,才發現自己以前曾得過的躁鬱症又復發了。在阿明接受治療期間,輕躁和憂鬱次數明顯減少,酒也不多喝了。然而阿明內心始終耿耿於懷的是,他很不願意別人知道他有心理疾病。其實阿明心裡明白,他曾經在上大學時曾經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只是早已把藥斷了而已。

    經過這次慘痛的教訓,也讓阿明自己體會到,接受治療規則且持續治療的重要,於是,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接受長期的心理治療。

    躁鬱症的發病常是間歇性的,有些甚至還有季節性,常與人際關係、生活事件相關聯,而且通常持續的時間並不太長,因此未發病期間,其人格特質和智慧表現,基本上是正常的。

  • 3 # 舒言
    你一定想不到:躁鬱狀態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情緒變化週期!

    首先,當事人需要質疑醫生的診斷。因為,躁狂抑鬱症是精神病學的一種專業標籤,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假設、一個看法。

    什麼是躁鬱症

    躁鬱症是一種雙向性情感障礙。它的診斷需要有典型的躁狂與抑鬱發作,具有心境與環境不協調、工作能力和社會能力受損。

    患病期間,缺乏對病症的認識和自我協調能力,睡眠減少,易激惹,抓狂與自殺,誇大與自貶,沉默寡言和話語多並存或者交替出現。

    一個典型的躁狂抑鬱病患是不需要告訴別人的,恰恰相反,是被別人發現而自己卻不自知。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醫學統計,人群中大約有百分之十的人有雙向情緒色彩,但是否給予臨床診斷,還要看是否影響了當事人的社會生活與人際關係。

    每個人的情緒曲線都會有一個變化週期

    其實,生物學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情緒曲線都有一種興奮與沉鬱的變化週期,就像大海波浪一樣起起伏伏,不斷變化。

    一般來說,人的情緒狀態分為四種類型:活潑型、沉穩型、戲劇型、躁鬱型。

    相對應的情緒狀態是:活潑型的人波幅小交替快;沉穩型的人情緒週期交替慢;戲劇型的人情緒波動大;躁鬱型的人則是週期慢波福大。

    其中,戲劇型和躁鬱型的人,給人的感覺是不穩定的。

    所以,我們不能據此就得出一個結論,說“某某人是躁鬱症病患”。

    輕躁狀態也許是個更為貼切的,而且不易因發不良聯想的標籤

    假如我們這樣來看待這個問題的話,就會瞬間輕鬆很多了。因為,它看起來只是一個人對環境的適應問題,而不是一個醫學問題了。

    現在,我們專門來談談輕躁狀態。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輕躁狀態差不多是生命能夠在非人性化的、長期壓抑的環境中,能夠不靠藥物,就能夠免費得到的完美體驗。

    而具有這種特質的人,充滿了對世界的好奇,總是感到樂滋滋的,哪怕遇到一個傻帽罵了他,在瞬間的憤怒後喜悅又會控制了他。

    這樣的人誰都喜歡。因為,這樣的人是社交環境裡的一個良好的潤滑劑,他風趣幽默,善於逗人發笑,哪裡都會留有他的身影。

    這樣的人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這就是學習效率很高。哪怕是因為心境不良,欠下了好幾個月的功課或者工作,他會在短短的一兩週之內不吃不睡,把落下的功課或者工作全都給補上,而且成績出奇的好,讓那些勤勤懇懇的人們氣得吐血。

    毫無疑問,具有輕躁特質的人,是能夠創造奇蹟的人。

    如何應對自己的輕躁狀態

    可以說,所謂輕躁狀態,是上帝給這一型別人的一個大禮物。當然了,作為補償,上帝也會在一年之內拿走他們幾個月的快樂,讓他們處在惡劣的心境當中。

    假如你不再想保持這種雙向情緒,不再想擁有這種輕躁狀態的話,還是有辦法解決的。

    首先,在快樂到來的時候,你要自覺地去節制快樂,不要讓喜悅那麼的集中而又快速地勃發出來。

    其次,當心境低落的時候,你卻要自覺地去增加活動,不要戀床,不要偷懶,也不要回避人際交往,要讓情緒在外部環境的刺激下得到恢復。

    最後,假如你是一個渴望奇蹟出現的人,就大可不必這樣去做了。但要記住的是,你必須要遵循一個基本人生哲學原則,這就是“快樂是需要痛苦去平衡的!”

  • 4 # 基因啟示錄

    其實表現出煩躁不安不一定是心理疾病,從基因角度出發的話,其實是有相關基因位點會使某些人對某些特殊聲音敏感,從而導致其煩躁不安,有些人聽到切東西的聲音,磨牙,甚至是齁鼻子的聲音都會受不了,但是其餘時間都和正常人等同,那有可能是基因導致,只要儘量避免敏感源,一般就都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是對任何事物任何聲音都顯示出煩躁不安恐慌,還是建議諮詢相關心理專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現在買華為膝上型電腦好還是蘋果膝上型電腦價效比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