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藝曲成名趙新
-
2 # 怪獸工廠
在文學理論中,共鳴現象則通常是指文學接受過程中出現這樣的兩種情況:一是讀者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願望及人物的命運遭際所深深打動,從而形成一種強烈的心理感應狀態;二是指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讀者,在閱讀同一作品時,產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緒激動和審美感受現象。比如第一種現象,高爾基在閱讀福樓拜的短篇小說《一顆純樸的心》時,整個身心都被迷住了,周圍的世界全被小說中的廚娘遮掩了。福樓拜在小說中細緻刻畫了鄉間女性的純樸形象,描繪了她平凡而又慘淡的一生,表現了作家對下層勞動者的深切同情。同樣有著豐富的下層勞動者生活體驗的高爾基,顯然為作品中的人物深深打動,從而產生了感同身受的共鳴。
第二種共鳴現象更容易理解。唐詩宋詞,《竇娥冤》、《紅樓夢》、莎士比亞的戲劇、托爾斯泰的小說等中外名著,全世界的無數男男女女都喜歡。這種原因是: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讀者之間,也往往存在著許多相通的政治、道德、審美情感與觀念區域。
-
3 # 虞思桐說文史
共鳴,就是所謂“感同身受”——感覺好像自己也經歷過。
之所以某些書籍或者影視成為“爆款”,受到讀者或觀眾熱烈響應,大多就是因為這些書籍或影視中展現的人物命運,或者風景描寫,或者吐露出的內心真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共鳴。”
比如李清照的絕句詩詞《生當作人傑》: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寥寥20字的短詩,把楚霸王項羽的性格特徵展露得清楚明白。雖然項羽是敗將且自殺,但他寧死不屈的精神一直在民間傳頌。只要想起這首詩,就能體會到楚霸王的雄姿,以及他內心頂天立地不肯服輸的心境,讓人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
雖說是婚外情,但小說把兩人之間從認識,到心靈相通,到成為情人,再到依依不捨分別,以至於終身守護著這份愛情的故事,描寫得細膩傳神。讓我們感覺到愛情的偉大,以及彼此做出的犧牲和奉獻的可貴。
-
4 # 關東不孝生侯國軍
文學作品能夠表達出歷史和時代發展的特徵,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具有鼓舞人、教育人、培養人的優秀作品才能與讀者產生共鳴,希望多推薦一些優秀作品以供大家欣賞。
-
5 # 嵩山道士
其實,共鳴現象是很普遍存在的。有人說文學是虛構的,不是現實,沒意義,這種人沒看到的是,文學這虛構可不容易,那是把人類社會發生的種種事情用深刻生動的語言再現的事業,去粗存精,去蕪存菁,文學藝術往往比一般人看到的聽到的更真實更深刻更觸目驚心。所以從中感受的就更豐富更高階。
當我們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的時候,就會被裡邊的人物的遭際和命運所吸引,對人物的感受和問題產生關切,好像自己就是作品中的人物一樣,喜怒哀樂和作品中的人物同步產生,於是大大提高了閱讀作品的興趣和動力。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共鳴。
比如說我們讀《三國演義》。一開始展現出碌碌無為的東漢朝廷現狀,因此爆發的“黃巾之亂”不過是整部小說的背景而已。接下來小說給我們展現的是一輪輪的此起彼伏的人性惡事件。蠢人眼裡只有利益沒有國家人民。外戚與宦官的爭鬥就是這樣。於是引出大惡董卓。董卓似乎還不算最惡,他死後部下亂長安,連吃相都不顧了,只是憑武力為所欲為,天下陷入災難的最深淵。
在如此最惡的末世,讀者會感覺到,曹操的出現給人帶來多少溫暖!因為有董卓的對比,曹操是好人啦。隨著曹操本來面目的展現,讀者會感覺到重餡深淵,而且這次更為讓人絕望,因為打著解救天下旗號的曹操,其勢力遠比董卓難以撼動。
小說就這樣引起讀者對光明的渴望,產生“共鳴”的條件形成了。劉備集團的出現如同寒冬裡的一簇火苗,成了讀者唯一的希望。從此,劉備集團的一舉一動都在引起讀者關注,處處都會形成共鳴。在每一次關注盼望產生的共鳴裡,讀者都體會到希望,失望,激動愉快與痛苦無奈。於是,我們民族的苦難根源何在?我們民族的力量和希望何在?就成為了所有讀者要探尋的一個重大本源性問題。
我們讀美國小說《飄》,也會被主人公的命運吸引,於主人公每次的所見所遇產生共鳴。就這樣,在與文學作品的一次次共鳴裡,讀者作為一個學習者,他的心智,知識,情商,意志,存在的意義感幸福感都在增加,這就是某些人所說的“讀懂《蜀道難》吧,否則你的存在有何意義?”的一些根據。
科學,讓人類生存;政治,讓人類團結;而文學,使人類活的有意義。
-
6 # 王興印
一個人,一個種族的價值觀,人生觀,審美觀是由他們所處的環境所決定的,因此對於某種美和藝術,很容易獲得在受同一個環境薰陶和影響的種群的認可和共鳴。
莎士比亞用開拓了人們的思想,和魯迅一樣。當你看到作者的文章體會到作者的心境時你就會感覺作者和你是知己,他知現在的你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想法,你知曾經的他有了這樣的想法並讓你知道他,懂他。惺惺相惜。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卡爾維諾《分成兩半的子爵》《恐龍》
錢鍾書《圍城》
金庸《連城訣》
回覆列表
文學鑑賞中的共鳴,一般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欣賞者在欣賞過程中由欣賞物件引起的情緒上的激動,這是讀者與作者之間在某些方面或某種程度的思想上的融合,感情上的相通。另一種是指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不同民族的人們,當他們閱讀同一部優秀作品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大致相同或相類似的情緒激動和審美趣味。
這種決定文學鑑賞中共鳴現象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的相近或相通,大致可分三種情況:一是社會矛盾的類同。二是生活處境近似。三是實踐經驗相通。
我認為,欣賞者(不是瀏覽者)與作品產生共鳴的現象是正常的(任何有思想的人都會產生共鳴)。應該注意的倒是,要把“模仿”與“共鳴”區別開來。我在欣賞文藝作品時,時常發現我有的思想,作品中已寫著;我要說的話,作品已替我說了。我以為,這是我在欣賞過程中與作品產生了共鳴,而不是“模仿”。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我碰到過這樣的事,在我跟某人談起我與某作品中的主人公思想相通,對某問題有相似的看法時,他竟然對我說:你不要模仿小說。很顯然,他並不懂得文學鑑賞中共鳴的現象,因而,他錯把“共鳴”理解為“模仿”了。
“模仿”是什麼呢?就是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學著做。倘若讀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相通或相似,是“模仿”的話,那麼,有許多問題就不好解釋了。比如,作品中所表現的某種思想感情,為什麼有的欣賞者會產生強烈的同感,而有的卻無動於衷,或者是產生反“鳴”呢?可見,“模仿”與“共鳴”還是有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