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73010390陳霄
-
2 # 周悅芳華
不妨以澳洲為例來談談這個問題吧。
農業是澳洲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澳洲有近33萬人從事農業及相關產業,年總產值佔澳洲年總GDP的12%強,不但養活了澳洲8千萬人口,而且每年出口創匯達500億澳元,佔澳洲年出口總額的13%。
和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類似,澳洲的農業實行集約化經營,產量高,國際競爭力較強,但也面臨市場競爭激烈,從業人口老化,乾旱洪水等極端氣候發生頻繁等挑戰。
雖然澳洲號稱在發國家中給本國農民的直接補貼是最低的(僅僅高於紐西蘭),但並不代表政府什麼也沒做。 為了保障本國農業的可持續性和安全性發展,保持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澳洲政府這些年來採取了不少措施。
首先是出臺政策鼓勵更多有技術懂管理的人從事農業,澳洲政府每年都為農業初創企業和小農場主提供資金幫助,用於購買耕地和農機裝置。政府每年也為每個農戶提供諮詢與培訓基金,用於農業技術,財務管理與市場營銷技能的提升等。
其次是加強環境保護方面的支出。澳洲國土面積雖廣,但土壤並不肥沃,許多耕地產量受氣候變化影響很大。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氣候現象發生日益頻繁。這些災難性氣候往往會使得農民們血本無歸甚至破產。為了保證本國農業的可持續性,幫助農民降低和管理多變氣候帶來的風險,澳洲政府近年來資助與補貼了許多與農業有關的環境專案。政府還提供低息或者無息貸款,幫助受災農戶度過難關。也為決意退出經營的農戶提供轉行協助。
在這些措施的支援下,澳洲農業發展穩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保持了較強的競爭力。
-
3 # 植保科學
前幾天四川地區持續暴雨,導致眉山、蒲江、邛崍、廣元遭受百年難遇的洪水襲擊。在“洪災”面前,大量果樹、農田被淹,農業受創,農民受損,更是傷透了農民的心:“誰人知道果農難,老天不佑一年完”。
2018年的農業災害從1月的雪災開始,全國作物受災68萬畝;4月霜凍降臨,西北果農面臨絕收;6月冰雹襲擊山東,果農欲哭無淚;7月暴雨洪澇,果園面臨“滅頂之災”……農業真的太過殘酷,辛苦勞作、期盼豐收、天災降臨、瞬化泡影!只有親身經歷後才能體會到有一種痛叫痛徹心扉。所以,做農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然災害。
2018年減產已成定局,那麼誰來挽救果農的損失?面對天災,除了展開生產自救外,農業保險總會被第一時間提及,投保的農業就派上了大用場,但事實真如此嗎?
農險賠付低,農險一直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處境
2018年伊始,農險雪中遇到尷尬,農戶損失200萬,獲賠僅10多萬!農險賠付低、理賠手續麻煩,想上的險上不著,能上險的又沒用,導致農民即便遭受自然災害,也不願購買保險。農業風險多,但補貼品種少,2018年種植業國家補貼範圍包括:玉米、水稻、小麥、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卻沒有涵蓋,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這個時候農戶往往出現投保無門的情況。
農戶想按“產量”投保,而實際上保險公司按“成本”上保
中國的種植業保險叫成本保險,核損賠償標準是依據災害發生的時期,比如災害發生在苗期,就按照從種植到苗期的成本損失來賠付,這就是國內農險賠付低的原因。而國際上的農險是“產量保險”,這種模式將農業生產者的成本損失、產量損失計算在內,根據整體損失進行賠償,才更為合理。
其次,關於農田硬體設施的賠償,農業保險有標準,根據設施的造價來界定保費,給出保額。而關鍵的農作物投保並沒有賠償標準,因為如果拿秧苗成活率來界定損失,把田裡的秧苗都給保上險,那保費肯定要增高,如果保費增高,那麼農民可能就更不願意購買保險了。
因此,中國的農業保險的賠償額度、核損方式等,在保障農業生產者應對自然災害時,顯得欠缺“火候”。
國外的保險制度是怎樣的?是否可借鑑?
農業保險在國外已經有了很長的發展歷史,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家,都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業保險業務體系和執行模式。
加拿大
美國
美國是目前全球農業保險規模最大的國家,2010年完成保費約82億美元,其中99%為種植業,主要保險產品包括種植業的多風險農作物保險(Multi-Peril Crop Insurance,MPCI)、收入保險、雹災等單一風險保險產品。
日本
日本直接經營農業保險的不是政府保險機構,也不是商業性保險公司,而是民間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相互會社——市、鎮、村農業共濟組合與都、道、府、縣農業共濟組合聯合會,後者實際上主要接受前者的再保險業務。
法國
法國的政策支援透過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和擔保、提供公共災害援助金來補償商業保險公司的損失,遇到大災時,政府對商業保險公司實行優惠稅收或免稅政策,並提供止損再保險。
德國
德國以小型互助合作保險為主,成員之間按照比例支付損失份額。政府對互助合作保險以發放補貼、提供再保險、提供特大災害補償等方式予以扶持。開辦的農業保險險種有限,一般只辦理雹災、火災和其他特定災害保險。
-
4 # 糧小咖
中國的農業發展模式和發達國家特別是農業發達國家存在著一條最明顯的區別(此對比不包括日韓等進口國),就是主體的不同。中國由於人口基數大、特殊的國情,決定了短期內仍將會保持一家一戶為主的耕作模式,而發達國家的農業種植是規模化的,機械化、科技化程度更高一些。而從發達國家的農業扶持政策或保障機制來看,確實存在著不少需要學習或借鑑的地方。簡單舉幾個例子:
一方面,比如美國的農業扶持已經逐漸演變成了更合理的農業保險+期貨,建立起了依靠市場為主的保障體系,農民的收益有保證。而不是單純的依靠價格補貼、生產者補貼或目標價格補貼等。由於農業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靠天吃飯的產業,透過完備的保險機制,並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使得農民的收益更能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各層次、各品種的協會體系,在幫助農民獲取資訊、指導種植、找客戶、找資源、找物流及與政府溝通要政策等發揮了積極關鍵的作用。比如很多人可能熟悉的美國大豆協會、小麥協會和穀物協會等等。
再者,產區農民,或叫農場主,都擁有自己的倉儲及烘乾設施,如此以來,收穫的糧食沒有即時出售的壓力,糧食品質也能得到保障,後期可以根據協會的指導,利用期貨市場選擇時機出售。
其他的可參考的還有很多,僅僅舉幾個例子,希望中國農業能儘快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農民的種糧收益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
回覆列表
根據我查到的部分資料,大部分的發達國家都朝著可持續這一方向發展,但是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透過減少化肥等原料來解決問題,同時發達國家的土地經營方式基本都是大規模和集約化的,中國土地分散嚴重,所以需要快速建立集約化的大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