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體育鑫觀念
-
2 # 扣籃看臺
對於周琦舉“兒童槓鈴”一事,據知情人士透露,那是因為前者目前因為身上還有傷,暫時還只能進行恢復性訓練,因此沒有拿過重的器械。在世界盃期間,李楠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周琦的腰部一直有傷,一直在帶傷訓練比賽。鑑於此,周琦沒有上大力量也就不足為奇了。
力量一直以來都不是周琦的強項,NBA體測時,周琦的臥推只有60公斤,比大部分的美國後衛都差,這也成為了如今大部分人詬病周琦的依據。但那已經是2年前的資料了,在經歷在NBA的一個多賽季的磨礪後,周琦的力量應該有了長足的進步,雖然沒有相關的資料,但這點從周琦體重的增加資料看,能找到很好的佐證依據。加盟火箭時,周琦的體重只有95公斤,而在參加世界盃時,周琦的體重已經達到了108公斤。
-
3 # 斑竹筱妖
很顯然男子男足男籃的選拔機制出現問題,那個家裡花幾百萬出國踢球的張玉寧還不是了了,產業化投資化的男足男籃註定刪選不出這兩項運動天才,因為這兩項運動的選拔都被有關係有錢的佔領了,平民的孩子農村沒錢的孩子連邊都沾不上,沾上邊沒關係沒人連主力都進不了。
-
4 # 菱鏡頭
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不是兒童槓鈴,而是周琦!現在周琦無論幹什麼都會被人吐槽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易建聯出遊不被罵,而周琦遊玩就被各種嘲諷了。無論周琦有沒有傷,無論周琦舉起的槓鈴有多重,都會被埋汰一番的。
這就是一種網路暴力,你給了球迷或者說網友發洩的把柄!周琦和郭艾倫,正體會著中國足球運動員曾經經歷的一切,或者說也只是冰山一角吧。自己發揮不好,或者是失誤,在特定的環境和背景之下,被無限放大了,而且持續發酵。
對於這種局面和形勢,作為運動員本人,根本沒有辦法。因為那是別人做的事,自己把控不了,而且也完全沒有必要去迴應——因為,越迴應越亂,總會授人以柄。所謂臥薪嚐膽吧,你只有蟄伏一下,期待更大的爆發。這個時候跟人講道理,即便你佔理也是說不清的,因為根本沒人聽,何況你確實有把柄呢?!
槓鈴這事,試著想想:跑步前你還做做準備活動吧?誰一下子上來按百米速度衝刺跑呢?一是不科學,另外只是鍛鍊和恢復,又不是百米飛人大戰,除非這人有點瘋——常態之下,絕不會那麼幹的。所以,周琦可能或許是剛剛訓練,或者是有傷,結果被人抓拍到了。
當今娛樂至死,各有各的道理。我們總是說掌握一個度,但這事也真的挺難的。
-
5 # 健身大喇叭
這麼說吧,我們大家只看到了中國男籃的比賽失利,就很多人也一味的去聲討這些運動員。
就拿周琦來說,網路上流傳了周琦在硬拉訓練時採用非常小的一個啞鈴。
我覺得大家不能太片面的去看這個訓練。因為在健身訓練當中啊,在最開始的幾組的時候,通常是需要從輕重量開始進行熱身,然後逐步的增加到大重量的系列。
被人拍到的這一幕,有可能是他在剛開始進行熱身的時候。
也有可能是他的身體有一定的傷病,在進行這種訓練的時候,沒有辦法採用太大的重量。
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動作的標準性也是需要考量的一個因素,而且我認為在這個事件當中最重要的是,負責周琦訓練的這位教練他的作用和責任在哪裡?職業的運動員通常來說都會有在訓練方面的專業教練,像在美國NBA,他們都有專門的體能訓練師來給他們制定相應的計劃和監督指導他們的訓練。
還有網路上流傳的這個週期臥推60公斤的這個資料都顯現出了中國籃球運動當中,在相關訓練的一些缺乏性。
但是我個人認為的話,如果是有專業的教練在進行指導和督促的時候,而運動員沒有認真和努力地去完成相應的訓練計劃而導致的身體素質較差,從而影響比賽實力,那我覺得這應該是運動員的問題。
但如果是中國在體能訓練和相關的競技比賽力量訓練是缺乏專業的指導,而導致的整體比賽失利,不管是從戰術上也好,還是在實際的對抗訓練比賽當中各個因素,那麼這應該是管理部門或者說是教練層面的資源匱乏。
國外的NBA球星每年花費幾十萬美元來僱傭專業的體能訓練師指導他們的訓練,同時投入很多的金錢在相關正確,有利於他們身體素質提高的飲食之上,但是我們國內的這種情況還是比較落後的。
所以應該從各個方面去找尋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去討伐。
回覆列表
男籃世界盃之後周琦成為了球迷討伐的物件,甚至討伐的原因已經脫離了籃球本質,無論周琦做什麼事都會引起一堆的評價和批評!
吃雞蛋灌餅被說不懂得自控和自律,沒有一個職業運動員的好的飲食習慣!而後周琦的妻子出來解釋並和球迷互懟。
在場邊漏出魔性的笑容又被質疑他沒有羞恥心,球隊已經大比分落後並且已經沒有了出線的希望,竟然還能如此豪爽的大笑。
種種跡象表明,周琦已經從“大魔王”變得一無是處,球迷也失去了對他的信心和耐心!
最近,回到新疆隊的周琦開始備戰自己的新賽季,這是他從NBA回來之後的第一個賽季,2000萬的年薪到手之後他也確實應該做出一些成績。
不過在訓練的時候周琦的影片和照片流出,並且因為一個迷你的槓鈴被大家爭相調侃,因為周琦在進行力量訓練的時候抬起的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槓鈴,甚至不留意都找不到兩邊的配重在哪!高大的周琦拿著迷你的小啞鈴,這樣的畫風進行力量訓練確實有些尷尬。
沒有對比就看不到差距!我們來看看在翻輪胎訓練的時候,易建聯是怎麼做的,周琦又是怎麼做的。籃球運動員的訓練有很多模組,不同的模組又有很多的訓練方式。現在最為流行的一種方式就是利用輪胎來進行上肢力量和下肢力量的訓練,NBA的詹姆斯也很喜歡用大輪胎來磨礪自己。
下圖是易建聯在進行翻輪胎訓練時候的樣子,易建聯身高213釐米,目測一下這個輪胎的大小就知道這個輪胎一定非常之重!
下圖是周琦進行翻輪胎訓練時候的畫風,孫然周琦比易建聯要高激勵你,但是這輪胎也不至於被對比的這麼渺小。顯然周琦翻的輪胎是一個很小的輪胎,重量也遠遠低於易建聯的大輪胎!
遊戲人可能認為是拍攝的角度問題,所以周琦的輪胎才顯得有些渺小!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下圖是另一個角度的照片,周琦訓練用的輪胎確實沒有多大!
這就是兩代人對待籃球對待訓練的態度差距。易建聯三十多歲的年紀依舊能夠保持著巔峰的水準,跟他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訓練習慣是分不開的,而且他對自己的要求十分的嚴格!
然而以周琦為首的這一代,在各個細節上都不如易建聯那一代球員,無論是自我要求還是對待媒體評價的反應,都顯得不溫不火不以為然!
目前中國籃球處於這個艱難的階段也是沒有辦法,這一批球員即使再不好用也是不得不用,這個過渡期之後才是中國籃球新階段的開始。至於說對這一批男籃隊員,我認為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