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量子驛站

    我最開始讀的一本書是《從一到無窮大》。這是我無意中翻到的一本書,當時我甚至沒有注意到這本書的作者是誰,但其實當時注意到了也沒多大用,因為我當時還不知道伽莫夫是誰,以及他在物理學史上處於一個什麼地位。之所以對這本書著迷,是因為它書中的一段關於相對論的描述引起了我的強烈興趣。作者將光波和水波作對比,從而解釋了相對論中尺縮效應公式和水波中相對運動的類似性和本質不同。這極大地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因為在高中學習相對論的時候,總有種感覺就是相對論的公式很突兀,它的形式很奇怪,即使想去對它進行一點理解也不知從而下手。但是伽莫夫的這段解釋很經典,也很精彩。於是我認真地讀了這本書。

    我是一個喜歡追星的人,如果我看到哪個演員演得好,就會看很多他演的電影電視劇;如果誰唱歌唱得好,就會聽很多他的歌。同樣,在讀完《從一到無窮大》之後,我讀了很多伽莫夫寫的書,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本《物理世界奇遇記》,也推薦給你。

    以前我學習物理的時候,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要想理解清楚物理,就要了解一下它後面的數學。雖然現在逐漸明白,有些深入的理論很艱難晦澀,但必要的物理影象還是要有的。所以當時讀了很多偏向於數學的科普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虛數的故事》。以前一直有某種困惑,就是覺得雖然一直在用虛數i,但一直對它不是很理解。虛數的故事寫的真的很良心,很難有一本書能對虛數i的歷史發掘地那麼深刻。從歷史的爭執、發展到理解到應用,一本厚厚的書寫了虛數i的方方面面。這本書足以滿足你對歷史、數學、物理、自然的好奇心。

    最後我還想推薦的是,《愛開玩笑的科學家》。這本書不算是純粹的科普書,而是費曼的自傳。裡面費曼講了自己的生平,包括生活經歷,各種際遇和研究經歷。如果你對科學感興趣,也對科學家感興趣,這本書不可不讀。

  • 2 # 沉澱讀書

    說起科學方面的知識,範圍就太大了,我根據讀過的自然科學的科普書來推薦幾本。今年算是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讀了幾本科普書,沒有讀之前,不知道自己的無知,讀之後,才知道世界這麼大,我們缺乏的科普知識太多了。

    第一本《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作者艾米·斯圖爾特。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蚯蚓的故事。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可能很少有人真正見過蚯蚓。作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來說,蚯蚓很平常,在地裡經常見。不過我對蚯蚓的軟軟滑滑的的樣子,一點好感也沒有。然而,看完這本書,徹底改觀了我對蚯蚓的認識。原來小小的蚯蚓,竟然有那麼多不為人們熟知的故事。心裡頓時對它們生出了敬畏之心。

    比如,蚯蚓的身體結構極為獨特,沒有心肝脾肺腎,沒有骨頭,還是雌雄同體,能在被切斷後,在長出新的身體。蚯蚓吃土,但是並不是什麼土都吃,蚯蚓是有吃土追求的,它們只吃有營養的土,吃完土,吐出來的土就不是原來的土了,是更有營養價值的土了。蚯蚓雖小,力量也很薄弱,但是當它們到了不該去的地方,即使是廣袤的原始森林,也有可能覆滅。真是讓人驚歎。

    達爾文對蚯蚓的評價極高,說“我們很難找到其他的生靈像它們一樣,雖看似卑微,卻在世界歷史的程序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

    第二本《鮮花帝國》

    作者也是艾米·斯圖爾特。這位作者是一位園藝愛好者,從這兩本書我們也能看到,其實跨度還是蠻大的,也從側面說明,這位作者非常博學,雖不是專業的研究人員,但是寫的內容都非常詳實,可讀性很強,而且還很有趣。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鮮花從育種,到栽培,再到售賣,其背後不為我們熟知的各種故事。作者不但會介紹花,還會從貿易,歷史,人文等很多角度給我們解讀鮮花的故事。比如,育種人為了讓培育出更出色的品種,發生的故事。鮮花產業涉及的工人、自然資源、貿易談判和基礎設施都給種植地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等等。

    作者為了寫這本書,走遍了世界各地著名的花卉基地,這種嚴謹的精神,真的讓人佩服。可惜的是,這本書出版的較早,那時中國的鮮花還不是特別出名,所以,在再版的時候,只是提了一下。看完真本書,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時候,我們國家也能有這樣的著作問世,也能介紹下我們國家的鮮花帝國。

    第三本《鳥的感官》

    作者是蒂姆·伯克黑德。這位作者是一位專業的研究人員,是該領域的權威學者。一般我們會認為搞研究的人,著述方面可能會過於學術,文章的可讀性會差一些。然而,這位作者沒有這樣的問題,真本書的內容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勁,很有意思。

    書的內容主要講的是,鳥的五感,也就是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鳥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和我們很多人的認知裡的認識都不一樣,鳥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不能說完全不一樣,但確實大不相同。可以說,鳥有很多地方都比人優秀多了。

    比如,鳥能看到紫外線。有些鳥能感覺到幾公里,甚至幾百公里外的事情。有些鳥睡覺時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些鳥能在幾萬公里外,靠回聲定位,磁感準確無誤的回到家裡。有些鳥能看到幾百米外的事物。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人類做不到的。

    大自然是神奇的,自然界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即使是我們常見的事物,我們也未必真的瞭解其中的奧秘。幸好,有科普工作者,有專業的研究人員,看他們的著作,就能漲知識,這對於我們來說,不得不說是最簡單,輕鬆的方法了。

    好了,暫時就推薦這三本。這三本書的可讀性和有趣性都很強,而且作者還會帶來很多知識給我們,值得推薦,也值得閱讀。

  • 3 # 法平如水

    第一,要先明白哪個領域的科學。要有針對性,古語云,磨刀不誤砍柴功。科學不僅包託:數學,生物……自然科學,還包括人文科學。

    第二,要堅持不懈。學習一門科學不能淺嘗輒止,要深入科學殿堂,探索無限可能。

  • 4 # 談科論普

    不知道你是要給孩子看還是自己看?

    如果是自己看那我就要澆點水了,靠看一本書或者幾本書就愛上科學難度不小啊!

  • 5 # 張哥日常英語

    我是在大約一年前讀的這本書。300頁左右的書,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它激起了我對很多天文現象的興趣,諸如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外星生命,時空旅行的可能性等。作者以輕快,幽默的手法把可能是非常枯燥的宇宙現象和分析展現給讀者。並引用最新的科學發現和理論激發讀者對浩瀚宇宙,對生命的起源的想象力。

    你覺得外星生物一定需要Sunny和氧氣嗎?你覺得非碳基的生命是什麼樣的?生命到底是怎麼起源的?宇宙又是怎樣產生的?宇宙到底有多大?這些問題有的已經有了答案,有的還沒有。而有了答案的問題似乎也並不令人信服。你所能做的,就是不停的探索。我想如果我在高中的時候讀到這本書,我一定會選擇天文學或生物學。我一定會去探究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去探索璀璨的星空,或是去解碼神奇的DNA世界。

    朋友們,如果你想了解自己對科學的喜愛程度,不妨用這本書來測量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明按察使第二部劇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