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於隱
-
2 # 骨傷的楊張張揚
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經絡腧穴理論為基礎,在實際臨床中運用針刺、艾灸等方式來治療疾病。
針灸因為它的適應症廣、簡便易行、療效明顯、經濟安全等特點,吸引了很多人來學習針灸,其中不少人是半路出家,很多人看書說某個穴治某個病,拿來就試,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大家一定不要忘了針灸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因此在治療疾病時依然是以辯證論治為首位!
以感冒為例,針灸是如何治療感冒的?
辯證是第一位感冒需要辨寒熱、兼夾、虛實以及普通感冒和實行感冒。
具體如何進行辯證?這是中醫基礎理論裡面探討的,這裡不做介紹了。
其次才是選穴(1)風寒感冒
以疏風散寒和解表宣肺為主要治法。毫針淺刺,用瀉法。體虛者,用平補平瀉手法,也可加灸。
常用穴位:迎香、支正、風門、列缺、風池、合谷。
選擇迎香穴通利鼻竅,以治鼻塞。
支正和風門解表宣肺,以治惡寒發熱、四肢酸楚、頭痛身痛等。
列缺宣通肺氣,以治咳嗽。
風池疏解表邪。
合谷可增強解表宣肺的作用。
(2)風熱感冒
以疏散風熱,清肅肺氣為主要治法。毫針淺刺,用瀉法。
常用穴位:大椎、曲池、合谷、魚際、外關。
大椎發散陽邪,可以退熱。
合谷、曲池清熱解表。
魚際清瀉肺熱,化痰止咳,利咽止痛。
外關疏散風熱,治發熱、頭痛、目赤等症。
(3)暑溼感冒
以清暑祛溼解表為治法。毫針淺刺,用瀉法。
常用穴位:孔最、合谷、中脘、足三里、支溝。
孔最、合谷宣肺解表,清暑化溼。
中脘、足三里有理脾化溼,和胃降濁。
支溝通調三焦氣化之功,增強祛暑化溼之效。
以上只是感冒的基礎選穴,具體到臨床中還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隨診加減,比如頭痛可以加印堂,咽喉腫痛加少商點刺出血,溼重加陰陵泉等等。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
3 # 一消周工
艾灸:大椎,風門,肺俞,如有頭痛鼻塞加灸:太陽,印堂,迎香,如有發發熱加灸:曲池,合谷,湧泉!如有咳嗽,咽痛加灸:天突,扶突,尺澤,孔最,魚際,少商,風門,肺俞,如咳嗽痰多,咳喘加灸:定喘,豐隆,中脘,天樞,神闕,關元,列缺!
-
4 # 張庫41
治感冒,我治感冒發燒不用吃藥打針針灸辦法無論風寒性,風溼性,署溼性,綜合性感冒,無論冬天夏天都好用,用高度白酒溫熱搓患者頭前額,前胸後背,每次搓十到十五分鐘,患者感到全身不發緊不難受為止蓋上被髮汗每天早午晚三次,連續幾天就好,感冒就肺氣須打不開汗毛孔,排不出汗液造成的,高度白酒有疏經活血功能,疏通功能好。如懂穴位在艾灸肚齊眼和後腰眼命門穴效果更佳。命門穴在齊肚齊直線後腰前對準肚齊眼後就是命門穴效果更佳。
-
5 # 家庭醫生線上
感冒是抵抗力低下,寒邪侵襲身體,病毒或細菌感染呼吸道所致。可能會出現一些全身性的症狀,如: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針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感冒時候可以針灸治療嗎?針灸哪些穴位可以緩解症狀呢?
感冒的穴位一般包括手太陰肺經,手陽明胃經,督脈上的幾個穴位,如列缺穴、合谷穴、大椎穴、太陽穴、風池穴、曲池穴、尺澤穴、魚際穴等。針對風寒和風熱感冒,針灸的穴位也有所區別的。
1、風熱感冒患者可以針灸風池、大椎、合谷等主要穴位。先針風池,針感應向後頭顳部散射,後針其他各穴,強刺激,留針20分鐘,每日1次。如果鼻塞重,可以針灸迎香、上星穴位;如果頭痛,可以針灸太陽、印堂穴位;如果咽痛,可以針灸少商穴位;如果咳嗽,可以加上針灸風門、肺俞等穴位。
2、風寒感冒患者可以針灸手太陰、陽明、足太陽經上的穴位,出現鼻塞不通氣時,加上迎香穴。如果是體質虛弱的人群,平時多刺激刺激足三里穴,以增強自身體質。如果咽喉腫痛不適,可以配合刺激少商穴和針灸身柱穴。
如果感冒症狀嚴重,還可以配合些藥物治療,不要完全依賴針灸治療,特別是高燒期間,要及時應用些抗炎抗感染的藥物以及解熱鎮痛製劑,以免出現其他嚴重的併發症。
小生學習中醫才兩年,針灸是最近才開始自學,想請教各路大神,感冒時針灸那些穴位可以快速消除感冒症狀。我知道的如列缺可以退燒,董氏的木穴、太白、靈骨可以緩解感冒的鼻涕和咽喉不適症狀?下針分別幾分?
回覆列表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傳染病,傳播迅速,易發生地區性的大流行。流行季節多在秋末冬初或春季。
流感與普通感冒相似,但起病急,突然發冷發熱,有時體溫很快上升到39℃及以上,並伴有劇烈頭痛、四肢腰背痠痛、全身不適,有些病人表
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胃腸道症狀。本病全身性症狀明顯,上呼道症狀一般較輕。由於高熱較久,這時病人會感到很虛弱。假如碰到體弱的病人,就可能發生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這些都是比較危險的。得了流感還會使原來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中醫學認為本病屬“傷寒”、“溫病”範疇,一般稱為“時行感
或“時行病氣”。其主要病因為風邪病毒。在氣候失宜。機體失於調和抵抗力減弱的情況下,風邪病毒自口鼻、皮毛侵人人體而發病
針灸可以選毫針(主穴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配穴風池,太陽,肺俞,迎香,內關)
自治還是不要選擇針灸,不是那麼好掌控。
艾灸其實也是非常不錯的
艾卷溫和灸法
選用穴位風池、太陽。
灸治方法
操作時將艾卷燃著的一端靠近穴位燻烤(一般距面板2~3釐米),如患者有溫熱舒適感,就固定不動,
灸至面板稍紅暈即可。按上穴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
每日灸1~2次。本法多用於風寒型。
預防感冒
選用穴位足三里,大椎
按艾卷溫和灸法操作,以施灸部位有溫熱舒適感為度。每日灸1次,灸20分鐘,連續灸3天。
3.避瘟散敷負法
選用穴位
囟會、太陽、鼻孔內。
數灸方法
將綠豆粉300克、白芷30克、生石膏300克
滑石30克,共研為細末,再兌入麝香0.3克、甘
油45克、冰片24克、薄荷冰36克,調研均勻
密貯備用。
如用於治療,取上藥1克藥粉用冷水或白酒
成育狀,攤在3塊直徑約2釐米的油紙上,分
數貼於囟會和太陽穴(雙)處,用膠布固定即可
每日貼1-2次:如用於本病的預防,取藥粉02
克,用包塞入鼻腔,左右交替,1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