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學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獨搖芝、離母、合離草、神草、鬼督郵、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白龍皮等,是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無綠葉,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常以塊莖或種子繁殖。其根莖入藥用以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症,是名貴中藥。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天麻的記載,稱“赤箭”,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世人惑於天麻之說,遂止用之治風,良可惜哉“。李時珍《本草綱目》專對此進行闡述,稱“天麻”之名,為”後人稱為天麻“。[1]當代日本學者草野俊助1911年發文提及“對(天麻)種子發芽及幼苗成長,至今還一無所知。”此後很長時間,天麻種子發芽情況一直未見報道,因而也無從獲得對天麻生長髮育全過程的全部認識。1981年,中國學者周鉉發表《天麻生活史》(載雲南植物研究3(2):197-202.1981),論述了天麻的生活史。天麻植株高30-100釐米,有時可達2米;根狀莖肥厚,塊莖狀橢圓形至近特徵啞鈴形,肉質,長8-12釐米,直徑3-5 (7)釐米,有時更大,具較密的節,節上被許多三角狀寬卵形的鞘。 莖:直立,橙黃色、黃色、灰棕色或藍綠色,無綠葉,下部被數枚膜質鞘。花:總狀花序長5-30(50)釐米,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5釐米,膜質;花梗和子房長7-12毫米,略短於花苞片;花扭轉,橙黃、淡黃、藍綠或黃白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長約1釐米,直徑5-7毫米,近斜卵狀圓筒形,頂端具5枚裂片,但前方亦即兩枚側萼片合生處的裂口深達5毫米,筒的基部向前方凸出;外輪裂片(萼片離生部分)卵狀三角形,先端鈍;內輪裂片(花瓣離生部分)近長圓形,較小;唇瓣長圓狀卵圓形,長6-7毫米,寬3-4毫米,3裂,基部貼生於蕊柱足末端與花被筒內壁上並有一對肉質胼胝體,上部離生,上面具乳突,邊緣有不規則短流蘇;蕊柱長5-7毫米,有短的蕊柱足。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1. 4-1.8釐米,寬8-9毫米。花果期5-7月。
天麻(學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獨搖芝、離母、合離草、神草、鬼督郵、木浦、明天麻、定風草、白龍皮等,是蘭科天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肥厚,無綠葉,蒴果倒卵狀橢圓形,常以塊莖或種子繁殖。其根莖入藥用以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症,是名貴中藥。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天麻的記載,稱“赤箭”,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世人惑於天麻之說,遂止用之治風,良可惜哉“。李時珍《本草綱目》專對此進行闡述,稱“天麻”之名,為”後人稱為天麻“。[1]當代日本學者草野俊助1911年發文提及“對(天麻)種子發芽及幼苗成長,至今還一無所知。”此後很長時間,天麻種子發芽情況一直未見報道,因而也無從獲得對天麻生長髮育全過程的全部認識。1981年,中國學者周鉉發表《天麻生活史》(載雲南植物研究3(2):197-202.1981),論述了天麻的生活史。天麻植株高30-100釐米,有時可達2米;根狀莖肥厚,塊莖狀橢圓形至近特徵啞鈴形,肉質,長8-12釐米,直徑3-5 (7)釐米,有時更大,具較密的節,節上被許多三角狀寬卵形的鞘。 莖:直立,橙黃色、黃色、灰棕色或藍綠色,無綠葉,下部被數枚膜質鞘。花:總狀花序長5-30(50)釐米,通常具30-50朵花;花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5釐米,膜質;花梗和子房長7-12毫米,略短於花苞片;花扭轉,橙黃、淡黃、藍綠或黃白色,近直立;萼片和花瓣合生成的花被筒長約1釐米,直徑5-7毫米,近斜卵狀圓筒形,頂端具5枚裂片,但前方亦即兩枚側萼片合生處的裂口深達5毫米,筒的基部向前方凸出;外輪裂片(萼片離生部分)卵狀三角形,先端鈍;內輪裂片(花瓣離生部分)近長圓形,較小;唇瓣長圓狀卵圓形,長6-7毫米,寬3-4毫米,3裂,基部貼生於蕊柱足末端與花被筒內壁上並有一對肉質胼胝體,上部離生,上面具乳突,邊緣有不規則短流蘇;蕊柱長5-7毫米,有短的蕊柱足。蒴果:倒卵狀橢圓形,長1. 4-1.8釐米,寬8-9毫米。花果期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