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佳佳Jammy
-
2 # 全球奇聞觀察者
其實就是一個圈子文化的縮影。因為豆瓣相對來說,最喜歡電影的發燒友提供了一個平臺。有相同愛好者一起為自己喜歡的電影發聲,一起討論是多麼幸福的事情。沒有其他事情干預也沒有旁觀者擾亂視聽。大家都是為喜愛的電影一集聚集在一起,電影文化的氛圍傳染了大家。
-
3 # 青椒與山
2005年,網際網路初具規模,年輕人是主流群體,那時智慧手機還沒有,大家上網多是寫貼子長文,進論壇共享神侃。
這時,有個叫阿北的年輕人獨自建立了一個獨立網站。在當時很超前,技術超前,創意也超前,叫做豆瓣。就象同期出現的大眾點評網站一樣,豆瓣為電影和圖書做了個大倉庫,象活字典,即查即用。
不僅如此,豆瓣為每部作品設定了簡單上手的五星打分制,實現了北美IMDB電影評分的中國版。更最重要的是,分數是網民來評的,沒有水分,客觀公平。同時,每部電影條目下設定了長短評。
這樣文藝又實用的網際網路網站在國內獨一無二,而網站內容又百分百專業,介面豆瓣綠又美觀可愛。於是乎,先是文藝創作青年蜂擁而至,攻佔了所有能寫字的地方。要知道,這一批才俊是當年中國第一代迷影人和影評人。於是,豆瓣就變成了中國文藝青年的聖地,專業性文章,專業化互動讓人驚歎。隨之而來,就是前浪後浪不停湧動。豆瓣變成了中國影視指南唯一的也是含金量極高的專業網站。
品牌成功有一個功效就是能夠海納百川,口碑所至,實力所致,豆瓣就成為了標準,中中國人看電影的最高參照。
也不得不講,阿北經營豆瓣的專一性。豆瓣從來沒有擴張商業化盈利的大舉動,一直是一個封閉並垂直的單一運營體系,就是為了自己的純粹和專業。這在線上生存是相當不易的。
現今的豆瓣,品質和內容也面臨挑戰。多元化娛樂方式,年輕一代長成,文字創作能力和偏好大不如昨。因而,評論區文章水準不穩,而共享區也變成了豆瓣使用者"聊天"之地,年輕幻稚哈。即便如此,豆瓣電影評分依舊是國內國際認同的有效評判標誌,而且是沒有對手的。
-
4 # 七隻小鴨的美食
我真的真的很討厭影評這種東西了。
影評是一種他人的觀點,看影評就應該像看微博評論一樣。你看微博評論會發現什麼人都有,有的人和你三觀一致,有的人在你眼中愚蠢至極,還有一些為了吸引流量或粉絲而大言不慚、故意發表攻擊性言論的。
但影評卻是一個很特殊的東西,雖然有很多人是在看完電影后有所感觸所以來看一看大家的觀點的,但有相當一部分去豆瓣查影評的人都是為了給自己計劃看的電影打一劑預防針——我來了解一下這部電影是不是一部“爛片”
而就在此時,最大的矛盾發生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評分,7-8分甚至極少出現的9分會讓大多數人毫不猶豫地在心裡默默留下:“嗯,這一定是一部佳片”的印象。儘管8分9分的影片很少出現翻車,但分數的高低第一代表不了這個片子的好壞,第二也代表不了你喜不喜歡這部電影。舉個例子,電影型別中最神奇的一類便是文藝片,有的評分高的出奇,但是你看完可能一頭霧水;有的評分低的你甚至不願意看,但看完後卻感觸頗深。
什麼原因造就了這種情況?三觀。
每個人的審美觀,每個人的喜愛偏好都不同。而發表好評或者差評的人往往可能就是與你三觀不同的人。而先看影評後看片帶來的後果便是你有了先入為主的心理,假如你在看電影之前看到的大多是好評,你會在看電影的過程中不斷給自己暗示:這是一部好電影,然而等到電影結束你卻發現好像並沒有你想象中的出彩,你會感到些許失落。而差評的影響更大,若是你在看電影前被某個條理清晰、分析到位的差評所影響,可能會導致你不再有興趣去看這部電影了。但倘若你最後終究是把這部片子看完了,你可能會突然發現:唉,這電影看著還挺爽!
他人的言論會給自己的判斷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東野圭吾的《惡意》的開篇對死者生前下毒殺貓的那段敘述,很多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被作者誤導了)所以奉勸大家,看影評就是圖個樂,別太認真,別太放在心上。
唯一的標準是你自己
-
5 # 養花徐亞霖媽媽
其實就是一個圈子文化的縮影。因為豆瓣相對來說,最喜歡電影的發燒友提供了一個平臺。有相同愛好者一起為自己喜歡的電影發聲,一起討論是多麼幸福的事情。沒有其他事情干預也沒有旁觀者擾亂視聽。大家都是為喜愛的電影一集聚集在一起,電影文化的氛圍傳染了大家。
回覆列表
首先,豆瓣作為一個平臺,他給觀影者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人們在沒看電影之前,肯定會或多或少地去看關於影片的影評,來衡量一下,這部影片是否值得觀看,從一定程度上,豆瓣給提供了一定的借鑑意義。
其次,人們觀影后,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對影片的思考,這時候,人們一邊想記錄,一邊又想融入自己的思考,他們會去搜集資料,所以使得豆瓣會有許多優質影評。
看電影的人或許是一些專業人士,他們對電影有更深的理解,又或者是一些看電影來消磨時光的,他們總會有自己的觀點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