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唯變不變
-
2 # 老吶n
”呵呵,你被老師打一下就哭個不停?也太笨了吧?哈哈,想當年你老爸被七八個流氓追打也沒哭過……(當然,臉有點紅,呵呵)“
“才沒有……我又不是怕痛,是他冤枉我,是因為今天……”
“原來是這樣啊,那你是不是很沒禮貌地頂撞老師啦?“
”……“
”爸爸告訴你啊,一般來講啊,老師管你都是為了讓你變得更好而己。你可以去和老師談談心啊,看看是不是這樣。“
之後密切關注事情的發展,如果面對的是一位愛孩子的老師,那麼所有都不是問題;如果面對的是一個拿孩子撒氣兒的教書匠,那麼別客氣,幹他丫的!
-
3 # 佳話童心
從來都不贊成老師用體罰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我6年級的女兒卻用了一種極其成熟的語氣告訴我:“那你得忍受得了委屈。”
她說自己班級有個男孩子,老師只是問了一下為什麼作業沒有做,結果那個男孩子就一臉不耐煩地回了句:“你管得著?”
老師很生氣,就說:“你這孩子怎麼這樣跟老師說話?”
結果那男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噌地站起來說:“我就這樣說,管你什麼事?”
老師愈發生氣地說:“走,跟我去辦公室!”並順手拉了一下男生的胳膊。
結果那男生使勁往後一撤,接著就用腳踢了老師一下。老師徹底被激怒,就用書往這個孩子背上打了一下,說:“你這孩子怎麼了?還想打老師嗎?”
於是男生就大哭起來。
中間不知道怎麼處理的,但是後來男生總算向老師道了歉,可是從此就總是一副和老師有仇的模樣,學習成績也開始下降。
就像上面這個男孩,他的問題一定不是沒有做作業、頂撞老師這麼簡單,也不是向老師道歉就解決得了的。孩子一定是在心理上受到了別的因素的影響,否則也不會出現這樣激烈的行為。做教育,其實就是要看到孩子問題背後的事情,才能真正幫助得了他們。
題中所述這件事,家長最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事情的經過,一定要注意事情發生的真實原因。如果真的是老師誤解孩子,首先要共情孩子的感受,並對孩子的正面行為給以支援和肯定;同時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去理解別人,做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教給孩子正確表達方式,向老師講明事情的原委;當然孩子如果也有錯誤,就一定要讓他認識到事情發展的原委,並認識到自己某些做法的不妥之處。
當然對於嚴重危害到孩子身心健康的體罰,家長要毫不猶豫地來維護孩子的安全。
很多時候,孩子的做法和思維方式完全不同於成人,所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幫助他們是最明智的駕馭方式。
-
4 # 許願城英漢教學群
我認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好好地用上都是一個機會。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跟老師溝通一下,看看小孩子是不是真的受委屈,還是他違反紀律是確有其事。
如果小孩真的是違反紀律了,而且老師打他一下,也沒到那種忍無可忍的地步,我們就要反過來教訓我們的小孩。因為他最少有兩點錯誤,第一點,上課或在校違反紀律,而且回家還撒謊,那麼作為家長,重重的打他一頓是應該的,如果下不了手,那就罰他,不給或者少給零花錢。還要追究以前到底撒謊過多少次啦。
因為一個規規矩矩的小孩是沒有必要撒謊的。所以第二天還要教小孩把檢討交到老師手上。
如果小孩被冤屈的確是事實,也要分兩種情況,首先是老師不知道,產生了誤解,而且老師也表示對不起,那麼我們跟小孩轉達老師的意思。
如果小孩被冤屈老師是知道的,而且老師還不承認,那你卻是這個老師有誰問題。有一些老師自尊心很強,很要面子,這種老師往往是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自卑感,我也是家長,我認為這樣的老師還是不惹為好。但是,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提出我們的看法。如果還有什麼證據,我們儘量拿出來,好好的跟老師談。
不過如果是事情本來不是很大,我們就沒有必要把事情鬧大,我們自己安撫自己的小孩就可以了。同時要教會小孩在一個集體裡面怎麼樣,跟同學們和老師們相處,怎麼樣去處理一些逆境中的問題,樹立起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這也許這就是一個我們小孩成長的良好的機會。
想一想我們自己吧,我們不都是在很多的誤解和小小的傷害中長大的嗎?
最後,祝你的小孩能夠寵辱不驚,最後養成一種領袖的氣質。
-
5 # 秋城夏微涼
先給這位家長一個贊,遇到問題冷靜思考,並沒有因為孩子被誤解或是被老師打了一下就跑去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冷靜處理問題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被誤解肯定是很委屈的,更何況被打了一下。
家長首先要做的是給孩子做心理疏導,讓孩子先把傷心這事給過去了,成年人被誤解也是難過的,對孩子要多開導,以免造成心理傷害。
安撫好孩子以後,我覺得有必要向老師瞭解一下情況,如果確實是老師誤解了,有必要向老師解釋,也讓孩子有個安慰。如果並不是誤解,也要跟孩子講明白道理。
-
6 # 素秋慈
這是一個挫折教育的好機會,家長可以好好運用
孩子因為被誤解,進而被懲罰(侮辱),心裡自然是無法接受的,換做任何一個正常人,都難免內心不平,怨懟,感到委屈和難過,這是很正常的感受。
當我們看到孩子被誤解,甚至傷心哭泣,家長一定非常心疼,這也是家長的本能反應。我們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更要教給孩子面對挫折時的勇氣,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大體說來,我的做法會有這幾步:
1. 首先要體會到孩子的感受,並幫助他把心裡的感受盡量說出來:“你是不是覺得不公平?是不是責怪老師冤枉你?是不是怨自己那麼倒黴?”隨著情緒被慢慢說出,孩子的難過程度會慢慢減輕,雖然家長沒做判斷,卻已經獲得孩子信任。
2. 接著,告訴他你能體會到他的感受。被人理解就能釋放壓力,然後說出自己的壓力。
3. 然後,告訴他作為家長你相信他。被誤解的人,最怕被全世界誤解,需要有人相信他,並且支援他,這時候家長給到理解和支援,他便如釋重負。
4. 最終,要促使孩子成長:學會自行化解誤會。他確實是被誤解的,而老師應該不是故意誤會他,那麼他需要主動和老師溝通,化解誤會,而不是就此怨恨老師和其他人。家長給予鼓勵,讓孩子主動與老師溝通,並從旁協助。如果孩子自行溝通存在困難,比如他恐懼或者害怕,家長依舊要鼓勵他自行溝通,然後再出面協調。畢竟,孩子的成長是最重要的。
現實生活裡,每個人都難免被人誤會,那種有苦難言的滋味,誰都不喜歡。然而,既然不可能與人世隔絕,就只能學會透過溝通化解問題,挫折在所難免,讓挫折成為成長的助力,是一種非常科學的選擇。
祝福這個孩子!
回覆列表
首先,教育自己孩子,教他跟老師解釋,有些事是需要孩子自己解決。家長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並且教他怎麼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