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71114094476

    1、祖龍(龍之祖先)

    混沌中孕育出的神獸,爭霸天下,屠戮異族。

    據傳,盤古開天闢地後,四大混沌元素漸漸演變成金、木、水、火、土五種始元素。

    在演變過程中,四大混沌元素互相融合,又孕育出三位混沌神獸:祖龍、元鳳、始麒麟。

    他們各自繁衍生命······

    祖龍誕生出統領鱗甲類生物、執掌海洋的龍族;

    元鳳誕生出統領飛禽、執掌天空的鳳凰族;

    始麒麟誕生統領走獸、執掌大地的麒麟族。

    於是,三族共同統治洪荒的時代到來了。

    但是,隨著族中成員的增加,大地資源又有限,三族開始了漫長的爭鬥。

    龍族因為天生肉身強橫,無懼普通攻擊,立於不敗之地;

    鳳凰族則依靠重生天賦苦苦支撐;

    麒麟一族繁衍迅速,也可以勉強維持。

    但由於龍族繁衍能力太弱,戰爭傷亡慘重,時間久了,龍族慢慢處於頹勢。

    加之鳳凰和麒麟聯合,龍族在數量上處於下風。

    於是,祖龍決定殊死一搏,發動了神獸之戰。

    這一戰打得天昏地暗,異常慘烈,洪荒世界被嚴重破壞,最後紛紛隕落。

    戰鬥也波及甚廣,生靈十不存一,各種上古神獸消亡。

    這段時期,因道教元始天尊年號稱為龍漢,故稱龍漢大劫。

    龍漢大劫後,祖龍殺伐太兇、業戾太深,以至於自身氣運盡喪,被囚禁在崑崙山下的龍泉洞內,永世不得翻身。

    2、燭龍(據傳為盤古身體部位所化)

    別名燭九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之神。

    據《山海經》中記載,人面蛇身,赤紅色,身長千里。

    睜開眼就為白晝,閉上眼則為夜晚,它的雙眼折射出的光芒能照透九幽黃泉下的冥界。

    吸氣為冬天,呼氣為夏天,一呼吸,就成萬里長風,撼動天地。

    能呼風喚雨;

    不喝水不進食,不睡覺也不休息。

    3、應龍(中央黃帝黃龍王)

    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

    相傳,黃帝戰蚩尤時,應龍斬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應龍,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

    4、青龍(東方青帝青王龍,東海龍王祖先)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

    《淮南子》卷三記載: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

    5、蒼龍(西方白帝白龍王,西海龍王的祖先)

    蒼龍,有三種含義:龍名、馬名、黃道東方七宿總稱——青龍。

    蒼龍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6、虯龍

    古代傳說中有角的小龍,一說是無角的幼龍。

    《說文解字》:龍無角者。各本作龍子有角者。今依韻會所據正。然韻會尚誤多子字。

    李善注《甘泉賦》引《說文》:虯,龍無角者。

    7、火龍(南方赤帝赤龍王,南海龍王的祖先)

    《清史稿》載:“浮山有龍飛入民間樓舍,須臾煙起,樓盡焚。”

    “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龍見於張體兩川圍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龍見於石末村。”

    “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

    8、黑龍(北方黑帝黑龍王,北海龍王的祖先)

    神話中的黑色之龍。

    《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高誘 注:“黑龍,水精也。”

    《墨子•貴義》:“且帝以甲乙殺青龍於東方,以丙丁殺赤龍於南方,以庚辛殺白龍於西方,以壬癸殺黑龍於北方。”

    唐楊炯《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媧皇受命,殺黑龍而定水位;漢祖乘機,斬白蛇而開火運。”

    9、雲龍、雨龍

    傳說中雲霧纏繞的龍。

    《易•乾》:“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傳說中行雨之龍。

    10、蟠龍

    蟄伏在地而未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

    《太平御覽》:“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本人頭大臉小,適合什麼髮型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