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世界小人物
-
2 # 坐著看戲的人
我覺得不應該說不是自己的責任要不要承擔這個問題,問得就有問題,做人應該敢於承擔是自己的責任就可以了,不是既然是責任,不是自己的責任不要承擔,為什麼要承擔別人的責任呢?這裡沒有什麼考慮大局,未來一說。
我覺得不應該說不是自己的責任要不要承擔這個問題,問得就有問題,做人應該敢於承擔是自己的責任就可以了,不是既然是責任,不是自己的責任不要承擔,為什麼要承擔別人的責任呢?這裡沒有什麼考慮大局,未來一說。
從人們被投進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對自己的一切負責。
據《聖經》上記述:亞當和夏娃偷食禁果之後,世界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罪惡進入世界,上帝的詛咒降臨到他所造的一切。從此,獅子會捕捉綿羊當食物吃;亞當和夏娃也要努力工作才能養家;地裡長出荊棘和蒺藜,這些植物有刺,扎人好痛,亞當不論種麥子或葡萄,地裡都會長出荊棘來。
為什麼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痛苦和悲傷,這麼多人有病痛,這麼多人受苦。這麼多人流眼淚。這些都是罪的緣故。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很容易領悟到:要剋制自我,明辨是非,不要犯錯誤,否則,自己就要承擔責任,受到懲罰,為自己的錯誤付出沉重的代價。
孔子說:“過而不改,斯謂過矣。”意思是說:犯了一回錯不算什麼,錯了不知悔改,才算真的錯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人是不犯錯誤的,有時甚至還一錯再錯。既然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那可怕的就不是錯誤本身,而是知錯不肯改、錯了也不悔過的態度。
其實,如果人們能坦誠面對自己的弱點和錯誤,再拿出足夠的勇氣去承認它、面對它,不僅能彌補錯誤帶來的不良後果,而且能加深其他人對你的印象,從而很痛快地原諒你犯的錯誤,並且給你一些重要的工作讓你去完成,這不但不是“失”,反是最大的“得”。
事實上,一個有勇氣承認自己錯誤的人,他可以獲得某種程度的滿足,這不僅可以消除惡感和自我保護的氣氛,而且有助於解決這項錯誤所造成的問題。戴爾·卡耐基告訴人們,即使傻瓜也會為自己的錯誤辯護,能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就會獲得他人的尊重,而且給人一種高貴誠信的感覺。做錯事時,如果能夠主動而真誠地認錯,會產生令人驚奇的效果,那要比為自己開脫更有意義。
如果你害怕在別人面前承認自己曾經犯的錯,那麼,請接受以下這些建議:你必須向別人交代,與其替自己找藉口逃避責難,不如勇於認錯,在別人沒有機會把你的錯處到處宣揚之前,對自己的行為負起一切的責任。
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錯,要立即向領導彙報自己的失誤,這樣當然有可能會被大罵一頓。可是在上司的心目中你是一個誠實的人,將來也許會對你更加器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還多。
如果你所犯的錯誤,會影響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績或進度,無論同事是否已發現這些不利影響,都要趕在同事找你“興師問罪”之前,主動向他解釋、道歉。千萬不要企圖自我辯護,推卸責任;否則只會火上澆油,令對方更感憤怒。
犯了錯誤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改正錯誤,也只有選擇維護真理、撫慰良心的人,才能問心無愧,生活才能五彩繽紛。當你做錯事時,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面子,有些人為了保住面子,不惜顛倒黑白把自己錯誤的行為說成正確的。如果人們姑息自己犯下的錯誤,將錯說成對,那麼生命只能在過錯中重複,無法步入真理的正途。
劉墉在一篇名為《庸醫與華佗》的文章裡,給人們講述了一則讓人深思的故事。
一名婦產科醫生行醫十多年了都毫無差錯,可在一次出診時卻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她誤認為一個孕婦子宮裡的胎兒是腫瘤,並建議病人立刻動手術將腫瘤切除,防止擴散。孕婦聽到醫生的診斷非常害怕,發自內心地感激這個名醫,因為她及早地發現了隱藏在自己身上的這枚“炸彈”。
術前準備很快就緒了,對於這位有十多年行醫經驗的醫生來說,這次手術非常輕鬆,她只要切開一個小口,就可以將腫瘤從病人身體中取出,為病人解決後患。可是,故事並沒有向人們想象的方向發展。
當她開啟病人腹部,向子宮深入觀察,準備下刀時,她突然全身僵硬,額頭上浸出豆大的汗珠,手術刀也停在了半空中。因為,病人子宮裡的並不是腫瘤,而是一個正在發育的胎兒。見此情形,她被驚得目瞪口呆,很難想象自己行醫十多年竟然會發生這種錯誤,她矛盾極了,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怎麼辦。如果下刀,把胎兒當做腫瘤切除掉,手術結束後再告訴病人摘除的是腫瘤,病人一定會感激她的大恩大德,而且她還可以完全保證那“腫瘤”絕對不會再次復發,也許還可以藉助這個病人的口,為自己的名聲大做宣傳,落個“華佗再世”的美名。可如果把病人的肚子縫上,再告訴病人,是她看走了眼,錯把胎兒當成了腫瘤,病人家屬肯定會跟她算這筆賬,這樣不但壞了名聲,還會丟掉行醫的飯碗而吃上官司。
短短几秒鐘,她感覺度日如年,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溼透,經過一番劇烈的思想鬥爭後她決定小心地為病人縫合刀口。
回到辦公室後,她坐在椅子上等待病人的甦醒。然後,她靜靜地走到病人床前,她那嚴肅的神情,使在場所有的病人親屬都提高了警惕,並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等待噩耗的宣佈。
她用誠懇的態度對病人說:“對不起!太太,是我看走了眼,你並沒有長腫瘤,而是懷孕了。”
她沒有顧及自己的面子,如實地把情況告訴了病人及家屬,並真誠地向他們道歉。醫生繼續說:“不過你們可以放心,幸虧發現得及時,孩子一切安好,一定可以平安、健康地生下來。”病人和家屬被醫生的話震驚了,十幾秒過後,病人的丈夫衝過去抓住她的衣領,吼道:“你這個害人不眨眼的庸醫,你害我妻子白白受苦,害我家人擔驚受怕,我一定不會放過你。”後來,孩子果然平安、健康地來到人間。
可那醫生卻吃上了官司,差點傾家蕩產。有的朋友笑她太傻,對她說:“將錯就錯不是很好嗎,何必吃這種苦?就算那個孩子是個健康的孩子,你說那是個畸形的死胎,又有誰能知道呢?”
她苦苦地一笑說:“地知天知。”
讀過這篇故事以後,你是不是認為這名醫生的勇氣值得人稱讚呢?在道德與名譽的天平上,她選擇了前者。她寧願放棄眾人景仰的聖殿而選擇萬人唾棄的牢獄,這是心靈中最殘酷的較量,需要人們付出巨大的勇氣。劉墉對這個故事的評析是:“為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拼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顧自己的身家名譽,而去維護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所以說,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拒不承認、將錯就錯。為了面子堅決否認自己行為的人,不但丟了自己的面子,也丟了自己的人格。要知道,即使否認了自己的過失,也未必能永久地保住面子。等到過失被人揭發時,丟的面子會更大。
【聖經箴言】
教會領視必須是一個無可指責的人。他只能有一個妻子。他為人要嚴肅,能管束自己,生活要有規律。他要樂意款待異鄉人。他必須善於教導。他必須不釀酒、不打架、性格溫和、不賁愛錢財。他必須善於處理自己家裡的事情,善於管教兒女,使他們知道怎樣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