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雨竹作品

    那首先是確定什麼是正確的曝光這個問題,通常意義上來說不過曝(太白、太亮)和不欠曝(太黑、太暗)就是正確曝光,因為不正確的曝光會讓畫面丟失更多細節,也很扎眼,不好看,所以我們更追求“所拍如所見”的曝光效果。需要說明的是“正確曝光”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每個人對光線的審美或者每張圖片所表達的主題和意境不同時,曝光是存在差異的,所謂小清新風格就是會過曝一點,再所謂黑暗系的照片就是黑漆漆的(我也不知道暗繫到底屬於哪個專業哪個系,反正有人就愛專門拍這種風格)。存在的即為合理的,文藝圈講究“百花爭鳴、百家齊放”對吧,也不能說哪個比哪個好,哪個就是標準的或者不標準的。

    如何才能拍出正確曝光的畫面呢,你如果想“所拍如所見”,那告訴你,基本是不可能的,現在再高階的相機也達不到人肉眼的解析度和寬容度,除非光線環境特別理想才有可能拍出更接近人眼所看的畫面。我們最怕的是大光比,比如逆光、外面大太陽你又要拍樹蔭下的一個人等等情況,這個時候測光就很重要了,根據拍攝場景和物件不同,選擇一個適合的測光模式,比如光比很大可以選擇點測光、光比不大可以選擇評價測光,具體測光模式的運用建議看看相機說明書。然後是測光的那個“點”或者“位置”也很重要,為了達到高光、陰影曝光均衡的目的,測光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箇中間亮度的位置進行測光,好處是高低都照顧得到,不好的地方是高低光區域都丟失了一定的細節(那沒法,相機就那樣,現在的技術還不能達到曝光均衡又明察秋毫),當然,如果用RAW格式,後期可以彌補很多細節。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運用HDR技術,相機固定,同一場景高、中、低光三個區域各拍一張,最後來合成一張照片,就能把各個光區的細節最大程度的拍攝保留下來。這個功能在稍微專業點的機器上是有快捷操作設定按鍵的,應對一般要求不是很高的HDR作品也足夠了,但要想真的好建議還是手段操作,一張一張的拍了再後期合成。

    還覺得不會的話就用最笨的方式,用M擋,全手動的拍,一張不行馬上調整引數組合接著又拍,反正多拍一陣自然就明白啥時候用啥光圈、快門、ISO組合了。

  • 2 # 微城待時憐花語

    這點很簡單,

    2.自動模式下,對準拍攝主體按下拍攝鍵稍微長時間一些,自動變焦對準之後就可以放手拍攝啦~

  • 3 # 小魚大魚看世界

    每個相機都有曝光卡尺,在拍攝時候注意觀察

    不論白天還是夜景,曝光卡尺一定保持居中,但是個別場景需要降低曝光指數或者提高

    最重要一點是,切勿欠曝或者過爆,卡尺一定居中即可拍出正確曝光的照片

  • 4 # 小k印像

    曝光控制是攝影師的基本功,也是影響畫面拍攝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測光是曝光的前提,照片正確曝光的前提就是測光準確。在手動膠片時代,測光和曝光完全由攝影師憑藉經驗來操作,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技術活:

    到了數碼相機時代,自動測光系統日益強大,將攝影師從複雜繁瑣的測光工作中解放出來,對提高拍攝效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確保數碼相機照片正確曝光,要點如下:

    一、選擇合適的測光模式

    以單反為例,無論是哪個牌子的機器,常用的測光模式只有幾種。為便於說明,小k這次以佳能單反為例進行說明:

    1、評價測光(尼康:矩陣測光)

    適用範圍最廣的測光模式,廣泛用於風光、紀實、建築等多種題材和領域:

    2、區域性測光(介於尼康點測光和中央重點測光之間)

    用於主體和背景(環境)光線環境差別較大(即光比較大),且主體佔比較大的場景,比如逆光人像拍攝:

    3、點測光(尼康:點測光)

    適用於主體和背景光線差異較大,且主體(或目標部位)佔比相對較小的場景:

    4、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尼康:中央重點測光)

    用於主體和背景光線差異不大(即光比較小),且主體佔比較大的場景,典型的就是中長焦順光人像拍攝:

    注意,這種測光方式用於主體佔比較大的情形,對於人物佔比較小的片子,使用評價測光即可:

    二、選擇合適的測光區域(測光點)

    對於支援測光點自由變換的機型(尼康全系和佳能1系),在點測光模式下要注意將測光點放在目標位置,比如上面蠟燭的火焰、以及舞臺人像的面部等。

    三、正確使用曝光補償

    一般場景置零即可,在雪景、夜景等極端場景要遵循白加黑減的原則,一般增減不超過1ev:

    四、學會利用曝光包圍

    對於光線條件複雜的場景,還可以透過曝光包圍功能,一次拍攝多張不同曝光量的片子,方便後期篩選:

  • 5 # 縱橫視覺ZoneFoto

    一張照片不管是太亮還是太暗都會影響照片呈現的感覺,一張準確曝光的照片才是好的照片,我們應該怎麼保證照片的準確曝光呢?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提曝光的三要素:快門,光圈,ISO。

    快門是控制光線進入相機感光元件時間的裝置。快門越快,進入的光線就會越少,快門越慢,進入的光線就會越多。如果曝光太快,照片就會比較暗,如果曝光太慢,照片就會過曝。

    光圈是鏡頭內控制透過光線多少的裝置。光圈數值越大,進光量越少,光圈數值越小,進光量越大。(F16>F22 ) ,進光量越多,照片越亮,進光量越少,照片越暗。 同時我們還需要考慮景深,當我們需要大景深,我們就需要小光圈,這個時候進光量就減少了,我們就要減慢快門速度來增加進光量。同理,小景深我們就需要大光圈,進光量多,我們就要減少快門速度。

    ISO就是感光度。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拍攝弱光環境,但是又要使用高速快門,而光圈又達到最大,這時候就得提高感光度來平衡曝光,但是感光度越高帶來的噪點也就越多。

  • 6 # 勞蘭c

    曝光沒有什麼正確不正確,理論上來說,亮部不死白暗部有細節就是正確,但是高調的亮部基本就是死白,拍剪影的暗部就沒有細節。

    總之,根據你自己想表達的來,自己看著舒服就好。

  • 7 # 壹土視覺

    科學的方法就是檢視“直方圖”。這是對會攝影的朋友而言,對於剛剛起步攝影愛好朋友,就應該去了解“直方圖”,這是攝影基本知識,不管你用相機手機拍攝都應該知道。

  • 8 #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如何知道所拍的照片是不是曝光正確,很簡單,用眼睛看,無論你是要正確的曝光,還是準確的曝光,拍之前看相機目鏡裡的曝光量提示標尺,拍之後看照片的直方圖。

    拍完以後回看照片,調出直方圖檢視,曝光是不是符合需要,一目瞭然。

    如何快速看懂直方圖?

    很簡單,一般情況下,中間高,兩端低為正確,兩邊高,中間低為大光比,左側出現懸崖為欠曝,右側出現為過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炒牛肉和燉牛肉的區別?